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极火虾

科普小知识2022-12-24 11:34:18
...

极火虾属匙指科、米虾属,又名辣椒红虾,通体呈不透明红色,成体体长2.5一3.0厘米,体形小巧,色泽艳丽。极火虾是樱花虾提纯出来的产物,虾壳通体火红色,饲养简单,适应能力强,放在草缸里特别的好看。是日本最流行的观赏虾。

1、基本信息


极火虾

中文名:极火虾

别名:玫瑰虾

分布地区:中国*地区和一些东南亚国家

产源处:*山涧

科:匙指科Atyiodae

属:米虾属

2、品种简介


极火虾

玫瑰虾又叫樱桃虾、樱花虾、火焰虾等。樱花虾分布于中国*地区,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因为体形小,没有带攻击性与破坏性的螯足,食性上属于混合食性,因此,养在草缸里,不会伤害其他生物,还可以清除食物残渣,对水草上附着的藻类做细致的清洁工作。也有人将其中色泽艳丽的红色不透型称为极火虾。

极火虾是从樱花虾提纯而来,和樱花虾的外表有着很大的区别。极火虾外壳通体红色,而樱花虾存在白色纹路。对于养虾的新手容易被外界新闻混淆视听,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一种。在价格上樱花虾要比极火便宜很多。

3、生活习性

极火虾属匙指科、米虾属,又名辣椒红虾,通体呈不透明红色,成体体长2.5一3.0厘米,体形小巧,色泽艳丽。最适生活水温20--25℃,当水温高于30℃即死亡,低于15℃停止摄食。

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以投喂浮游植物和人工饲料为主。极火虾3月龄可达到性成熟,温度达20℃,便可持续繁殖,为多次成熟多次产卵,每次产卵期约7天。亲虾的怀卵量一般在50一150尾,20一28℃孵化时间为18一22天。

4、繁殖方式

雄虾追逐母虾,在雌虾下方作同步游泳,然后雄虾转身与雌虾腹部相对,将雌虾抱住,释放精荚至雌虾的第3一5对步足基部间,在解剖镜下可见此处有奶白色的粘液,通常第二天可见雌虾附肢有卵附着,在解剖镜下观察,卵最初呈金黄色,数量为20一45粒,卵径不足lmm}颜色逐渐变深,并有黑色眼点,在25℃温度下,约18-20d小虾出膜。

5、品种分布

极火虾是樱花虾的一种樱花虾(RedCherryShrimp)又叫樱桃虾、玫瑰虾.火焰虾等。樱花虾分布于我国*地区,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因为体形小没有带攻击性与破坏性的赘足,食性上属于混合食性。因此养在草缸里不会俗;害其他生物.还可以清除食物残渣.对水草上附着的藻类做细致的清洁工作也有人将其中色泽艳丽的红色不透型称为极火虾。

极火虾比红水晶虾容易繁殖而且在*地区一年四吞都是繁殖季节,成熟的母虾头胸部会出现橙黄色,抱卵时母虾腹部可观察到一粒粒金黄色的卵,而头胸部的色泽也会消失,直到厂卵后习会饮复,此时需要提供母虾隐蔽的空间与充足的食饵,就能够轻松享受繁殖的乐趣。

6、饲养方法


极火虾

人工繁殖

1、亲虾的选择:亲虾购自*米虾厂,挑选颜色艳丽、无花纹、通体为不透明深红色、健康有活力的个体为种虾,体长1.2一1.5厘米,未抱卵。雌雄亲虾的区别:雄虾体形较雌虾细长,平均体长约1.5厘米,触角长;雌虾个体较雄虾大,平均体长约1.8厘米,色深、触角短,逆光可清晰见其卵巢。

2、繁育缸的准备及亲虾入缸:繁育缸选择150厘米X60厘米X30厘米的玻璃缸为宜,水深25厘米,配备养殖水体过滤系统,包括海绵器具过滤、潜水泵过滤、循环过滤。海绵器具选用水族专用“水妖精”,兼具过滤和增氧功能。选择功率为8瓦的小型潜水泵,完成循环过滤的水流交换工作,同时,泵的吸水口用生化棉包裹,也可起到过滤作用。循环过滤采用珊瑚砂、陶瓷环、碱性火山石、生化棉4种滤材逐层排列,通过水体循环,形成不间断式水体过滤,达到净化水体、培养稍化细菌、稳定水质的效果。繁殖缸上方安装两个40瓦的白色日光灯。繁殖育苗缸在亲虾购进前20天进行开缸,为亲虾营造适宜的水体环境。缸中铺1一2厘米的水草泥(或虾泥、ADA泥),缓慢加入养殖用水,打开过滤系统和日光灯。3天后换1/2水,避免水质过肥,播入附着性藻种丝藻等,开灯8--12小时/天,培养的附着性藻类可吸收缸中营养物质,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开缸15天后,水体内放置沉木和水草,并加入芽袍菌、酵母菌(粉、片)10克/米3,开灯8小时/天。至20天时,加EM菌和稍化细菌,放入10尾闯缸虾(试水种虾),3天后,如未出现死亡,同时摄食、蜕壳正常,便可陆续放入亲虾,雌雄比例为4:1,每缸放养密度为雌虾200尾、雄虾50尾。

3、亲虾培育:亲虾培育最重要的是亲虾的营养强化工作,强化方法如下:投饲粗蛋白质含量35%的颗粒饲料(对虾1号料),并辅以添加螺旋藻或小球藻粉,并适量投喂杂鱼肉糜,总饲喂量为总体重的3%-5%,每日8:00,14:00,20:00投喂3次,2--3天换2/3水。亲虾培育期间,为抱卵的雌虾提供隐蔽的空间与充足的食饵。


极火虾

人工繁殖和孵化

(1)繁殖:繁殖最适水温24℃,水体pH7.2-7.5。对亲虾进行营养强化15天后,平均体长可达1.8厘米,雌虾头胸部出现橙黄色泽,此时达到性成熟的亲虾,在繁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蜕壳交配。性腺饱满的雌虾蜕壳后,释放大量雌激素引诱雄虾,雄虾便在雌激素的诱导刺激下游动、寻找蜕壳的雌虾,完成交配行为,交配持续60一120分钟。之后缸中雌虾会陆续抱卵,才包卵的雌虾腹部可见金黄色砂尸粒。

(2)孵化:孵化水温在20一25℃,孵化时间与积温成正相关。水温在20℃时,孵化天数为25天;水温在25℃时,孵化天数为18天,孵化期间保证正常的饵料投喂和换水量。刚孵出的极火虾苗长约0.2厘米,开口摄食藻类、动植物碎屑、微生物、酵母等。孵化缸中放置莫斯水草,为幼虾提供躲避和附着的空间。孵化工作完成后,及时从繁殖缸中捞出雌虾,并进行营养强化,以保证亲虾的及时休整。

幼虾培育

刚孵化出的仔虾平均体长约0.2厘米。过5一7天开口,投喂小球藻粉(或螺旋藻粉)、对虾0号料。幼虾的放养密度为3000尾/缸。1月龄虾体长达0.5--0.8厘米。养殖时,注意控制投喂量,少食多餐。每日根据水质情况适量换水,以促进幼虾生长。饲养缸中添加肉食性观赏螺,如苹果螺、福寿螺等,辅助消化残饵,避免水质变坏。

商品虾养成

1、小规格商品虾:放养密度为1000尾/缸,投喂对虾1号料,饲喂量为缸内极火虾总体重的3%一5%,并辅食缸内丝藻,每日8:00,14:00,20:00投喂3次,2-3天换2/3水,2月龄体长达0.8一1.2厘米。此时挑选颜色淡红、有纹路的幼虾进行销售,挑选比例为40%-60%,留颜色深红、壳色明亮、生长速度快的幼虾继续进行饲喂。低密度情况下生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可添加鱼肉糜来保证营养供给,保证充足的投喂量。根据水质情况调整换水次数和换水量,每1一2天换水1/2或2/30。

2、大规格商品虾:放养密度为500尾/缸,饲料投喂种类、投喂量和换水量同小规格商品虾,3月龄体长达1.2一1.5厘米。此时挑选壳色亮丽、颜色重红、无纹路、个体较大的雌虾进行留种。由于雄虾较雌虾颜色略差,尽量挑选颜色深、少纹路、壳色重的雄虾留种,挑选比例1:(4一5)。根据每缸的水质情况调整换水次数和换水量。

日常管理

极火虾的繁殖和养殖期间,要求水温波动在22一25℃,当温度低时,使用加热棒进行养殖水体的加热。养殖期间,20一30。天清洗并更换一次过滤滤材,清洗珊瑚砂、陶瓷环、碱性火山石,更换过滤棉,以保障水体的过滤效果。一年后进行底泥的更换,完成新底泥的铺设,以保证底泥效能。除此之外,日常管理还要做好设备正常运转的保障工作和极火虾的病害防治工作。设备故障或缸体破损,要及时修补和更换。做好水质调控和疾病预防工作,一旦出现疫病,要科学诊断、合理用药。

7、疾病防治

丝状细菌病

病原菌为丝状细菌丝状细菌寄生于虾幼体和稚虾的体表,如幼体附肢的刚毛,稚虾的肋部,鄂足等处。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幼体,稚虾的患病部位可发现这种细菌。当虾体寄生大量丝状细菌时,就发生大量死亡。

黑斑病

本病由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Benekeasp.所引起。有时伴随有假单胞杆菌和极毛杆菌。发病初期病灶处是较小的褐斑,以后病灶处逐渐溃烂,变为黑色。细菌腐蚀被破坏了的甲壳下面的组织,最常被细菌感染的部位是鳃丝,腹部腹面的肌肉,尾节和步足。黑斑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疾病发生的过程,首先是甲壳遭到破环,其次是分解甲壳和腐屑的细菌侵入,最后是一种致命的淡水藻状菌的侵入,蔓延和发作,引起虾死亡。用呋喃西林可以治疗此病,但效果不稳定。

细菌坏死病

本病的病原没有确定。可能是几个属的细菌。此病主要发生于虾幼体,患病的虾的附肢,尤其是触角的腹肢发生坏死。细菌首先集中侵袭1-2个附肢,然后很快使幼体发生死亡。突然的温度变化和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体的抗病力。幼体密度过大(100尾/L),投喂没消毒的饲料均可引起细菌坏死病的发生。

累枝虫病

病原体是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累枝虫。病情严重的虾,在体表经常有绒毛状物。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带柄的累枝虫。沼虾幼体遭到累枝虫的侵袭,会严重妨碍其摄食。硫胺奎宁和醋酸均可治疗此病,但以醋酸较为常用。

肌肉变白坏死病

此病是由于盐度过高,密度过大,温度过高,溶氧过低等不良的环境因子的刺激而引起。温度突变是主要原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弧菌感染或孢子虫寄生于肌肉。症状:腹部最后一、二节的肌肉坏死,逐渐变为不透明的白色(乳白色),失去透明性,起初只是尾部肌肉变白,而后虾体前部的肌肉也变白。个别病虾则全身变白,镜检变白处肌肉已坏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病虾,池底有死虾,

桃拉症病毒病

对虾规格在6—9厘米;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养殖时间在30—60天;发病虾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厘米以内,pH值高于9,氨氮含量则在0.5毫克/升以上。桃拉症病毒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发现对虾染病。部分虾池在积极消毒后转为慢性病,逐渐死亡,至养成收获时成活率—般不超过20%。症状:病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急性:对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低下,甲壳变软,空胃、空肠,体表呈淡红色,尾扇、游泳足变红,对虾在蜕壳过程中大量死亡;慢性:急性发作后的幸存者,甲壳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能正常摄食。

白斑病

症状:病虾摄食量大减,甚至停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浮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头胸甲及腹甲易剥开,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淡褪色,体表粘附污物,典型的病虾在甲壳内侧肉眼可见白斑。

红腿病

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食,个体消瘦,最主要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最早变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此病常呈急性型,死亡率高。

甲壳溃疡病

病原:1)弧菌、假单胞杆菌、气单胞菌和粘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分解几丁质的能力,但人工感染都没有成功,这种病可能是由于对虾体表受机械损害后细菌入侵而引起的;2)维生素缺乏引起症状:患甲壳溃疡病的虾行动缓慢呆滞,有时失去平衡,侧游,匍匐在池底,最后死亡。将病虾离水,发现其头胸部侧面甲壳上第一、第二和第三腹节的背部和两侧甲壳以及尾节处均有不同程度的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的中部凹下,色深,边缘色稍白。

黑鳃病

镰刀菌或由水质恶化、维生素缺乏引起,鳃病变而产生黑色素沉积,尤其鳃丝末端,点状或整个鳃呈黑色,如细菌侵袭引起,菌丝大量生长时会突破鳃膜长出鳃外,使鳃丝末端象“花”朵状,病虾反应迟钝,濒死的个体侧行于池底。

幼体真菌病

虾各期幼体大小皆比同期幼体小,无节幼体体长不大于0.5毫米,该期最易受真菌感染,其次是蚤状幼体。该病原菌在体内繁殖迅速,从幼体活力减弱到幼体死亡一般只需8—10小时。由链壶菌引起的,该病菌可营寄生生活,也可营腐生生活。

蜕壳综合征

死亡后壳软,体色变红,鳃丝发黄或发白,有的还伴有零星黑色斑点。由于该临床症状在对虾蜕壳后所发生,故称为“蜕壳综合征”。该病发病突然,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每年8一10月份,尤其是9月中旬以后,在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容易暴发。

维生素C缺乏症

病因:饵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病虾体表的甲壳下层,发生片状的黑色斑点,但黑斑处的甲壳表面光滑,无损伤。黑斑特别容易发生在关节处或关节附近。黑斑也可发生在鳃、胃和后肠的壁上。病虾厌食,腹部肌肉不透明,变黑处的组织附近有血细胞炎症。仔虾和幼虾阶段易发生。通常24—27小时死亡,每天死亡1—5%。

痉挛病

病因:温度、光度、压力、惊扰等刺激而引起。病虾的腹部向腹面弯曲,僵硬,不能拉直,轻者仅腹部的中部弯曲,重者则将尾部弯到头胸部之下,最后死亡。病虾腹部略呈白色,但不象肌肉坏死病那样不透明。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由纤毛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在虾体内引起。主要种类有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病症:病虾体表、鳃、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物,当虫体寄生在鳃部时,可使鳃变黑,鳃组织变性或坏死,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体表感染严重时,阻碍青虾脱壳,引起死亡。

烂鳃病病因

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病症:青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点,鳃丝残缺破损、溃疡,病虾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红体病

由多种弧菌感染引起病症:本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主要特点,有些青虾心区附近由透明青色变成了桔红色,俗称红头病.本病有暴发性特点,有些患病青虾尚未表现出红体特征,即伏于水草或池边死亡。

软壳病

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疑与种质退化、不良环境条件、营养缺乏有关。

上一篇:珊瑚树

下一篇:童话之谜:木偶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