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道沟镇
十四道沟镇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部。辖十四道沟1个社区和十四道沟、十五道沟、干沟子、鸡冠砬子、冷沟、安乐6个行政村,三南里、暖泉子2个自然屯。镇*驻十四道沟村,距县城23千米。303省道公路过境。景点有长白石林。全镇总人口为6083人,其中镇区人口2102人。
中文名称:十四道沟镇
行政区类别:吉林省、白山市、十四道沟镇
人口:6083人
1、简介
十四道沟镇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部。辖十四道沟1个社区和十四道沟、十五道沟、干沟子、鸡冠砬子、冷沟、安乐6个行政村,三南里、暖泉子2个自然屯。镇*驻十四道沟村,距县城23千米。303省道公路过境。景点有长白石林。
全镇总人口为6083人,其中镇区人口2102人。耕地面积为588公顷,辖6个行政村,有干沟子村、十五道沟村、四道沟村、鸡冠砬子村、冷沟子村、安乐村和一个自然屯山南里屯。住有汉族、朝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该镇林地面积为4140公顷,其中天然林2300公顷,人工林1790公顷,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人参业仍是本镇的支柱产业。
2、历史沿革
十四道沟镇是以临江市头道沟起,按沟顺序排列而得名。宣统元年为己恭社。民国五年为第二区十四道沟,1937年伪满时期设立……1955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朝鲜族占33%,镇*驻十四道沟,辖十四道沟、干沟子、十五道沟、鸡冠砬子、冷沟子、安乐、山南7个行政村。2003年,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5554人。
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十八户人家在此地开发散居。公元1909年设府办公,同年4月25日,命名十四道沟为已恭社。公元1916年7月,由县知事马洪亮将十四道沟设为第四警区。公元1931年,全县组成了8个联合村,十四道沟村为中心村,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以后,伪县长杜喜岳勾结官吏和地方土豪劣绅成立了长白县治安维持会,十四道沟设分会。1919年,在农会的基础上,召开农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副区长成立区人民*。1908年成立十四道沟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十四道沟乡,1984年又改为十四道沟镇至今。镇*驻地为十四道沟村。
3、行政区划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220623102:
~001121十四道沟社区
~200220安乐村
~201220冷沟子村
~202121鸡冠砬子村
~203220十四道沟村
~204220十五道沟村
~205220干沟子村
4、自然气候
该镇属亚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质普遍属第四纪冲积层,一种是由长白山小植物落叶腐烂层所覆盖的种植土壤层,厚度0.5-1.2米左右,中层为河卵石,厚度为7--15米左右,下层为岩石层;另一种是亚粘土和草粘土层,厚度为2.5--8米左右,再往下为岩石层。
年平均气温为零上2.13℃,年积温为2500°C,无霜期为120天左右。十四道沟镇历年来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622.35毫米,最大降水量为82.4毫米。
5、经济发展
十四道沟镇林地面积为4140公顷,其中天然林2300公顷,人工林1790公顷,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人参业仍是本镇的支柱产业。十四道沟镇是沈长线上的必经之地。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势高低差异悬殊,踏足境内,美景秀色,比比皆是,令人赏心悦目,素有“天然旅游公园”和“绿色立体宝库”之美称。
6、城镇建设
十四道沟镇*在县委、县*的领导下,立足镇情求发展,初步打破了单一农业经济的状态。在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了以人参特产业、旅游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并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2002年,十四道沟镇实施了“321”发展战略,即围绕“三个亮点”、实现“两个突破”、突出“一个重点”。
围绕“三个亮点”:一是围绕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资源综合开发:二是围绕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围绕小城镇建设,大力改造城镇环境。
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优势产业开发上有所突破;二是实行多轮驱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上有所突破。
突出“一个重点”:就是突出抓好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774.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242.1万元,农业总产值1650万元,第三产业实现产值1982.4万元,农村人均收入为2480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一些新上的项目也基本形成,沙参、五味子、细辛、红松果林、苗圃基地、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我镇的农业还在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面发展,在养殖业方面,建成了蛋鸡养殖、水产养殖、特色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进-步丰富了全县蛋类、肉类,水产类等市场。全镇从事商贸、服务、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行业的个体私营户已达到190户,从业人员达420人,各村在文教、卫生、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全面普及,进一步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7、附近景点
长白山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60年,它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总面积196465公顷,是我国建立最早、地位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长白山是一座巨型复式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典型完整的动植物资源,富有北国情趣的冰雪风光。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据统计,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兽类,280多种鸟类,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长白山的密林深处盛产人参、北五味子等药材,野生动物有濒临绝灭的东北虎及马鹿、紫貂、水獭、黑熊等。鸟类中鸳鸯、黑鹳、绿头鸭等候鸟占70%。长白山也是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江的发源地。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1980年长白山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在世界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们日益突出,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扩大,成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越来越被世界人民和有关组织所关注。1976年以来,先后有韩、日英、美、德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前来考察。此外,每年还有许多外国旅游客来此旅游观光。这些专家和游客,不仅了解了长白山,也了解了中国。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完善保护区的建设,必将在世界上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据有专家研究得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总价值为72.91亿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总价值0.84亿元,直接服务经济价值4.77亿元,生态系统功能间接经济价值17.65亿元,非使用类价值49.65亿元。因此,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天池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它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
朝鲜族民俗村
朝鲜族民俗村地处祖国边陲的长白县城东部,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古朴,与朝鲜*主义人民*两江道惠山市隔江相望。传统的民风民俗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给这座小村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使这里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来到民俗村,仿佛走进了水墨山水之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前的牌楼,只见牌楼飞翅檐角,雕刻精美,气度非凡,颇有边陲民族特点的韵味。进入楼门,尽显古代朝鲜族建筑的典雅别致,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整个广场完全采用木石结构砌建,设计巧妙,坚固美观,随处可见的精雕细琢比比皆是:看这迎门而建的“喜鹊桥”,就是采用松木搭建而成,寓意喜气与祥瑞;看这“文化墙”,完全采用鸭绿江中的鹅卵石和长白马鹿岩砌雕而成,尽展了朝鲜族伟大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看这游廊完全仿照古老建筑,雕梁画栋,美观别致;看这木制结构的大小水车分列历史长河南北,又唱响了新生活,蕴涵着朝、汉文化的渊源。广场的中部和西部依次座落着“巨矢城”、“稻香居”、“铜牛”、“斗笠亭”、“士帽亭”、“和睦石”等景点,这些富有朝鲜族特点的景观从不同的角度释放着朝鲜族的文化内涵。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这“稻香居”,其建筑风格完全仿照古时的朝鲜族民居特点,木式的结构,屋顶以稻草覆盖,整洁干净的庄稼院内放置着朝鲜族生活和劳作的工具,让人感受到了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