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蒲镇
阜宁县辖乡。1944年置马集区,1959年改公社,1960年更名芦蒲公社,1983年改芦蒲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3.1公里。面积81.2平方公里,人口5.4万。马北公路过境,苏北灌溉总渠通航。辖马集、左范、沈朱、袁惠、芦蒲、九堡、钱庄、中心、长兴、长北、童营、严庄、潮河、肖杨、老管、陈月、钱码、南李、张曹、新曹、梁庄、灶吴、明吴、乔罗、杨码、裴圩、中曹、三马、前王、高裴、卢杨、范荡、安陈、竹墩、张码、周门、东街、沃庄、宋码、马东、马庄、童新42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简称芦蒲烈士塔建于境内。
中文名称:芦蒲镇
行政代码:320923108
身份证前6位:320923
长途区号:0515
邮政编码:224000
隶属政区:阜宁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J
辖区面积:81.2km2
人口数量:约5.4万人
人口密度:665人/km2
1、地方简介
芦蒲镇
芦蒲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位于阜宁西南边陲,地处两市三县交界,东沿苏北灌溉总渠,西临黄河故道,国家重点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贯穿镇域南北。全镇域属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3.7℃,平均日照时间2257.1小时,无霜期213天,土壤以沙土为主。据当地*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总面积76.6平方公里,人口54600,辖1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芦蒲人杰地灵,素有“江淮乐地”之美称,自然风景怡人。域内绿色通道纵横交错,古老的“清水塘”留下了美好的传说,黄河故道自然风光独具特色。芦蒲也是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张爱萍、黄克诚等都曾在此留下了革命的足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芦蒲烈士纪念塔,有近2000名抗日阵亡将士长眠在塔下,成为全省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经济发展
2004年,全镇完成GDP2.7亿元,财政收入60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10.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
芦蒲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经济发展缓慢,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实施,镇内交通、排灌等配套设施遭受严重破坏,长期交通落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沿黄故道地面真高达19米,高亢地势给农业灌溉、改水工程增加了难度,致使农业灌溉设施落后,饮用水严重缺乏。
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和省委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芦蒲人民以建设“一方净土,平安家园”为目标,牢固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理念”、“全力以赴改善基础条件理念”、“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真抓实干、奋力赶超,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水利、交通、教育、文化、农民饮用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紧抓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农业上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坚持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芦笋等支柱产业,建设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塑造现代农业特色。工业上,首先利用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润坤工艺品有限公司”、“永盛制衣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正健康运行,就地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其次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兴办蔬菜、豆制品、肉制品、淀粉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集镇和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苏北一流的初级中学投入使用,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农村医保、计划生育、民政福利、社会治安等齐头并进。
3、行政区划
芦蒲镇区划
320923108001220长北居委会
320923108002220童营居委会
320923108003121蒲南居委会
320923108200220沿淮村委会
320923108201220三联村委会
320923108202220临黄村委会
320923108203220蒲东村委会
320923108204121马集村委会
320923108205220芦蒲村委会
320923108206122左范村委会
320923108207220东吴村委会
320923108208122罗码村委会
320923108209220裴王村委会
320923108210220高杨村委会
320923108211220三马村委会
320923108212220新荡村委会
320923108213220周门村委会
320923108214220曹安村委会
320923108215220双码村委会
4、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3237
男17216
女16021
家庭户户数8141
家庭户总人口(总)32461
家庭户男16735
家庭户女15726
0-14岁(总)6857
0-14岁男3692
0-14岁女3165
15-64岁(总)23987
15-64岁男12538
15-64岁女11449
65岁及以上(总)2393
65岁及以上男986
65岁及以上女14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2534
5、城镇动态
阜宁县芦蒲镇推进万亩林果基地建设
1月28日,阜宁县芦蒲镇组织分工农村的镇委镇干以及全镇19个村(居)总支书记、群众代表一行80多人,专程赴徐州睢宁县、宿迁泗洪县峰山乡等地观摩油桃、梨、薄壳山核桃等果品产业培植基地,学习拓果技术。帮助大家开阔视野,刷新思维,为今年春建设黄河故道万亩林果经济带奠定思想基础,激发投身建设“沿黄”万亩林果经济带的工作激情。
该镇为确保在三年内建成“沿黄”一线万亩林果经济带,今年在成立芦蒲镇发展林果产业指挥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要求各村(居)总支书记拿出3个月工资作为拓果任务考核资金,镇财政配套相同资金对村书记进行考核,实行同奖同罚。目前该镇万亩黄河故道林果经济带建设工程正在按规划有序推进。
6、附近景点
鸳鸯白果树
人民群众为纪念原阜东县县长宋乃德于民国30年(1941)组织民工近二万人建筑防海潮大堤,造福后代,特购办此碑。碑长196公分,宽61公分,厚12公分,碑文为开明士绅杨芷江所撰。当时碑立于海堤上。“0”期间,碑身被“红小兵”砍断,现断碑存于临淮乡。
宋公纪功碑碑文维民国纪元二十九年,岁庚辰之冬,沁阳宋公乃德来宰吾阜宁。下车伊始咨询民之疾苦,以为政之急其修筑八滩东北之捍海堤乎。本邑地形受黄河冲积,变迁靡宁,爱居爱处悉依堤埝为障。自二十七年秋遭风涛冲激,沿海大堤荡为平地,淹死者万余人,损失财产无数,孑遗之民悚于危殆,迁徒流转,屋庐为虚。当经本地方人士呼吁得更拨款修复。卒以经费减少堤身低小,三年四溢,贻害弥滋。公有鉴于此,辛已秋,具情呈准-永兴黄公,乃集众议,排万难征求地方人士通治水利工程者十余辈,朝夕研讨,计划兴建,乃运粮筹款,任职分工,征集民夫八千余人,历时六十余日,北堤筑成,继拟赓续修复南堤,时已届冬季。初,复有敌伪狙伺,连戕我临工主任陈君景石、区长陈君振东,公坚不为动,督励益急。适大雨时行,民夫裸体没泥下,公为勤作循抚,已亦力疾往来雨下,日以继夜。寒冷节候忽放晴,十八日夜深南堤筑成。参加是役者莫不赞公之毅力,而为吾民也,劳瘁甚矣。据统计,筑成长堤南起华成北至淮河约八十华里,底宽二十一公尺,顶宽三公尺五寸,高度七公尺八寸,动用现币、粮食等共五十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元有奇,核与历次修筑之经费樽节盖多多也。既成,凡吾邑东北人民居者宅安,亡者返处,开荒辟卤,以垦以盐,咸感公德,颂公之功,公议勒石以垂久远,爱乃定名为宋公堤云。湘不文,不能表彰公之功德,仅就身亲历目亲见者翔实志之以抒其真,俾后世之人知公造福于吾邑也,如举之艰且困苦,后来子孙尸而祝焉可也,斯为记。
民国纪元三十年岁次辛已仲冬之月,邑人杨湘撰文,何冰生书丹,顾汝磊篆额,汪周刻石。
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
民国32年(1943)年3月30日,在王桥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二营副营长王光汉等48名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地方*为了永志烈士们的功勋,在王桥建立烈士陵园。
烈士墓前立一墓碑身长170公分,宽45公分,上刻王光汉等48位烈士姓名,陵园中间建一座纪念塔,塔高16米,为长方体砖结构。1987年改建为纪念碑,钢筋水泥结构。碑为三棱形刺刀状,碑高18.5米,三面都塑有“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字样。
鸳鸯白果树
在废黄河入海口处的滨海港区,有两析相依相儇、高耸参天的白果树,当地人称之为“鸳鸳白果树”。此树所在滨海港镇友谊村,素有“果木之乡”、“药村秀”之称,旧时李桃园角美誉在外,此地既是地方名胜,又是-上有标名的要地之一。说名胜就是因为有两棵参天的雌雄株连的白果树而来。这两棵树树高均在15米左右,树围各为3.4米左右,东西座向,东雌西雄,树根缠绕紧密相连,有趣的是两株白果树露出表土的一根70公分粗的侧根连为一体,成挽手状,真可谓是名付其实的“鸳鸳树”,树龄有208年,人们称其为银杏王。这两棵树,是旧时李桃园角地主李素成、李为之个人财产,后又归李素成单独管理,解放后,产权归临淮乡条河村所有,如今承包给当地农民看护。多年来,两棵白果树枝叶繁茂,年产300多公斤,据住此地约78岁老人惠开宇介绍,传说李姓人家有80岁老太在其孩子的背驮下拿着从苏州城寻来的雌雄白果树苗,亲手栽植。根据旧时说法,李老太景0“智”,她亲自在80岁当时栽树期望在20年后在她活着时就能结果,好让子孙早获树果。
7、地方特产
盐城海盐
滨海白首乌,当地俗称何首乌、白何首乌,简称首乌,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耳叶牛皮消,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
本草考证表明,白首乌始用于晚塘,盛行于宋明,沿用至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历代医家视为摄身防老珍品,具有安神补血、收敛精气、滋补肝肾、乌须黑发、抗衰老等功效。唐元和七年(公元81年),李翱作《何首乌录》,宋《开宝本草》首乌项下载,“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又说:“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明李中梓指出:“白者入气,赤者入血,赤白合用,气血交培”。李时珍在临床实践中也重视赤白合用的传统经验,《本草纲目》收载的以何首乌为主药的补益方,均按赤、白何首乌各半的原则炮制和配伍。可见自古以来何首乌就有赤、白之分,并有赤、白合用的传统。至于原植物,据《图经本草》记载,“春生苗,茎紫色,叶相对类薯芋,而不光泽。夏秋开黄白花……,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结合《本草纲目》、《证类本草》以及唐李翱的《何首乌录》的附图记载,赤者原植物为蓼科蓼属何首乌,即赤首乌、雄首乌、赤何首乌。而白者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的耳叶牛皮消、隔山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这三个品种即为白首乌、雌首乌、白何首乌。其中耳叶牛皮消主产在江苏滨海,有二百余年栽培史,民间一直沿用至今;隔山牛皮消主产在吉林延吉,野生种;戟叶牛皮消主产在山东泰安,野生为主,亦有少量栽培。
白首乌耳叶牛皮消在滨海由原始的野生种逐步驯化为当地特用的栽培种,其种植历史已有二百余年。废黄河故道地区的滨海白首乌种植地域,其生态环境的综合因素形成了适宜白首乌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盐城海盐
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豉椒小银鱼
银鱼干100克、青椒一只、洋葱半个
准备调料:姜一小块、蒜两瓣、干豆豉一小茶匙、油、盐、胡椒粉制作过程:
1、青椒、洋葱分别切丝,姜切丝,蒜切末,小银鱼干用水稍浸,立刻捞起甩去水分;
2、锅中放油烧热,下干豆豉、姜丝、蒜末爆香;
3、下洋葱丝、青椒丝煸软,再将小银鱼干倒入,翻炒均匀,调入少许盐(豆豉有咸味,盐一定要少加),沿锅边略加入少许水;
4、翻炒2-3分钟,到小银鱼出香味,变软时,撒入少许胡椒粉关火起锅。小提示:银鱼干浸泡水是为了以免鱼干口感太过干硬,浸水的时间不能太长,是为了避免水将鱼干的香味冲淡。
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