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陵县路小学
学校将在年富力强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践行“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宗旨,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1、解放初期
陵县路小学位于陵县路中段,于1960年2月建校。建校时,共有教职工36人,文化程度都较低,高中毕业15人,初中毕业超过半数,小学程度1人,共有18个教学班,八百余名学生,都是从恩县路、包头路、临清路、上海路小学调拨来的。
青岛陵县路小学
学校成立后,行政领导实行*集中制,设校长室、教导处、事务处,第一任校长是林效纯,主持学校的行政工作;第一任教导主任是左文然,主持全校教学工作,直接领导下的部门有各教研组、图书室、教具室;事务处负责全校的后勤工作。学校初建时,教学设备简陋,只有一座二层教学楼,上下院两个小型操场,面积约六百平方米。在市场一路三十四号有一分校,共有教室五间,约二百平方米。
1962年底,学校进行扩建,在原有二层楼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新增教室8个,办公室3个,面积约为七百余平方米。
1963年至65年一段时间,学校上下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教学秩序稳定,学校有了较大发展,到65年底,共有教职工68人,5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二千余人,教学设备得到充实。
2、*时期
(1966-1976)
1966年5月9日,学校进驻“四清”工作组,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各行政组织、党工会工作陷入瘫痪状态,规章制度遭到破坏。同年年底,学校教工成立了“火线”“兵团”两大群众组织,并开始到外地串连,在这期间,有五名教师被无事遣返。
1967年初,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同年,上海支路小学建校,该校有10名教师调到上海支路小学工作。下半年,*提出“复课闹革命”的号召,学校的教学工作有所恢复,但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仍处于不正常状态。
1968年上半年,学校进驻“军宣队”,下半年进驻“工宣队”,帮助工作。
1970年根据“计批改”的指示,学校面向社会,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社会参加劳动。1971年恢复党支部,于德清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同年,民办四小并入本校,10名教师连同一部分学生纳入本校编制。
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大树交白卷的典型,批“白专道路”、“智育第一”,学校教学工作受到干扰,但广大教师仍能尽职尽责地做好教学工作。1974年一段时间内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学校教学工作有所恢复,但后来受“反击右倾翻案风”地冲击,学校各项工作又一次受到干扰。
1974年上级拨款,学校新建一幢教学三层楼,面积约五百余平方米,上下院两操场经扩建达二千一百平方米。分校改为区局教工宿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7年-1994年)
1976年“*”结束,“工宣队”撤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恢复了*前的行政*,学校设党支部,分管团、少先队、工会工作;设校长室,校长分管教导处、事务处工作。
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编辑
1978年下半年,林德利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的职务,全校共有二十二个班级(包括初一戴帽班),共一千余名学生。
1981年7月刘文香任学校副校长。1983年上半年林德利调出,刘文香任学校副书记兼校长。同年,入学新生减少,学校共有17个教学班,学生700余人,教职工由78年的66人减为57人,文化素质有了提高,其中大专肄业1名,中专31名,高中10名,初中以下15名。
1984年学校进入了整顿发展时期,添置了新的教学仪器,语文、算术、自然等学科的教具基本配套。
1985年2月,刘文香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贾玉芬任副校长。同年,该校被评为市北区文明单位。文体卫生工作取得较大发展,成立了口琴队、竖笛队、合唱队、小话剧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82年至86年连续四届获市文艺演出一等奖。84年被列为山东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队刻苦训练,连续获得省市比赛优胜,85年囊括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的全部冠军。卫生工作狠抓宣传普及,落实计划,校容校貌大有改观,85年、86年被评为区卫生达标先进单位。85年评为教育局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获得省市各项评比十二个第一。
1986年,学校投资二万五千余元进行大规模的校园翻建和美化工作,操场全部铺上水泥六棱砖,另修大小花坛10个,拱形园门一座,学校围墙全部修整、加固。同年,学校在区教育局、区委组织的教学档案、文书档案、财会档案、自然实验室教具、电教设备、幼儿工作、卫生工作、绿化工作检查中获得优胜,并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
90年代初,学校被命名为市北区首批规范化学校。
1992年,贾玉芬调走,曲芷华任副校长。
1993年,教育局投资,学校又新建教学楼一幢,面积331.74平方米,并在上院建假山一座,雕塑一座,壁画两幅,美化了校院环境。同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巾帼建功”先进单位。
3、市北和台东合区后
(1994年-2002年)
1994年5月老市北和原台东区合并为新市北区。同年刘文香退休,曲芷华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学校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
1995年年恩县路小学解散,有8名教师和一部分学生合并到该校。同年学校被命名为市北区劳动特色学校。
1997年,学校在对离异及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中取得较好成绩,《用爱心滋润单亲子女的心田》被列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十件好事之一,《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电视台、青岛二台都予以报道。
1998年,《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情况的调查及教育对策的研究》被确定为青岛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进行研究,2001年7月青岛市教育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同意结题。该课题的研究报告被编入市北区“九五”优秀科研成果集。
1998年,学校获得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
2000年8月曲芷华退居二线,刁景荣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何伟琳任副校长。
2000年学校在普及实验县检查中达市级一类标准,同年评为市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区警民共见建单位、区巾国文明示范岗先进单位、团支部被评为区“红旗团支部”自1993年起学校连续十年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2002年3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红太阳,绿太阳”服务岗位实践活动在青岛电视台“小白帆”节目中播出,6月,在市北区德育实践活动观摩会上作经验交流。
随着城市扩建,老城区居民外迁,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约500人,每班约30人左右,基本呈小班化规模。教职工45人,全部达到中师以上文化水平,35岁以下青年教师大专在读率100%,已取得大专文凭的19人,大本毕业的有9人,大本在读的有10人,占青年教师的73%。近几年,学校有12人先后获市、区优秀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学能手等称号。
学校自80年代即重视音、体、美教学,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更重视通过音、体、美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高尚情操。校美术小组多次在全国、省、市、区美术比赛中获奖,美术教师也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辅导奖等。96年至2002年连续7年在市北区艺术节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98年在区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99年合唱队在合唱比赛中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学校连年被评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年年获得市北区体育先进单位。在教体局历年对所属学校素质教育量化考核中,学校均获得优秀等级。
4、办学宗旨
多年来,学校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为宗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高标准,创一流”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突出特色”的办学思想,构建了以教学为依托,以艺术为载体,以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为平台,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最优化发展。*教师齐心协力,辛勤耕耘,使老城学校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5、学校活动
“爱在陵县,情满校园”是*教师的承诺和行动,更是大家为之奋斗的源泉和动力。争当事业型、育人型、综合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教师们不懈的追求。集“学——思——研——行”为一体的“案例培训”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针对学校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制定的“开方子——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的系列培训方案,充分开发了青年教师的潜能,促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学校开发了以“民族艺苑”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教师带领学生自主探究民族节日、民族风情、民族建筑、民族音乐、民族工艺,学生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幅幅精美的剪纸、篆刻作品、一串串造型别致的彩棕……都出自学生灵巧的双手。伴着悠扬的古筝声,学生展示着自己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在金剪子大赛上,在青岛市啤酒节、服装周上尽情挥洒着民族自豪感。艺术走廊上那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师生徜徉其间,感受到的是汩汩的人文气息和艺术熏陶。
6、荣誉墙
不懈的耕耘赢得了教师队伍的满园春色,催开了一朵朵艳丽的奇葩,学校在历年的市北区持续发展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更是捷报频传,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教师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艺术示范学校、青岛市教代会先进星、市北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北区女明星岗。百余人次教师在全国、省、市、区级论文比赛中创出佳绩,十余位教师被授予市、区教学能手、专业人才、德育先进、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