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乡
宏伟乡是陇西县辖乡。1961年由通安公社分设宏伟、金山公社,1965年合为宏伟公社,1983年改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3万。有简易公路接316国道。辖景家坪、齐家罕、张家罕、贾家纁、高家沟、左家罕、白崖、山头罕、井儿、文泉集、金山、红土沟、姚家门、后岔14个村委会。
中文名称:宏伟乡
行政代码:621122201
身份证前6位:621122
长途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隶属政区:陇西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甘J
辖区面积:131km2
人口数量:约1.3万人
人口密度:99人/km2
1、地方简介
宏伟乡
宏伟乡位于陇西北部干旱山区,区域面积1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80米,年均气温5-6℃,年降水量390毫米左右。全乡现有9个村49个村民小组、3143户、13844人。耕地面积73591亩,人均5.3亩。2006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283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人畜饮水得到了根本解决;全乡38个社全部实现了通电和通机动车辆的目标。2007年粮食总产量471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76元。马铃薯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全乡三大支柱产业。
2、历史沿革
宏伟乡其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9月的宏伟公社。1968年4月,成立公社革委会,实行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1970年1月恢复建立公社党委。1980年1月,将公社革委会改为公社管委会,实行党政分设。1983年7月,改建公社为乡。
3、行政区划
宏伟乡区划
621122201201220后岔村
621122201202220文家集村
621122201203220金山村
621122201204220井儿村
621122201205220山头渠村
621122201206220左家渠村
621122201207210景坪村
621122201208220齐家渠村
621122201209220贾家洼村
4、地理环境
宏伟乡
宏伟乡地形地貌主要是由山和沟构成的,长期以来,这里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劣。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因此,历届乡党委、乡*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提高全乡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来抓,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整条林带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全面绿化辖区内的荒山、荒坡、荒沟。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按照"荒山有树、退耕有草、山坡有田、山底有羊、山沟有水"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进一步扩大了绿化区域和提升了绿化质量。目前,全乡已综合治理和正在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六条,治理总面积达13200亩,加上全长6公里、占地6000亩的黄鼠湾林带建设以及已经完成的10830亩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可以说,全乡境内大多数宜林宜草的山山梁梁、沟沟岔岔都栽上了树、种上了草,共栽植各种耐旱树木129万多棵,种草3000亩,建淤地坝2座。如今,在夏秋两季走进来放眼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披着绿色盛装的山和沟,而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率。
5、社会福利
宏伟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救助工作
根据县民政局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宏伟乡经过周密部署,由乡民政站与各村紧密衔接,积极动员、明确责任、迅速排查,切实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做实、做细;同时,要求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好自身资源,抓好排查和动态管理,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关爱、救助、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首先,各村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结合精准扶贫和民政救助等工作,责任到人,狠抓落实,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档案登记制度、定期开展登记排查工作,彻底查清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数量、构成、特点、家庭状况,严格按照一人一表、一户一档要求,实施“双实名”责任制(监护人、村委会)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摸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底数。其次,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和宣传引导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意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切实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最后,进一步加大组织保障和督促检查力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确保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6、地方特产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
陇西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牡丹在唐、宋时期的西安、洛阳和彭城是盛极一时的。后来又有“菏泽牡丹甲海内”之说。这样人们就只知洛阳、菏泽、彭城牡丹之名贵,而不知天高土厚的西北牡丹,更不知陇西地区的优质紫斑牡丹。陇西牡丹,历史悠久。据清乾隆《陇西志》记载:“牡丹为名胜,品最多”,卷十一、十四页记载《南安辛氏牡丹园》最有名,并赋诗赞誉。相传唐时陇西有“龙宫花园”每年向长安进贡大量优质牡丹。现今老人们还时常提到的清代进士祁荫杰的“祁家花园”、春家巷“王家花园”、新街巷“陈家花园”名气就很大,并流传下了许多歌咏牡丹之丹青词赋,例如《陇西志》记载《咏南安辛氏牡丹园》:爱惜芳园香满枝,天然国色费胭脂。花王富贵名相称,学士风流酒最宜。芸阁双青人共倚,朱栏百宝日初移。归来勒马诗千首,不许青莲笑我迟。民国年间,丙戌浴佛日,陇西学士马君、祁作霖、王新三、陈海泽等畅游于陈氏牡丹园,赏谈之余,众发感慨,由祁作霖执笔撰写了《丙戌浴佛日游陈氏花园咏牡丹芍药赋》:世之论花者,谓菊有坚节能耐寒,能傲霜,为人所艳称而嘉赏。至于牡丹芍药,人多以为繁花不久而鄙视之。余窃以为菊之有节,固甚佳。而菊之有节傲霜,尤不知牡丹芍药之际遇隆盛焉……此吾所以每睹牡丹芍药而羡慕,对菊花而太息也。昔日多为贵族雅士们赏玩的紫斑牡丹现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心爱之物。当今的陇西,种植牡丹之风更盛,仁寿山公园、西北铝加工厂花园、昌谷乡、菜子沟、西郊二十铺村、三台乡、北关城壕、董家河滩、王家门、北山陈家庄等都是牡丹种植重点地域。
7、附近景点
陇西威远楼
陇西威远楼
陇西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座落于县城中心,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于世。整个基座均由古砖砌成,三层木楼四面均为飞檐,似箭凌空,如燕展翅;歇山式层顶,若虎伏岗,雄伟壮观。威远楼,旧名雄镇楼,又称钟鼓楼。位于陇西县城内十字街中心。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新筑古渭塞于城东一里,东北坊建一谯楼,取名“威远楼”,盖为威震远方之意。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扩建城垣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元顺帝正至元年(公元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更鼓于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镇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所以又名“钟鼓楼”。现在的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座基高11米、长27米、宽17米。楼高15米,通高26米。每层楼有24柱,三层楼都是四面飞檐,檐下共设斗拱102朵。屋顶为歇山顶,结构精巧,造型雄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与创造才能之结晶。
李家龙宫遗址
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家族聚居地。“李家龙宫”由上、中、下三组建筑组成,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规格较庙为多,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龙宫始建于唐中叶,后毁于兵灾,今仅存牌楼。陇西堂位于渭河之滨风景区。内置“李姓始祖利贞公”、“李氏先祖伯阳公”、“李氏先祖伯佑公”三尊牌位;抱柱联书:“五千言道德,一经鹿洞流芳龙门缵绪,十八子公候万代柳袍常染蓉镜长开”。陇西堂占地22万平方米,分置陇西堂堂号牌楼、太白酒楼、迎宾区、觐祖区、祭祀区三组建筑群。陇西堂已成为研究李氏文化、朝觐李氏先祖的理想场所。
保昌楼
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该楼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8月18日,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瓦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修建,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四角形,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棂栏巧秀,飞檐翼然。为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该楼取名为保一方繁荣昌盛之意。保昌楼为省级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