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勤泽格拉
南丹勤泽格拉(勤泽格拉,即为瑶语,意为:瑶族铜鼓舞),是为死去的亲人举办丧事时而跳的一种祭祀性舞蹈,主要流行于在南丹县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的山寨里。2014年,南丹勤泽格拉已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勤泽格拉是模拟老猴觅食,出葬时跳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形成原因:一是地域和生产(劳动方式)。历史上瑶族是一个游耕民族。瑶民以往受封建统制者的歧视和压迫,大多避居在高山峻岭,深幽山谷之中,以耕山为业。“南岭无山不有遥”的俗谚,概括了瑶族居山的特点。乾隆《庆远府志》卷十《杂类志•诸蛮》说,南丹瑶族“暇则射猎,以药敷驽,箭所中之,兽立毙”。由于这些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劳作方式,使先民们长期形成了含胸屈背、吸足摔背、攀登行走的固定态,这些习惯动作必然会反映到本民族舞蹈中。二是宗教习俗。白裤瑶在办丧事时所跳的祭祀性铜鼓舞“勤泽格拉”,有其民族独特的宗教风俗丧葬仪式--砍牛卜葬。白裤瑶每当村寨里有人死时,都要举行砍牛祭祀仪式。亲友们敲起铜鼓,跳起“勤泽格拉”,舞至下葬完为止或翌日方散。从宗教习俗中可窥探出,“勤泽格拉”所表现的内容和舞蹈特征,无一不和本民族人民的历史生活、宗教习俗息息相关,她是瑶族人民创造的民族舞蹈形式,是本民族文化的结晶。
2、基本内容
白裤瑶民在治丧时要举行大型的祭祀仪式,仪式中有一项内容是打铜鼓。将若干个铜鼓吊在木架上,一人左手拿锤打击铜鼓正中,右手拿一根小棒击打鼓边,另一人用一木桶反复送入或拉出鼓腔。他们把若干面铜鼓排列成门字形阵式。在这个周围挂着铜鼓的阵式中,有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为60厘米的木鼓,一人在击木鼓的同时跳起舞蹈。这个击木鼓的舞蹈就是“勤泽格拉”。
南丹勤泽格拉
舞蹈表现为:在众铜鼓的轰鸣声中,舞者两手各持一根长约30厘米比拇指略大的小木棒,而对木鼓,又臂伸直,击鼓面一次后双脚原地半蹲,双臂屈肘再击鼓面一次,将上述动作重复一轮后,开始进行大跳跃击鼓。依次向右向左跳跃并打击鼓面和鼓边,使“澎、嗒”的声音抑扬成韵。共跳了40拍之后,舞者右脚上前迈一步,左腿屈膝抬起,上身前俯,同时双手举至头顶,鼓棒相击一次,舞姿似弥猴在欢呼的模样。继而左脚向前落地半蹲,向左拧腰,同时左手击鼓身一次,左手自然降下后左脚直立,右脚屈膝抬起,上身稍往前俯,同时双手屈肘并拢至右身旁,以鼓棒相击一次,再以右脚落地向前半蹲,躬身向左拧腰,右手击鼓身一次,自然入下。这些动作似表示倾听状。接着分别在颈后、腋后、后腰、大腿外侧和内侧、小腿前后及足底部位方向以鼓棒相击,似弥猴的腾跃跳挪及欣赏宝物的种种姿态。每段落结束之际,所有参与打铜鼓的人齐声发出群猴狂欢的呼声。段落可边连续反复,接跳若干次。
3、相关器具及制品
铜鼓:选择鼓面直径47—51厘米,高27—30厘米的麻江型铜鼓;鼓棰:用鸡血藤制成;木鼓:用一段直径80—100厘米的巨木,截取90厘米长,将中间掏空,蒙上牛皮制成。
4、主要特征
“勤泽格拉”是白裤瑶人原始思维的具体反映。他们时常都能见到猕猴,认为弥猴是一种善良的精灵,善于保护自己,可以不受大型野兽的戕害。于是,他们把所崇拜的弥猴形象引入舞蹈,并且创造了弥猴与舞蹈有关的传说,并将舞蹈程序固定,作为特定的象征。而学习这种舞蹈也不很费劲,舞者的表情及姿态都有活生生的弥猴可模仿,使人感悟到它是一种体态动作语言,向观众讲述着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仰。舞者一般是本族的男子,可以是巫师,也可以不是巫师。严格地说,所有成年的白裤瑶男子都会跳这种舞。只有作为舞者,他的感召力才被大多数人承认。他们在跳这种舞的时候,人人都显得庄严、肃穆。舞者入神,观者也入神。把对死者的怀念都溶入其中。这种舞蹈充分表现了阳刚之美、哀惋之情及悲悯之意,带有明显的自然崇拜性。这种舞蹈的动作规律是很明显的,舞击方位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易学易记,所以能为全民族共有,亦无所谓师传,又是在葬礼中才出现。
5、文化价值
“勤泽格拉”是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不但联系着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还牵发着生者与生者创造未来希望之情。白裤瑶铜鼓舞蹈节奏鲜明,粗犷有力,能从舞姿上评定舞者的模仿力、耐力、魄力及健美程度。是个人融入集体的具体形式。“勤泽格拉”在音乐节奏、舞蹈姿态都有其独特之处,是其民族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对民族研究、舞蹈的起源、信仰及表现形式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