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淳安竹马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19:33:33
...

“淳安竹马”历史悠久,始源于元末清初。据清《淳安县志》记载,朱元璋屯兵淳安鸠坑源的谷雨岭(现称万岁岭),曾遗下战马一匹,因战马思念主人,日夜嘶叫于山岗,然乡民觅而不得,遂以“神马作祟”为惧。淳安竹马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1、简介

淳安竹马是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竹马舞,历史悠久,据传其起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屯兵淳安鸠坑源时遗下一匹战马一事有关在吸收了睦剧的某些艺术特点后,竹马舞由最初的神马独舞,逐渐发展成群舞形式。传统的竹马表演有生、旦、丑等角色之分,竹马分红、绿、黄、白、黑等五色,表演少则数十阵,多则108阵。

2、舞蹈发展

淳安竹马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从元末到明初,淳安竹马变化不大,几乎都是以祭祀为主的一种民间活动。当时谷雨岭脚的茅坪、姜家、潘家店、青苗岭、毛岭上等村每年都要跳竹马(当地也叫跳神马)。所跳的竹马都是用纸糊的,内燃红烛,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地称过小年)糊马,正月初一出门跳,正月十七焚马。焚马时先由一人扮成道士模样在祠堂念彩词,念完一段,跑一马出门,名曰“收马”。然后,将糊在马壳上的彩纸撕下,连同讨来的红包纸一起焚化掉,一片纸屑也不能剩。同时让跑马演员扮成钟馗、吕洞宾、王道士、关公等赶来吊神。凡跳马得来的红包钱不得分掉,用到来年买纸糊马出门。


淳安竹马表演

清朝初期,淳安竹马也只是跳跳舞舞,表演者不念白不唱曲,形式单调。到了康熙年间,淳安竹马才有新的改进和发展。这时的跳竹马已不再是单纯地跳跳舞舞了,跳马时表演者经常念一些词白(利市话),如“竹马跳,跳竹马,竹马跳进村,风调雨顺保平安;竹马跳,跳竹马,竹马跳归堂,福禄寿喜家兴旺;竹马跳,跳竹马,竹马跳三圈,幸福生活万万年;竹马跳,跳竹马,竹马跳个够,活到九十九……”每当此时,围观的男女老少都大声叫好,有的还会一边放鞭炮,一边撒糖果和铜钱,待竹马跳完后,东家都要给表演者红包,讨个彩头,图个吉利。

康熙至道光年间(1662—1850)淳安竹马表演形式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时的竹马开始与二脚戏(三脚戏的前身)渗合,简称“二脚戏竹马班”。即由一旦一丑两个角色同台合演一出小戏,故称“二脚戏竹马班”。“二脚戏竹马班”的产生,不仅为淳安睦剧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还改变了淳安竹马散、乱、杂状况,使淳安竹马逐渐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演出团体。因为,没有演变为“二脚戏竹马班”之前的跳竹马主要以祭祀为主,而有组织的“二脚戏竹马班”主要以表演形式为主,祭祀为辅,从而使淳安竹马发生了质的变化。到了清朝末年,“二脚戏竹马班”又发展为“三脚戏竹马班”。“三脚戏竹马班”是“二脚戏竹马班”的过渡和延伸。三脚戏竹马班是演戏夹带着跳竹马,由生、旦、丑三角同台演出,故称“三脚戏竹马班”。

3、艺术特色

传统的跳竹马通常由三男两女或两男三女组成。竹马分红、黄、绿、白、黑五种,表演者全都以古装戏人物打扮。头马为红马,由戏剧须生扮跳,表演沉着稳健;二马为黄马,由戏剧青衣扮跳,表演冷静庄重;三马为绿马,由戏剧小生扮跳,表演潇洒风流;四马为白马,由戏剧花旦扮跳,表演阿娜多姿;五马为黑马,由戏剧小丑扮跳,表演镖悍勇猛。人物的服色可因地而宜,有刘备、关羽、张飞偕刘的两位夫人的装束;也有根据方便,竹马小戏演出不改装而直接穿戴剧中人的服饰。


淳安竹马表演

4、传承发展

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淳安县*和县文化主管部门加大了淳安竹马的普及和推陈出新的力度,把淳安竹马作为特色文化的一大品牌来抓,对竹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直至发展到今天的大型广场竹马舞。表演人员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人,气势宏大,舞姿多彩,场面壮观,气氛热烈,乡土气息浓郁,使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得以焕发光彩。自1999年淳安竹马首次赴北京在第二届中国七大古都民间文化艺术节上登台亮相后,淳安竹马走出县门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2000年10月,淳安竹马在全国首届民间广场歌舞大赛和杭州首届民间艺术“桂花奖”的比赛中一举摘得“山花奖”和“桂花奖”金奖两项大奖。 

淳安县加大了对“淳安竹马”抢救、保护的力度,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而发展成今天的大型广场竹马舞,使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得以焕发新的光彩。竹马舞由最初的神马独舞,逐渐发展成群舞形式。传统的竹马表演有生、旦、丑等角色之分,竹马分红、绿、黄、白、黑等五色,表演竹马的都是青少年男女,分生、旦、丑角色,正生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跳竹马也有程式,以“五梅花形”为主,后来发展了“开四门”、“开马盘柱”、“铁索环”等,多达108阵,使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非常热闹、壮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