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澄城县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22:17:02
...

澄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全县辖10镇266个行政村。总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史载夏商属雍,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徵邑,汉置徵县,北魏太平年间始建澄城郡,县名沿袭至今,已有1500年的建县史。它是黄河、洛河流域的明珠之一。

名称:澄城县

外文:ChengchengCounty

别名:澄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渭南市

下辖地区:10镇

*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913

邮政区码:715200

地理位置: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

面积:1112平方公里

人口:40万

方言:陕西方言关东片区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中社火车站、韦庄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E

行政代码:610525

1、地理气候

澄城地处陕西东府中部,属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位于陕西关中东部,地处东经109°46′30〃-110°05′50〃,北纬34°55′45-35°27′05〃,属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总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辖8镇6乡266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1万。地势北高南低,四条河川把全县划为"三梁一原"。县境属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均气温12℃,降水量680毫米,无霜期204天,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达2616小时,海拔406.9-1268米,是陕西延安以南热能辐射量最高值中心,无污染性工业源。主产粮、棉、油、果、畜,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生态农业县。

2、历史沿革


澄城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建县,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县治始设今址。

据《尚书·禹贡》记载,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

春秋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乡居安村西)及郊地,周顷王二年(前617)秦伐晋取北徵。

战国初,属魏。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县地)。

秦(前221—前206)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光武帝东都(25)之后,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入重泉)。

三国曹魏(220—265),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265—316)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五泉、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孝文帝十年(486),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地)、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太和十一年(487),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540),南五泉县改名朝邑。废帝三年(554),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澄城郡。大业三年(607),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贞观八年(634)撤销。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属京畿道;天宝元年(742)属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复属同州。长庆四年(824)将澄城县的抚道乡(今县西部)划归奉先县(今蒲城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属河中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属同州。

北宋元丰末年(1085),属永兴军路同州。

金皇统二年(1142),属京兆府路。

元(1271—1368),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1376),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1911),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2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15—17年(1926—1928)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民国22年(1933)由省直辖。民国28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大荔)。

194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1949年归大荔分区。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

3、行政区划


澄城县

现澄城县辖10镇:城关镇、冯原镇、王庄镇、尧头镇、赵庄镇、交道镇、寺前镇、韦庄镇、安里镇、庄头镇。共有7个居委会、266个行政村。

【城关镇】 辖5个居委会(五路、北街、南街、大市场、九路新村)、11个村委会(南关、北关、城内、阳庄、阳庄堡、雷庄、埝村、镇基、串业、董家河、西河)。

【寺前镇】 辖30个村委会(北街、梁山、南党、东习、人和、吴坡、北洼、蔡袋、东街、西习、西观、南街、赵家、解家、韩洼、醍醐、北酥酪、尧头、和家楼、姬家庄、雷家圪崂、醍醐庄、双家坡、张家坡、赵家寺、汤家坡、雷家河、曲安河、韩家河、季家坡)。

【冯原镇】 辖38个村委会(冯原、孙堡、山头、东曲、魏仙桥、书堡、贺家桥、关家桥、茂塬、吝家岭、徐卓、吉安城、长宁、雷家庄、杨家洼、迪家河、叩卓、太极、贺家河、西社、赵庄、永丰、卢家社、韦家社、小河西、李家河、石家坡、居安、团结、什二、尖咀、马村、六家庄、善化、吉安、严庄、陇头、张家洼)。

【王庄镇】 辖35个村委会(王庄、塔中、洛城、西城、东干浴、白草塬、水洼、灵泉、蔡邓、侯卓、蛾蟒、岑头、太贤、李家洼、石家洼、鱼家洼、刘家洼、翟尚、柳泉、良甫河、鲁家河、翟卓、富垣、良周、贾家埝、平定、平城、店头、梁家咀、杨家洼、路井、南太、北太、葛家洼、内信)。

【尧头镇】 辖2个居委会(石沟、权矿)、12个村委会(尧头(现分为白家城,红科二村,因时间不长,依旧被合称为尧头,有时也把白家城叫尧头)、东村、石沟、权家河、乔沟、段庄坡、浴子河、耀显、锁头、曹村、杨家、蔺庄河)。

【赵庄镇】 辖40个村委会(赵庄、新卓、贵益、北赵庄、关则口、沟西、寺庄、党家庄、咸和、雷村、武安、高垣、乔庄、雷家庄、樊家庄、东蔡邓、刘铁河、麻家河、白家河、罗家洼、虎佃、杨家陇、北寺、东永固、西永固、遮路、新庄、义城、亲邻、西庄、许庄、西北庄、陈家醍醐、上马店、郑家洼、东马店、西马店、车盖、郊城、杜家洼)。

【交道镇】 辖15个村委会(交道、彭家河、北社、中社、南社、阿銮寨、杨家岭、卓里、樊家川、王村、南尧、劝母、杨家、元里、后地)。

【韦庄镇】 辖27个村委会(韦一、韦二、东庄、东白、南白、临皋、庙西、西白、南酥酪、铁庄、毛家坡、业二、业一、前城、西南、新城、东白龙、魏家斜、楼子斜、南伏龙、北伏龙、南棘茨、北棘茨、马庄、秦庄、郑家坡、西北坡)。

【安里镇】 辖20个村委会(安里、义南、张卓、三门、义合、程家洼、义井、柳泉垣、南尧、义井庄、石家庄、西富庄、段庄、翟卓、翟家庄、高槐、郊城堡、光禄、东富庄、刘卓)。

【庄头镇】 辖38个村委会(庄头、杨家庄、越家庄、程赵、西夏、代庄、柳池、李家河、姬家河、段家河、柏东、柏西、王家醍醐、垆洼、郭家庄、宋家庄、曹庄、后埝、永内、雷家洼、里庄、郑家、堡城、堡城庄、金家桥、神后、岭上、庙洼、璞地庄、林川、马家河、袁家河、璞地、赵家河、党家河、刘家河、柏门、城墙头)。

4、自然资源


澄城县

煤炭资源

澄城地处陕西渭北黑腰带之上,煤炭储量40亿吨,现年产原煤350万吨,正在建设的中型煤炭企业2个,到“十一五”末将达到500万吨,陕西三大矿务局之一澄合矿务局就在澄城。

铝矾土资源

澄城开采铝矾土的历史已有1500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地理志)陕西矿产资源部分写到澄城县产铝矾土。精查储量8000万吨以上。

水资源

澄城处在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段,年降雨量550毫米,是一个相对比较缺水的地方,所以兴修水利是历代澄城人的光荣传统。境内现有水库13座,总库容1.1亿立方,基本是自流供水。同时还有优质的380奥灰岩水系,水温常年保持38度,富含各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土地资源

澄城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总耕地面积9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是陕西省乃至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大的一个县,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农业资源

澄城所处的渭南市是全国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基地,年产40万吨优质的浓缩果汁,98%出口美国和欧盟市场。澄城是全国苹果生产30强县之一,每年生产25万吨优质苹果,陕西海升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澄城,是目前陕西省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设备最先迸、管理最好的果汁厂之一;澄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食总产2.7亿斤以上;澄城是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每年出栏生猪60万头。

电力资源

澄城是一个产煤县,有着发展电力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境内有两个小电厂,总装机容量2X6.2万千瓦,陕西三秦能源公司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正在建设当中。境内有3个110千伏的变电站,正在规划建设投资11亿元的330千伏变电站。

周边资源

放眼以澄城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山西、内蒙是中国最主要的原煤基地;陕西榆林、延安地区是中国西部优质原煤、石油、天然气聚集之地。距澄城一个半扣小时车程的西安市西都谗区的特大城市之一,科教水平、科研力量和高校在全国排名第4位,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距澄城40分钟车程的山西河津市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年产氧化铝150万吨,距澄城一个小时车程的山西闻喜有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和澄城毗邻的韩城年产原煤1100万吨、焦炭300万吨、钢铁500万吨。这些,都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利用的资源和能源。

劳动力资源

澄城所属的渭南市,总人:口550万人,是全国著名的高级技工输出。地。澄城总人口40万人,其中劳动力15万人,拥有一座全国重点职业中专,每年毕业的高级技工和中等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每年劳务输出5万人次左右,有比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5、交通条件

澄城区位优势明显。西禹高速和正在建设的商榆高速在此交汇,西侯铁路、西包铁路、黄侯铁路、108国道穿境而过,省道202线、106线贯通南北,境内公路成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以澄城为圆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内,东有陕西龙门钢铁、山西河津氧化铝基地,北临陕北煤化能源基地,南接陕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距咸阳国际机场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6、经济建设


澄城县

综合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3.01亿元,增长13.7%。其中:一产完成19.78亿元,增长4.7%;二产完成40.98亿元,增长20.5%;三产完成22.25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49:2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836亿元,增长24.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33亿元,增长26.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5亿元,增长15.1%。农业总产值完成34.3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50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7.4亿元,增长17.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2‰。

项目建设

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推进措施更加完善,“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共动。2013年规划建设的172个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完成投资125.53亿元,占年计划120.5亿元的104.2%。其中:光伏太阳城、县城至韦庄一级公路、煤层气液化加工等25个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96亿元,占年计划78.08亿元的117.8%。招商引资成效凸显,全年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3个,开工项目21个,到位资金44.11亿元。同时,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积极策划项目,努力衔接争取,全年共策划包装项目200个,争取各类国投资金13.9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工业

坚持园区化承载、大企业引领、链条式发展,倾力打造光伏新能源、煤电铝、涉农加工三大工业集群。拓日新能日产300吨超白玻璃等多条太阳能产品生产线建成投产,煤层气液化加工项目联机调试,韩渭西煤层气光伏产业分输站和储备站项目建成投用;勤诚实业、华鑫铝型材全面投产,长宏铝业10万吨铝箔一期进入试产阶段,大唐煤电铝一体化及精铝示范项目、2×35万千瓦发电项目全力推进;积极引进了海亮集团1500亩有机苹果等涉农项目。园区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工业园区昌荣路、建工路、幸福南路西段建成投用,2栋标准化厂房主体建成,农业园区伟业大道、污水处理厂进展顺利,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全县工业生产克服各种困难,质量效益稳中有升,陕西绿农、龙首油脂等规模以上企业增势强劲,恒远生物科技、长城钢构等3户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尧头斜井等4个煤矿和烟厂技改项目扎实推进。县眼镜厂等6户企业改制工作稳妥有序进行。节能减排完成较好,重点实施了龙首油脂、群生电力、顺昌焦化等企业落后产能技改项目,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降为1.462吨标煤。

农村经济

以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确保了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粮食面积稳定在60万亩,总产达到23.18万吨。果畜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壮大,改扩建规模养殖厂64个,新发展万头生猪示范村10个,全年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75.2万头和106.5万头。新建果园2.47万亩,苹果面积发展到36万亩,总产达到38万吨,优果率提高到80%以上。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171亩,新建核桃等经济林0.8万亩,累计完成土地流转6.2万亩,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13个,交道龙首现代农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园。全县涉农企业发展到80余户,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9户,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36家。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县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7.1公里,硬化乡村道路52.8公里,202线县城过境段改造全面完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处,解决了4.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基本农田1.1万亩,衬砌渠道45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

第三产业

文物旅游取得突破,完成了澄城县旅游总体规划及尧头窑文化生态区总体规划,尧头窑景观道路铺设和西河生态风景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尧头窑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头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全县商贸流通业及网点布局规划启动编制,渭北商贸城开工建设,万利酒店、盛丰物流中心一期等项目进展顺利,龙首宾馆和友谊商城改造、枢安车辆检测站等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成百、华元等商贸流通企业连锁经营覆盖周围县市。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商务等消费日趋见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经营网点实现所有镇全覆盖。2013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6户,建设渭北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7、社会建设


澄城县

城乡建设

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同步、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并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旧城改造注重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祖师庙巷、盛基府、金水苑等旧城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古徵街北段、东六路全线贯通。新区建设注重设施配套和拉大框架,兴教路一期、惠民路、万泉街中段建成通行,育才路、晖福街等加快实施。扎实开展“一城三创”和古徵大地园林化活动,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城区新栽苗木19.7万株,全县完成造林绿化3万亩,绿化道路50公里,获得“省级园林县城”和“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先进县”。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出台了加快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的意见,10个试点社区(中心村)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寺前新镇、交道民俗街二期、冯原新兴商业街、韦庄薇馨苑、尧头长润小区、赵庄集*水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住小区项目建成投用或加紧建设。

社会事业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双高双普”有序推进,城关中学和职教中心新校区加快建设,庄头等4所公立幼儿园竣工投用。医药卫生*改革深入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县医院住院楼竣工投用,荣获全市医改工作先进县称号。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安装3500套,县体育训练馆开工建设,首届广场舞和民间艺人才艺大赛成功举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7.5%。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年共完成劳动技能培训2155人,新增城镇就业99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3%,共发放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1.84亿元,发放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和高龄老人等补贴资金7889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1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30户,搬迁贫困户130户。同时,平安创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信访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也扎实开展。

8、名胜古迹

澄城历史文化悠久。史载夏商属雍,春秋属晋,秦始设北徵邑,汉置徵县,北魏太平年间始建澄城郡,县名沿袭至今,已有1500年的建县史。它是黄河、洛河流域的明珠之一。澄城这一块土地上,很早就有先民在此繁衍流播。秦汉的宫殿遗址、隋唐的精进寺塔、明代乐楼等属*文物保护单位,闪耀着古代文明的光辉。驰誉中国水利史的战国时“龙首坝”工程经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等先贤改造后至今仍惠泽着澄城、大荔的无数民众。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荣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澄城有全省最大的现代化县级博物馆,馆内矗立的众多拴马桩石雕被美术理论家誉为“庄户人家的华表”、“地上兵马俑”。

神楼

在澄城县西街城隍庙。原系城隍庙前楼阙,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明万历十年(1582)增修,共3座,中楼分为两层,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在正中10根柱子处,用砖砌墙建楼,楼上四周有回廊;东西二楼大小相同,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西楼内保存有唐代经幢一通,经文清晰完好,为唐大和四年(830)所刻。三楼楼顶均施碧琉璃瓦,异常绚丽。神楼北侧有金明昌三年(1192)铸造的约3吨重的铁钟一口,钟身铸有“智炬如来心破地狱真言”及“梵书准提神咒”,二者均为梵、汉合体,为研究梵书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良周秦汉宫殿遗址

位于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村北,为秦汉时期的遗址。遗址中心区为一壕沟环绕成长方形,此范围内遗迹密集,出土遗物较多。其东部偏北有一座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大。遗址范围内发现有多处柱础石,另见有云纹瓦当、砖及大量瓦砾。在筒瓦、板瓦上有“犬亭”、“大匠”等陶文戳记,在璧纹空心砖、滴水砖和铺地砖上有“宫”、“与天无极”等字。良周遗址作为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的代表性遗址,对研究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行宫布局、宫殿结构及其用途有较高历史和学术价值。该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城县

古建筑

精进寺塔塔在澄城县城东大街县文化馆院内,因建于精进寺而得名。据明嘉靖《澄城县志》记载:“精进寺塔在东郭门外迤南,唐肃宗(756——761)时建,浮图(佛塔)九级”,距今1200多年,塔体结构为方形九级空心砖塔,高38米,底层边长7米,塔顶是铁制仰浮莲与相轮组成。各层四角有隐出的仿木结构柱子,柱头突出,叠涩檐清晰。每层有4个卷门。1976年被绘入《陕西重点文物分布图》。1981年分别载《陕西名胜古迹》和《中国名胜辞典》。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社塔塔在县城南10公里的中社村,属楼阁式方形空心砖塔,高5层22米。塔刹已毁。建筑时间无考,但从结构特点看,可能是明代后期的建筑。1985年澄城县人民*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塔塔在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三门村东南,是清代建筑的6棱楼阁式空心砖塔,距今300多年,保存完好,塔6层25米,边长2.8米。1层施棱角牙子,2、3、4、5层每面开窗,第2层窗为洞形,第3层为圆形,第4层为棱形,第5层为梅花形,塔顶是铁制杈状。

秀峰塔塔在县城西北17公里的张卓村。是清代建筑的6棱5层楼阁式空心砖塔,距今300多年,塔高24米,底层边长3米,南面有卷式门洞,2、3、4、5层每面有卷式窗洞。

乐楼俗名城隍庙神楼。明嘉靖《澄城县志》载:“城隍庙在县城西门外,唐贞元十三年(797)建……庙之前,旧有神楼两座,嘉靖中倾其一,仅存有右者,亦凋浥几倾。明万历十年(1582),知县畅孟乐率民增修为三楼,中间主楼高大,东西两楼如翼”。这3座楼均属梁柱式木质结构,保存完好。

主楼高17米,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南北长11.4米,东西宽12.3米,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其中有10根通天柱。主楼分上下两层,第1层东侧有楼梯,第二层建有空中回廊,供游人登楼眺望。主楼顶部为八卦藻井,饰“火焰宝珠”图案。东、西两侧都是十字歇山顶方形楼,各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

乐楼基座南面正中,有40级石台阶。1985年,在台阶下按照明代建筑特点,新修了围墙和门楼。1980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载入《陕西名胜古迹》和《中国名胜词典》。

永庆桥桥在县西北15公里处的阴泉河上,是一横跨阴泉河的石拱桥。桥长100米,宽4米,高24米。据清咸丰《澄城县志》记载,该桥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2),是西社村民李文彦募金始建,清同治三年(1864)进行过补修。

石牌坊澄城县城郊乡埝村村东200米处,有一石牌坊,是县境内现存的唯一石牌坊,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坊高5米,宽3米,用青石雕刻榫套而成,其制式是四柱三楼式,梁架斗拱为仿木结构,角有键铃。上方正中有“圣旨”二字,其下横匾曰“旌表处士王大之妻田氏节孝坊”,匾左署“道光乙未”,横匾下边的石柱上,雕刻“金石其心冰雪其质,松柏为性芝兰为姿”。

9、文化遗产


澄城县

尧头陶瓷

尧头陶瓷以造型粗犷古拙浑朴、纹饰简练凝重天真,瓷胎厚重坚实,釉色纯净细密见长,具有粗中寓巧、朴而不俗的特点。无论是造型纹饰都继承了我国原始彩陶、汉魏陶塑、唐代三彩的艺术传统,与官窑瓷器之纤巧高雅、洁润、甜媚旨趣迥异。

澄城砖雕

砖雕,是对砖体建筑的雕饰。其工艺制作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在砖上凿刻镂雕;二是将泥压入模具,成坯后烧结制成。

我国的砖雕艺术历史悠久,它源于东周,盛于唐宋,延绵数千年。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砖雕是东周以及稍后出现的瓦当和空心砖。代表巅峰时期的则是宋代所建造的一些豪华墓室。元明之际到民国,砖雕的居民建筑十分流行。一些官宦、富商之家的砖雕建筑很是讲究,“雕梁画栋”,颇为风雅。澄城的砖雕艺术,浓缩并展示了我国砖雕艺术的悠久与辉煌。

澄城面花

民间面花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其工艺技术,可追溯到汉朝初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至宋代,民间就盛行这种在春节前夕,用面做“果实花样的习俗”。此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已有记载。

澄城面花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蕴藏着上古图腾、金石礼器生息演化的丰富信息,保持着古老的生活形态,以丰富多变的造型、缤纷绚烂的色彩,承载着祝福和希望,倾注着农家妇女的心血和智慧,为世人所称道。

剪纸

澄城剪纸最初用于传统节日中的环境装饰。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的花样,给黄土高原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剪纸纹样,沟南地区与八百里秦川相同,多为戏剧人物和民间故事。沟北地区则多以原生态鱼、凤、莲、牡丹、石榴等,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澄城剪纸运用寓意、象征、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高度概括,让质朴、单纯、平淡的画面,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丰富、深刻、生动的民俗文化内涵,呈现对生命的礼赞,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手绘门帘

澄城手绘门帘俗称“门帘画”,它的创作构思借鉴、吸收了传统壁画和民间庙画的技艺特色,是一种融实用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用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直接画在特制的粗布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在民间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画面布局分为三大部分,上下两部分均为对称的人物图案,中间用一组花鸟图案,把两组人物画面隔开。上部圆形四角配以各类花卉、蝴蝶等角隅纹样,两边常用对称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花卉图案装饰镶边,整体画面方圆有致,构图丰满,典雅大方。一种是画面布局分上下两大部分,均为方形对称人物图案的“夹板门帘”。在画法上先用浓墨勾勒轮廓,再填上轻重不同的墨色加以烘托,以增加其艺术的表现效果。

澄城刺绣

澄城刺绣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衣食住行、婚嫁礼品、生子庆寿、丧俗祭祀等,澄城刺绣都以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形式,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生活理念和深沉真挚的情愫。

10、历史人物


澄城县

魏谟(795—860),字申之,唐魏徵五世孙,世居县西北良辅。良辅为魏徵封地,至今仍有魏氏后裔。

潘友直,字孟举,遮路人,元末秀才。随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策划有功,明初任工部尚书。为官处事勤谨,衣食俭朴,告老还乡时,朱元璋赏赐甚厚,尽都散给军士,仅携书数卷与妻乘驴上路,一路不受州县迎送。朱元璋闻知,赐终身受乡晏。居乡,不进官府,不涉官政,依薄田数亩度日,出门乘瘦驴,且怡然自得。死后,嘉靖间入祀乡贤。

雷清,字洁己,秀才出身,读书甚多,颇有名望。元末,邀其为官,推辞不就。人或问之,曰:“非其时也。”未几,天下大乱,人服其有远见。至明代,亦无意为官,县令举为乡饮耆宾。大旱之年,出头申请朝廷赈济,活者甚众,无不感激,而他毫无自德之色,其墓在王庄洛城。

雷恭,字时敬,雷清子,明永乐三年举人,曾任交趾令,官至监察御史。出巡山西,遇大臣亲故中不法者,辄劾奏朝廷惩治,一时依权仗势之辈,不敢胡作非为。“土木之变”,英宗为瓦刺也先所俘,于谦扶立代宗,抗击也先,迎回英宗。代宗景泰八年(1457),石亨、徐有贞助英宗复辟,废代宗,诛于谦等,雷恭与杨暄、刘泰议论此事,被充军发配辽东。

韩一良(1580—1630),字象儒,号有怀,西观村人。父亲韩逢时,家教极严。他24岁中举,因不肯拜托人,会试五次,方中进士。又三年,经过廷试,选授陈留知县。陈留,古称有莘之野,以穷困闻名于世。他首重稼穑,作有《劝农歌》,同时兴办学校,修孔子祠,推行教化。有诗赞云:“花城循吏廉平少,二百年来无此官。”当时魏忠贤气焰正盛,全国为其建生祠,河南巡抚郭宗光、巡案鲍奇谋建立戴德祠、安德祠,为官者无不争献银两,以求魏忠贤一顾。他独置若罔闻,即使差人催讨,亦不予,因此尽管政绩卓著,也一连七年不得升迁。直到崇祯元年,魏忠贤败露,才以清官第一,擢为户部给事中。

徐政,山东滨县人,明弘治八年(1498)任澄城知县。办事勤谨,案无留牍,禁无宿囚。重视耕种织绩,常去乡间视察,见沟坡地埂被冲毁,即率领百姓整修。晚间巡行街巷,见勤苦劳作人家,次日即予表彰。后李自成军到滨州,书其门:“此清吏也”,特加保护。

路一麟,字麟趾,一字振公,号天石,串业村人,路世美次子。康熙庚戌(1670)恩贡,甘守清贫,无意仕进,壬戌(1682)起用山林逸隐,以母老辞之。好读书,善书画,学无不窥。所绘山川、草木图样,精制如天生,人争宝藏。著有《禹贡山水考》、《月令奇觚谍集》、《五雅评林》、《五车韵瑞袖》、《书画外史》、《华山山志》、《天不了》等。

徐效贤,字宗义,四川江津举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任澄城知县。旧县志记载他:“询民疾苦,访求利弊,简催科,息斗讼,兴学校,修武备,浚井泉,完城廓,秩神祠,营公署,垦久荒之田,恤无告之民”。因他在城内凿井得水,时人称之“徐公井”。在任四年衣不重裘,食无兼味,死于任,市民为之罢市。

路小千,字叔骏,号万程,路一麟三予。康熙丁酉(1717)岁贡,博学善文,知县文尚秀慕名造访,避之不见,后文尚秀移任过寺前,见所作围屏,深为折服。有诗云:“星隐少微已数年,屏间今日遇佳篇,踰园走避风尘吏,记得高人路小千”。

张秉直(1695—1761),字含中,号萝谷,安里张卓人。累世读书,有家声。六岁,父去世,随叔父读书。早悟,及入学从师,即以儒者自期,务求通达。十八九岁。更不以考试词章为意,因母争羡别家子中秀才,赴考,考中后,不复仕进。为学以《四书》及《小学》为根本,精研宋儒程灏、朱熹、张载诸家学说,推究得失,独树己见,不与时流苟同,成为关学家之一。巡抚陈,拟荐于朝廷,差知县李乔登门致意,以母老推辞不就。晚年至蒲城、韩城讲学,卒于韩城。

李文彦,清嘉庆时西社石家坡人,兵马指挥石上珍捐银一千两修阴泉西坡石桥,公推文彦主持施工,他全力以赴,家事尽弃。嘉庆二十年(1815)九月大地震,天又大雨,河水暴涨,文彦仰卧桥上,彻夜不眠,誓与桥共存亡。如是三年,桥成,知县胡彬命名为永庆桥。

姚廷仪(?—1798),字振九,号竹溪,业善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县考第一,任北京四库馆缮写校对。乾隆四十二年(1777)应奉天乡试,中举。历任东明、西宁、怀安、无极、宣化知县,升任景州知州。

姚堃(1765—1821),字子方,号廉山。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朝考第一。乾隆五十七年(1702)中举人。嘉庆六年(1801)中翰林。居官敢言,所奏皆切中时弊,十年之间由郎中做到监察御史。嘉庆二十三年(1818)奉命巡视北城,“厘剔宿弊,内外肃然”,涉嫌疑案,无以自白。某权要授意:“姚堃如谒我,可以无事。”他说:“做朝廷官而依附某人,我姚子方不为也。”去官,留京节抄《十三经注疏》。

高攀桂,字月堂,号秋崖,东牙曲人,清嘉庆时附贡生。曾任中域兵马司副指挥,武宣、滕县、铜山知县。

在铜山疏浚河流90余里,修堤坝两条,从蔺家山泄出微山湖水,恢复沿湖被淹的大片耕地。又修蔺家山水闸,随时调节水量,并在工程中节省费用银三万余两,周围数县,大受其益。

香林和尚,法名惠隆,字德远,号香林,相传山西沁水县人。原为大官,获罪,隐姓埋名,至冯原圪村龙泉寺出家,能诗善书法绘画,尤以画牡丹闻名,病死于嘉庆八年(1883)三月,龙泉寺有香林墓及碑塔,澄城县文化馆藏有所画牡丹手迹。

11、特色美食


三翻饼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久负盛名。是以剔骨鲜羊肉、羊骨加桂皮、花椒、小菌香、草果、精盐、味精制作而成,食用时配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别具风味。

流水席

澄城流水席最初是把木制的条盘漂在水渠上使香客便于就餐而得名。

流水席,农村在红白喜事时,不像城里人那样到饭店酒楼去包几桌酒席,而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棚子,垒起灶台,请两个乡厨,自己做酒席来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在我国西北部的农村,这种习俗从古一直延续到今,无论穷家富户,家家都是如此。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称做“流水席”。

澄城三翻饼

三翻饼是一种糖馅油炸菜点,因香酥甜醇,享誉关中,闻名秦晋及大西北,成为公认的澄城特产。三翻饼之优在于外皮。外皮金黄,油炸后呈翻裂千层之状,似金花盛开。因其外皮的制作有三道工序,故称之为三翻饼。

寺前辣子烹豆腐

位于108国道左侧的寺前古镇(五代十国时曰苟仓驿),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镇上及周边村镇家家主妇几乎都会做辣子烹豆腐这道私房菜,流传至今已逾500余春。每逢红白喜事,家家支锅撑灶,聘请乡厨,自头天晚宴到第二天早餐,亲朋好友来者不拒尽饱吃,对外地宾朋来说,这确是一道老少咸宜、四时可口、早晚解馋的过瘾之菜。很多人过后驱车专程来寺前,其他菜不点,就只要辣子烹豆腐,再饱一次口福。更有“到寺前没吃辣子烹豆腐,就等于没到过寺前”之说。

麦子泡

麦子泡属于陕西澄城县的本地小吃,仅限与澄城本地,麦子泡是以大麦籽入锅熬汤,里面放上豆腐,凉粉,大肉,木耳等,上面一层红油辣子,最不可缺者得有一些猪下水,撒上香菜。

上一篇: 合阳县

下一篇: 张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