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草台班

科普小知识2022-12-27 10:08:37
...

草台班,又称草台班子,泛指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集镇的戏曲班社。得名于“草台戏”,常在乡村或小城市中流动演出。

中文名:草台班

由来:农村集镇临时搭设“草台”演出

别称:“跑帘外的”、“跑大棚的”

主要:作品《狂人故事》、《38线游戏》

1、词源


草台班

草台班,得名于“草台戏”。草台戏源出于民间的酬神演出活动。每逢诸神(如东岳、火神、城隍等)诞辰,各地照例要在神庙作会演戏,如当地没有庙宇,则于野外空旷处搭设草台演唱,供百姓“藉神诞以行乐”。

清代地方戏蓬勃兴起后,因受到封建士大夫的歧视,其班社多不能进城演唱,只得在各地农村集镇临时搭设简陋的棚台,作流动性演出,遂被称为“草台班”。有的地方还称为“跑帘外的”、“跑大棚的”、“唱野台子的”等,包含有轻蔑的意思。

2、特征

演员较少,行头、道具等较简陋的戏班子,常在乡村或小城市中流动演出。剧团演出每到一处,除尽量利用寺庙的戏台外,就是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地搭起一座戏台来,开锣演唱。

3、地位

草台班的条件不一,有的较好一些,有的设备简陋。但草台班接近下层群众,反映社会实际,所演剧目大都具有较强的人民性,也造就过很多优秀演员。因此,在中国戏曲史上,特别是推动地方戏曲的不断发展,草台班是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的。

4、传承


草台班

既然是民间自发组织生成的民营剧团,那么它们成立和传承就会有各种不同方式:

一种是完全由兴趣小组发展而来,另一种则是由上一辈像家族产业一样传下来,再有就是名家名角从原来的剧团里出来自己组建剧团。

如果继续追问这些类似家族产业的剧团产生的原始动因,可能也还是由兴趣发展而来。这也符合民间剧团的发展情况:由自发而来,兴旺时成立正规民营剧团,衰败时人走团散。

5、现状


田间地头的草台班

与正规院团相比,民营剧团只能算是业余剧团,尽管其中也有些剧团走市场很成功,经营不错,尽管有些演员已基本以演戏为生,但很多剧团并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多数演员也另有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虽然剧团和演员是业余性质,但不能据此判定其演出水准也一定是“业余”级别的。在某些民营剧团里有相当专业的演员。

因为并不单纯依靠演出过活,民营剧团的许多演员对经由演出而获得的经济收入并不看得很重,很多民营剧团至今还不能盈利,要靠演员们筹钱运作。有的民营剧团只能在每次演出结束后发给演员100多元的薪酬,而这些钱通常还不够他们来回开车的费用。即便如此,演员们对演出和平时的排练却非常认真。这一切,完全出于他们内心对戏曲的热爱,也正是出于热爱,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

如果在一个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考察业余剧团,会大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业余的剧团就越多,因为业余演员不必通过演戏维持生计,在他们眼里,演戏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享受。

上一篇:北京音乐厅

下一篇:九龙街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