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冠唇花
草本。茎高约60厘米,基部匍匐生根,四稜形,具沟,干后浅黄褐色,被具节的刺毛及混生的短微柔毛,在基部近无毛,分枝极短,顶部具圆锥花序。茎叶卵圆状心形,长45-75厘米,宽3-4.5厘米,生于侧枝上的小许多,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为具小突尖的圆齿,膜质,干时两面均为褐色,被贴生的具节小刺毛,脉上较密,叶柄扁平,长2-5.2厘米,具细条纹,毛被同于茎;苞叶叶状,卵圆状心形,长11-13毫米,宽7-8毫米,向上渐变小。聚伞花序小,具3-(5)花,具长3-6毫米的总梗,约5-7个在侧枝顶端组成圆锥花序,或在主茎上部的少数单生于叶腋;苞片线形,长约25-4毫米。花萼花时钟形,长约8毫米,宽3.5毫米,外面被具节刺毛,内面仅齿上被具节刺毛,其余部分几无毛,齿5,三角状卵圆形,极不等大,后3齿较前2齿约长一倍,后中齿最大,前2齿长约1.5毫米,果时花萼增大,肋间横脉十分清晰。花冠白色,长2.3厘米,内外两面均无毛,冠筒基部宽约1.5毫米,喉部宽约6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约7毫米,盔状,顶部平伸,基部截形,下唇略长,椭圆形,先端3裂,中裂片倒卵圆形,长约2毫米,宽1.5毫米,侧裂片钝。雄蕊4,与上唇等长,包于盔内,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边缘膜质,被微柔毛。花柱丝状,无毛,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花盘阔环状,边缘微有起伏。子房无毛。小坚果未见。花期8月。
中文学名:梵净山冠唇花
拉丁学名:MicrotoenavanchingshanensisC.Y.WuetHsuan
拼音:fanjingshanguanchunhua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唇形科
属:冠唇花属
1、形态特征
草本。茎高约60厘米,基部匍匐生根,四稜形,具沟,干后浅黄褐色,被具节的刺毛及混生的短微柔毛,在基部近无毛,分枝极短,顶部具圆锥花序。茎叶卵圆状心形,长45-75厘米,宽3-4.5厘米,生于侧枝上的小许多,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为具小突尖的圆齿,膜质,干时两面均为褐色,被贴生的具节小刺毛,脉上较密,叶柄扁平,长2-5.2厘米,具细条纹,毛被同于茎;苞叶叶状,卵圆状心形,长11-13毫米,宽7-8毫米,向上渐变小。聚伞花序小,具3-(5)花,具长3-6毫米的总梗,约5-7个在侧枝顶端组成圆锥花序,或在主茎上部的少数单生于叶腋;苞片线形,长约25-4毫米。花萼花时钟形,长约8毫米,宽3.5毫米,外面被具节刺毛,内面仅齿上被具节刺毛,其余部分几无毛,齿5,三角状卵圆形,极不等大,后3齿较前2齿约长一倍,后中齿最大,前2齿长约1.5毫米,果时花萼增大,肋间横脉十分清晰。花冠白色,长2.3厘米,内外两面均无毛,冠筒基部宽约1.5毫米,喉部宽约6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约7毫米,盔状,顶部平伸,基部截形,下唇略长,椭圆形,先端3裂,中裂片倒卵圆形,长约2毫米,宽1.5毫米,侧裂片钝。雄蕊4,与上唇等长,包于盔内,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边缘膜质,被微柔毛。花柱丝状,无毛,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花盘阔环状,边缘微有起伏。子房无毛。小坚果未见。花期8月。
2、产地分布
产地:产贵州东北部
生境:生于河沟边
海拔:海拔约1650米
3、分类文献
MicrotoenavanchingshanensisC.Y.WuetHsuaninAct.Phytotax.Sin.10(1):52,pl.XIV.1965——Microtoenamoupinensisauct.non(Franch.)Prain:C.Y.WuinAct.Phytotax.Sin.8(1):46.1959,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