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模式
沪郊模式是指农业发达的城郊地区的乡镇企业在充分接收大城市经济技术辐射的同时,进而又为大城市经济服务的乡镇企业模式。
1、形成背景
沪郊模式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经济环境以及独特的发展道路密切相关。
A、沪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农业生产历来就比较发达,早在1965年粮食常年亩产就破了千斤大关。发达的农业为沪郊乡镇工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劳动力。
B、四通八达的交通为沪郊乡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可供利用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其他各种便利条件。
C、上海有较长的工商业经营历史,曾是远东的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这些都为沪郊乡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D、独特的经济环境让沪郊乡镇工业的发展占尽了地利:上海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工业结构为沪郊乡镇工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较高的农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发达、完善的城市金融机构和发展较快的农村信用事业,为沪郊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商环境;上海的工业技术素质较高,有大量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大中专院和科研机构,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后盾;上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盛名和上海本身的市场容量,为沪郊乡镇工业产品打开市场和获得市场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经营条件。
E、沪郊乡镇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占尽了地利,而且还赢得了天时。初创于人民公社时期的沪郊乡镇工业在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仍保留一批试点企业,并受到城市大工业的扶持,为以后的依托城市大工业和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骨干企业。70年代,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下,农机厂和农机车间纷纷建立,为上海农村工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的冲击和影响,城市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使生产秩序正常,社队的农机厂、修配车间等转向为城市工业配套服务,为沪郊乡镇工业的稳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模式特色
A、沪郊乡镇工业是在城市国营工业的扶持培育下发展起来。其产销渠道与城市国营工业的计划渠道有密切联系,与国家计划*相关度较高。这在当时为沪郊乡镇工业的发展获得了比较稳定的供销渠道,但这也为改革带来了难度。
B、城市服务型的乡镇工业。这与其产品大部分是为城市国营工业加工各种零部件、参与某一生产环节的生产或通过各种形式的联营、定点加工渗透到上海的工业体系分不开的。从而也使其缺乏自己独立的产品生产体系。
C、工业门类齐全,行业众多,企业规模也较大。
3、存在问题
A、由于各地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上海市区国营工业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造成城市经济的跨越式辐射,而相反却使沪郊乡镇企业出现了灯下黑的局面;
B、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人才缺乏依然没有明显改观;
C、由于是城市服务型乡镇工业,缺乏自己的产品生产体系,如何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提高自我开发能力,将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D、外部环境尚待优化,如乡镇工业管理*的改革,各种经济关系的理顺和优惠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等。
4、过渡时期
中国现代农业已经起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的痕迹逐渐在减少,有些地区的传统农业出现锐减状态,开始向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迈进,中国农业处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目标迈进中的过渡性农业时期。
从总体上看,农业已具备了一些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呈现新格局、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农业增长方式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的增长,从靠天吃饭的“自然农业”向依靠科技进步的“科技农业”过渡,从粗放分散经营的“个体农业”向集约经营的“规模农业”过渡、农民收入增长模式由农业主导型向非农业主导型过渡、农业生产由家庭经营向产业化发展、农业从自给自足向外向型发展,从偏重于解决温饱的“吃饭农业”向着眼于致富农民的“高效农业”过渡,农业已越来越成为有利可图的现代基础产业,广大农民已由自给自足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与市场经济大生产相联系的生产经营主体。并且,农业通过长期发展与积累,凭借其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城市化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积蓄了其在国内和国际农业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孕育了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但是,农业仍处于转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并集中表现为农产品卖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因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从“上海会议”可见,从农业部*官员到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再到农业生产一线的实业家和农民,农业产业化浪潮已经席卷全国,从国家到地方都把用农业产业化思路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破题之眼,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必将长期而稳定地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市场化、工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必将长期而现实地成为农业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但是,农业产业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并不顺坦,推进该项工作的难度,不仅需要正确分析和面对客观劣势,更需要创新、需要闯劲,持之以恒的努力,以求为农民谋福利。
5、解决思路
首先
价值取向实现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观念层次上对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目标定位、评价标准和指导原则。农业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始终与其发展的特定阶段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紧密联系。传统农业是自给型农业,生产自的主要在于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开放农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交换。现代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外部系统。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膜、饲料、生物激素等来自工业系统,而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通过市场出售到其他部门。不仅大部分农产品成为上市的商品,而且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也成为商品,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确立市场化的农业价值取向,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则为农业市场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农产品的商品率仍较低,农业资源的配置空间较窄,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因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的是在价值取向上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转变。
其次
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
产业结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组成状态。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层次上农业产业部门融合与分化相互交替并最终走向一体化的过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已经突破了生产结构的局限,表现为生产与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联系。农工商各产业互动发展。因此,产业联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再次
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粗放经营是一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在较低技术水平条件下,对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形式。而集约经营则是一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中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本积累薄弱,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劳动、资金、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最后
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质量,体力和智力、特别是智力,直接影响生产力各要素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土地、林地、草原等自然资源和活劳动投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兴衰成败。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技术替代劳动的进程不断加快,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农民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且是农业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农业劳动者不仅要会组织生产,还要善于经营;不仅要懂相关的科学技术,还要熟悉现代科学管理。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传统*下,大多数农业劳动者主要靠基本的生产技能,主要依靠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生产型农民。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技能,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在促进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进程中,加快农民的合理分化和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