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扬草
小飞扬草,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千根草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之功效。用于痢疾,肠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乳痈。
1、入药部位
全草。
2、性味
味酸、涩、苦,性凉。
3、归经
归脾、胃、大肠经。
4、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
5、主治
用于痢疾,肠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乳痈。
6、相关配伍
1、治血痢:小飞扬草30g。水煎服。
2、治小儿疳积:小飞扬草、地耳草、白花蛇舌草各10g,猪肝30g。水煎服。
3、治小儿腹泻:小飞扬草、铁扫帚、叶下珠、鸡眼草各10g。水煎服。(1-3方出自《常用中草药原******谱》)
7、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者30-60g),或捣汁煎。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8、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9、形态特性
一年生草本。根纤细,长约10厘米,具多数不定根。茎纤细,常呈匍匐状,自基部极多分枝,长可达10-20厘米,直径仅1-2(3)毫米,被稀疏柔毛。叶对生,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8毫米,宽2-5毫米,先端圆,基部偏斜,不对称,呈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细锯齿,稀全缘,两面常被稀疏柔毛,稀无毛;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托叶披针形或线形,长1-1.5毫米,易脱落。花序单生或数个簇生于叶腋,具短柄,长1-2毫米,被稀疏柔毛;总苞狭钟状至陀螺状,高约1毫米,直径约1毫米,外部被稀疏的短柔毛,边缘5裂,裂片卵形;腺体4,被白色附属物。雄花少数,微伸出总苞边缘;雌花1枚,子房柄极短;子房被贴伏的短柔毛;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卵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直径1.3-1.5毫米,被贴伏的短柔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长卵状四棱形,长约0.7毫米,直径约0.5毫米,暗红色,每个棱面具4-5个横沟;无种阜。花果期6-11月。
10、生长环境
生于园地、路旁或山坡草地湿润的沙质土上。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
11、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长约13cm左右,根小,茎细长,红棕色,稍被毛,质稍韧,中空。叶对生,多皱缩,灰绿色或稍带紫色。花序生于叶腋,花小,干缩。有的带有三角形蒴果。
12、相关论述
《岭南采药志》:“内清湿热,外解湿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