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冠长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22厘米,密被短柔毛。有叶3-4对,茎顶2对叶常密集,卵形、椭圆形或窄倒卵形,长2-13厘米,边缘有钝或尖的小重牙齿或小牙齿,两面常有橙黄色小腺点,脉上密被短柔毛,侧脉每侧6-8;叶柄长0.3-3.3厘米,密被短柔毛。花序生茎顶叶腋,2-4回分枝,每花序有6至多数花,分枝疏被短腺毛;花序梗长2.5-4.6厘米;苞片紫色,宽卵形,长约4毫米,疏被腺毛;花序梗长2.5-4.6厘米;苞片紫色,宽卵形,长约4毫米,基部常合生。小苞片基部合生;花梗长2-6毫米,无毛;花萼紫色,钟状,长4.2-5毫米,无毛,檐部近二唇形,上唇长约1.2毫米,3裂至或稍超过中部,下唇长约1.5毫米,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长2-2.4厘米,无毛;筒部近筒状,长1.5-1.8厘米,上唇长约3.5毫米,2深裂,下唇长约4.5毫米,3裂近中部;花丝长约3.5毫米,花药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雌蕊长约1.9厘米,无毛,子房线形,长约1.5厘米,柱头盘状。蒴果长3-4厘米,无毛。花期6-9月。
中文学名:狭冠长蒴苣苔
拉丁学名:DidymocarpusstenanthosClarke
拼音:xiaguanchangshuojuta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苦苣苔科
属:长蒴苣苔属
1、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草本。
茎:茎高达22厘米,密被短柔毛。有叶3-4对,茎顶2对叶常密集,卵形、椭圆形或窄倒卵形,长2-13厘米,边缘有钝或尖的小重牙齿或小牙齿,两面常有橙黄色小腺点,脉上密被短柔毛,侧脉每侧6-8;叶柄长0.3-3.3厘米,密被短柔毛。
花:花序生茎顶叶腋,2-4回分枝,每花序有6至多数花,分枝疏被短腺毛;花序梗长2.5-4.6厘米;苞片紫色,宽卵形,长约4毫米,疏被腺毛;花序梗长2.5-4.6厘米;苞片紫色,宽卵形,长约4毫米,基部常合生。小苞片基部合生;花梗长2-6毫米,无毛;花萼紫色,钟状,长4.2-5毫米,无毛,檐部近二唇形,上唇长约1.2毫米,3裂至或稍超过中部,下唇长约1.5毫米,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长2-2.4厘米,无毛;筒部近筒状,长1.5-1.8厘米,上唇长约3.5毫米,2深裂,下唇长约4.5毫米,3裂近中部;花丝长约3.5毫米,花药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雌蕊长约1.9厘米,无毛,子房线形,长约1.5厘米,柱头盘状。
果:蒴果长3-4厘米,无毛。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22厘米,密被短柔毛。有叶3-4对,茎顶2对叶常密集,卵形、椭圆形或窄倒卵形,长2-13厘米,边缘有钝或尖的小重牙齿或小牙齿,两面常有橙黄色小腺点,脉上密被短柔毛,侧脉每侧6-8;叶柄长0.3-3.3厘米,密被短柔毛。花序生茎顶叶腋,2-4回分枝,每花序有6至多数花,分枝疏被短腺毛;花序梗长2.5-4.6厘米;苞片紫色,宽卵形,长约4毫米,疏被腺毛;花序梗长2.5-4.6厘米;苞片紫色,宽卵形,长约4毫米,基部常合生。小苞片基部合生;花梗长2-6毫米,无毛;花萼紫色,钟状,长4.2-5毫米,无毛,檐部近二唇形,上唇长约1.2毫米,3裂至或稍超过中部,下唇长约1.5毫米,裂片三角形;花冠紫色,长2-2.4厘米,无毛;筒部近筒状,长1.5-1.8厘米,上唇长约3.5毫米,2深裂,下唇长约4.5毫米,3裂近中部;花丝长约3.5毫米,花药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雌蕊长约1.9厘米,无毛,子房线形,长约1.5厘米,柱头盘状。蒴果长3-4厘米,无毛。花期6-9月。
2、产地分布
产地:云南东南部及东北部、四川中南部
生境:山谷或山坡石上
海拔:1300-2000米
3、分类文献
DidymocarpusstenanthosClarkeinHook.Icon.Pl.8:pl.1799.1887-1888;Hand.-Mazz.Symb.Sin.7:880.193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140,图5693.1975;LaueneretBurttinNot.Bot.Gard.Edinb.38(3):468.1980.——OreocharismicranthaLevl.inBull.Acad.Geog.Bot.25:24.191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