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豪
林毓豪,海南崖县(今海南省乐东县)人,著名雕塑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粤海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顾问,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海南大学客座教授。
1、人物介绍
雕塑作品《母亲》
林毓豪(1940-1997),海南崖县(今海南省乐东县)人,著名雕塑家。1940年9月5日出生于海南岛黄流镇,家境贫寒。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同年分配到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70年调往广州雕塑院从事专业创作,为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广东省六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粤海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顾问,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海南大学客座教授。由于多年刻苦创作,1978年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文化工作者,授予1981年度和1983年度广州市劳动模范,1982年度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并受记功奖励。广东电视台、电台,*电视台,广州电台、电视台,海口电视台等多次播放过他的专题节目、专访以及展览、创作、社会活动等新闻报道。1993年6月被授予世界书画名人荣誉称号。1997年1月12日在广州病逝。
2、人物影响
林毓豪在1981-1990年举办过四次个人作品展和两次联展。至今已有百多件作品分别参加国内外各类型美术作品展。分别获省市及全国性大奖20多次,多件作品被国内外收购和收藏。根据不完全统计,已在国内外百多家刊物发表作品千余件次,发表评论文章13篇。作品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世界雕塑全集》等,个人资料及作品载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选集》、《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多部艺术辞典和名人辞典,出版有《林毓豪雕塑集》、《林毓豪(广东美术家丝书)》等。
3、人物作品
林毓豪雕塑作品有300多件,代表作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原稿、《鹿回头》、《新花》、《奶汁》、《李纲像》、《孙中山胸像》、《鉴真登岸》等,其中已落成的大中型室外雕塑、纪念碑有30多件,分别耸立在南京、西安、广东、海南等地。水彩画有500多张,代表作为:《生命之诗》、《石体浮想#8226;自然#8226;人》等石体系列和树体系列。其雕塑隐秀耐看、内涵丰富。水彩画富有哲理性。
4、人物轶事
人生三哭
"我是哭着来到这个人世间的"。已故著名雕塑家林毓豪先生在他的遗作《我的自传》里,开篇就如此感慨。
1940年农历八月一日,林毓豪出生于海南岛西南端崖县黄流(今乐东县)西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一落地就直着嗓子哭。继后,仍哭!因为他的母亲本来饿极乏极,再加上多子的负累,乳汁缺少,只好用白开水哄喂。因此,母子皆哭。林毓豪懂事后才知道,在给他充饥的白水里时而感到某种适口的碱涩,正是老母亲黯然而落的辛酸泪。
1954年,榆林(今三亚市)解放军营建部队招收卫生员,正在崖县三亚榆亚中学读初二的他,因生计所迫,辍学考中。中途失学虽使他彷徨,但谋到个饭碗也让人欣喜。起码,他从此不须再去码头上拾米粒充饿了,而最让他欢欣的是他已与弟弟约好了,第一次的工资拿与弟弟共享!他母亲一共生了十兄弟姊妹,好不容易只拉扯大六个,何况他的脚下还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弟弟!小弟弟真的每天都呆坐门口渴待着哥哥的工资。终于等到工资发放的那一天了,林毓豪兴冲冲赶回到家,哪知劈头冲来的是全家的号啕!原来无情的三亚河把饥瘦的小弟弟吞噬去了!林毓豪如五雷轰顶,一头伏在弟尸上哭得死去活来。
因为贫困,毓豪的父亲经常外出打工糊口。因此,一家人的生活就盯着母亲肩上的扁担。林母往往鸡不啼就拿起扁担摸黑披星上路,背上还背着小毓豪。所以,对于母亲,林毓豪内心是埋藏一种骨肉加寸草春晖的恩爱之情!故尔,1968年林母患肠癌去世时,从广东省二轻工艺美术研究所下放到干校劳动的林毓豪,感到为人之子的反哺之机确确实实失去了,痛悔交煎!
这是林毓豪五十六年人生经历之三哭;头一次是不懂世的哭,后两次是有意识的哭,失亲之哭。然而,止三哭!及后,非人的生活与无情病魔,不绝地强加给他超常的苦痛,他都未再流过一滴眼泪,出过半句怨言。这就是被乡人和同仁誉为"艺海铁汉子"的林毓豪。
画涯三攻
林毓豪是著名的雕塑家,也是驰名的画家,以他雕塑家的名气之大也不能掩盖他绘画家的成就。雕塑与绘画成了他艺术园地里的双葩。事实上,任何有建树的雕塑家都要以绘画起步,以绘画贯穿其始终,林毓豪更是如此。
中国自明清以来,由于官场文化的桎梏,整体文化趋于滑坡,而撮于南海边陲的黄流,此时的民间艺术、文化如书画、雕刻、灯艺等,却格外勃发昂扬起来。正是受这浓烈的民间文化氛围的熏陶,林毓豪自小就开始与绘画雕塑结缘。小时候,他帮叔父看牛,常为那草色山光所陶醉,试着用手指在牛身上临摹勾画;大人们到黄流庙冈山拜公求神,祈福消灾,小毓豪却被庙里高大神威的木刻关公、泥塑岳飞、关平、周仓等所沉迷,在跟二婶去田坡栽瓜种豆时,就搬来泥巴依样捏塑。到了六岁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在"纸"上学画。虽然家贫,缺纸缺笔缺画具,但难不倒他。没纸,就拾人家扔掉的香烟盒折开来画;没笔,就用木炭画;过年,家里买回年画,他想,这是苦母束肠勒肚节钱买来的,要加倍珍惜、双倍发挥其使用价值,就抢着贴,贴完就俯伏在上面描画。如此,在那五条瓦路内外坚持学完小学六年。这就是他的第一个攻画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他初中至高中尤其是高中的关键时期。其时,他为了继续深造,辞去了军营卫生员职务。不巧却遇上国家三年大饥荒。林毓豪在极度的饥饿中,一边紧张复习准备高考,一边坚持作画不辍。幸好学校当时种地瓜。"地瓜一边长我们一边把叶也好藤也好都煮来充饥。到后来连野菜都几乎吃光,只好摘凤凰籽磨成粉来做圆子吃,这东西吃了下去拉不出来,实在痛苦,最痛苦的是我母亲……"(林毓豪《我的自传》)那时的衣服要凭布票买布缝制,国家每年每人只限量供应5市尺布票;林毓豪一套衣服穿在身上作画一个多月,沾的又糊又脏又重,宁愿不缝制衣服换洗,却把全家的布票集中起来买一种俗称"三洋白"作画。那种时行、低廉又很叫卖的土布,白里带黄,又粗又厚,极适作画,它让林毓豪在缺食少穿的窘态中足可大泼其墨、大写其意;写好,就一幅幅一卷卷往广州美术学院寄,直至于195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迎来他绘画生涯中一个新的可喜的起点。
第三个时期,是"史无前例时期"。1964年,林毓豪从广州美院毕业分配到广东省二轻厅工艺美术研究所。1968年被扫到韶关"五七"干校塑料厂。此时,他已患上了肝病。后又带病转到英德茶场,"分配"到牛班看管耕牛。在那段日子里,怀着满腔热情想搞创作的他,如当头淋了一盆冷水,感到"前路茫茫","把气都出在石头上,拼命劳动,忘掉了自己的彷徨"。但很快,他就克服了自己,适应了环境。何况,看管耕牛这活计是他儿时从二叔二婶那里学会了的。从此,"每天早上我背上一个学生挂包,装上绘画工具,赶牛上山。牛在山上吃草,我在山上写生,在放牛的几个月中我画了一大叠水彩画"。(林毓豪:《我的自传》)
正因为林毓豪在上述三个特困时期不言败,不放弃,才开辟出后来他光辉的艺术坦途;如果那一个阶段退却了,停滞不前了,决不可能在身后仍有五百多幅优秀丹青传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