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菌感染
科普小知识
2024-04-18 16:18:27
...
1、概述
鼠咬热小螺菌是1887年Carter氏在印度于家鼠血液中发现,命名为小螺旋菌。1915年日人二木氏等人于两例鼠毒患者的皮肤硬结及局部淋巴结中亦获得一种螺旋体样微生物,接种于豚鼠、猴、大黑鼠而发病,被证实为鼠咬热病原体,命名为鼠咬热螺旋体。现在通用的名称为小螺(旋)菌。
2、病因
被啮齿类动物咬后,小螺菌感染引起。
3、临床表现
潜伏期1~4周。突然发生高热、寒战。被咬部位发炎,溃疡,可发生淋巴管炎。皮损初期为红斑,多见于腹部,扩大,呈紫红色,形成发硬的斑块。
4、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15~30)×109/L,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增多。可用患者的血接种动物,瑞士染色(Wright染色)、暗视野检查来检查小螺菌。
5、诊断
根据啮齿类动物咬伤史、发热、皮疹和全身症状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6、鉴别诊断
应与丹毒、化脓性蜂窝织炎、病毒疹、球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血症和洛杉矶热相鉴别。
7、并发症
可并发心内膜炎、肾炎、脑膜炎、肝炎等。
8、治疗
咬伤部位立即用硝酸腐蚀局部,清洗伤口。预防破伤风,青霉素、四环素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9、预后
部分患者不经治疗可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