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须
科普小知识2022-12-28 18:18:55
...
尾须是由昆虫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l对须状外突物,存在于部分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中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及革翅目等较低等的昆虫中。
1、尾须
尾须的形状变化较大,有的不分节,呈短锥状,如蝗虫;有的细长多节呈丝状,如缨尾目、蜉蝣目;有的硬化成铗状,如革翅目。尾须上生有许多感觉毛,具有感觉作用。但在革翅目昆虫中,由尾须骨化成的尾铗,具有防御敌害和折叠后翅的功能。在缨尾目和蜉蝣目中,尾须之间还有一根与尾须相似的细长分节的丝状外突物,它不是由附肢演化而来的,而是末端腹节背板向后延伸而成的,称为中尾丝(mediancaudalfiliament)。有些昆虫的尾须有时向前移位,移到前方的第l0腹节上,如蝗虫等。
尾须亦称“尾毛”。昆虫腹部端节背侧之后的一对须状构造。变化很多,如衣鱼成很长的尾须,蠼螋成两个尾铗,多数昆虫变成尾毛。有感觉或防护的功用。
2、介绍
昆虫最后的体节(第10或第11腹节)的肛上板(epiproct)和肛侧板(paraproct)之间的膜状部,向后方延伸的1对突起,由幼虫附肢的原基变化而来的。具有感觉器官的机能,可起接触刺激和空气的流动,以至声音感受器的作用。无翅类和蝽总科以外的不完全变态昆虫有之,而完全变态昆虫的长翅目和膜翅目的广腰亚目(Symphyta)亦有之。又依其形状亦称为尾丝、尾须、尾铗(forceps)等。缨尾目、襀翅目、蜉蝣目为长的丝状,由许多节所组成;蝗虫类由小三角板,蠊目则由许多节所组成,但较短;蠼螋类仅为1节,而将左右的合起来构成尾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