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琉璃厂火神庙

科普小知识2022-12-28 23:19:48
...

琉璃厂火神庙始建于明,清代多次重修,位于琉璃厂东街29号,2009年被公布为第三批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琉璃厂火神庙

朝代:明代

朝代:坐北朝南

南北宽:42米

东西长:42米

1、简介


琉璃厂火神庙山门

琉璃厂火神庙始建于明,清代多次重修,寺庙原供奉火神,为琉璃厂书店商铺趋吉避凶,祭祀之所,此庙在每月正月初一至十五厂甸庙会期间为玉器集中市场,固此颇负盛名。

2、建筑风格


琉璃厂火神庙一进院正殿

琉璃厂火神庙占地南北宽42米,东西长42米。正殿坐北朝南,三间七檩加前廊一步,两侧有带前廊的耳房各三间。两厢房各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前出廊。倒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西、北、东三面为传统平房,为生活用房。火神庙建筑均为青砖清水墙,前摆、丝缝做法,硬山筒瓦,顶带吻兽,檐下梁枋画苏式彩绘。建筑布局规整,质量较高。

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位于现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3、历史发展

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清末,在原琉璃厂厂址上修建了师范学堂,这就是现在的师大附中的前身。在原厂址往南修建了海王村公园,成为了琉璃厂集市的中心,也是后来厂甸最为热闹的地方之一。1927年,又建了和平门,修了新华街。从此,琉璃厂文化街分成了如今的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

上一篇:喀秋莎

下一篇:吴健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