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
《捣衣》出自全唐诗:卷225_60,是唐代杜甫所做的五言律诗。
1、作品原文
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2、点评鉴赏
《唐诗解》:
赵子常曰:用“音”字会一诗之意。
《唐风定》:
瘦硬沉深,风味与诸家夐别。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此诗因闻砧而托捣衣戍妇之辞,曰“亦知”,曰“已近”、“况经”,曰“宁辞”、“一寄”,通篇俱用虚字播弄描写,何等宛转呜咽!
《唐诗归》:
钟云:二语一字不及捣衣,掩题思之,却字字是捣衣,以情与景映出事来,笔端深妙!“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亦是此法(“巳近”二句下)。谭云:余尝爱此二语,与右丞“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皆以其涵蓄渊永意出纸外,而王语之渊永以清,此语之渊永以厚,不可不察(末二句下)。
《杜臆》:
起句代作戍妇之辞,悲甚。“苦寒”、“长别”,起下“捣衣”有力。
《而庵说唐诗》:
以“捣衣”名篇,此首前解写捣衣人之苦心,后解做捣衣,却又用虚逆法,绝不粘“捣衣”二字,妙作也。此首妙在下“戍不返”三字,使人读去,眼泪迸出也。通首精神结聚在“亦知”二字上,起用虚字,却如此有力,真大家数作也。
《义门读书记》:
如泣如诉,前四语俱在题前落脉。“深”字能与“不返”二字呼应(“一寄”句下)。
《杜诗详注》:
三、四承首句,五、六承次句。七承五、六,仍应“拭清砧”;八承三、四,仍应“戍不返”。分之,则各有条绪,合之则一气贯通:此杜律所以独至也。
《茧斋诗谈》:
前六句只说心事,而景自在:末用闻者评论,精神加一倍。写捣衣之心,字字成血,此方是沉著。“已近苦寒月”四句,挑剔法,一气如话。
《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中有砧声,凄然入耳(“已近”句下)。
《唐诗笺注》:
通首妙在数虚字一气团结,曲而弥挚。
《唐宋诗醇》:
铿然清响,亭皋叶下,陇首云飞,故当逊其真至。张远曰:王湾诗:“风响传声不到君”,即此末句意,但蕴藉不如耳。
《唐诗别裁》:
通首代戍妇之辞,一气旋折,全以神行。
《读杜心解》:
上四,俱在题前领意;赶至五、六,才以落题为点题,却仍是凌架过去。虽两字明点,实不曾着纸也,结联乃咏叹法。
《杜诗镜铨》:
邵云:起语悲甚(‘亦知’二句下)。刘须溪曰:此晚唐所竭力彷佛之者。
《唐诗观澜集》:
玲珑蕴藉,两擅其长。孰谓少陵不足于妙悟耶?
《唐诗绳尺》:
前篇犹可入手,此见公之独步。
《唐宋诗举要》:
此句已截去无数语而出之,故觉开口便凄至动人(“亦知”句下)。吴曰:四十字,一字百转。
3、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