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2-12-30 13:43:35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首个以高职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常州科教城内,位于国家重要经济中心区域长三角地区。学院创办于1963年,历史积淀深厚,2002年独立升格,隶属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获批为江苏省高职教育示范园区建设单位,201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验收。学院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600多人。

中文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CHANGZHOUINSTITUTEOFMECHATRONICTECHNOLOGY

创办时间:1963

类别: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

学校类型:工科

属性:省属高等专科学校

所属地区:江苏常州

现任校长:曹根基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校训:知行并进

主要院系:模具技术系,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等7个系部

学校代码:13114

主要奖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武进区鸣新东路6号

1、历史沿革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六改校名,四迁校址。

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1963.7~1965.6,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二十世纪60年代初,在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的江南古城——常州,现代工业群正逐渐恢复生机,机械工业正扬帆起航,紧缺各类技术人才。1963年7月,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应运诞生。

建校之初的1964年8月,教职工仅10人。学校即借用位于虹桥北200米、怀德北路西占地仅约20亩、建筑面积仅约1000平米(15间)的常州重工业业余大学校舍(现金色新城东侧),在常州地区各工厂招收车工、钳工全日制在校生2个专业四个班100人,学制三年,实行一周上课、一周实习的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培养目标为工厂技术员。

常州市机械中级技术学校(1965.6~1966.9,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经江苏省机械厅批准,更改校名,迁校于勤业桥堍米市河北的南河沿208号常州矿山机械厂旧址,教职工40人。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66间)。

学校改学制为四年,将原4个班合并为机器制造1个专业2个班,。1965年8月,招收机器制造专业4个班,电机电器专业2个班共188人。

常州市红大机械学校(1966.9~1968.8,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

*期间,学校在1966年9月更名为常州市红大机械学校。

常州市机械学校(1968.8~1969.12,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

1969年12月,市机械工业局撤走设备,教师解散,学生下放,学校停办。

常州市第九中学随之迁入办学。

常州机械技术学校(1973.6~1978.12,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1973年6月,经上级批准,学校更名为常州机械技术学校,在常州北门外塘桥依托常州第二机床厂异地复办。

常州机械学校(1978.12~2000.6,隶属江苏省机械工业厅;2000.6~2002.6,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常州机械学校,并开始筹建新闸校区。

1981年5月,学校整体迁入新闸校区。

20世纪90年代,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在校生由迁址时的200人发展到3000人,占地面积由塘桥的19.89亩发展到新闸的154亩。学校先后成为省重点中专校、*重点中专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

2000年6月,因省机械厅被撤消,学校划归省教育厅统一领导。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2.6至今,入驻常州科教城,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2002年6月28日,学校由原常州机械学校独立组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10月,常州大学城新校区开工建设。

2003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学院主体入驻大学城。

学院总占地面积942亩,总建筑面积26余万平方米。

2、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有教师360余人,拥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副高以上职称11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128人,“双师型”教师127人。有*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学院深入实施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4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35%。

教学设施

学院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600多人。学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打造跨界互动、功能多元的合作育人平台。校内建有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校外设立8个校企合作工作站,统筹政、行、校、企四方资源,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院系专业

学院设六系两部,即机械工程系、模具技术系、汽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科学系、基础部和成教部;共开设40多个专业(方向)。学院建有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业与艺术设计、工商管理、经济贸易、车辆与农机技术、电力技术等9个专业群,其中4个专业群是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学院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

学术研究

学院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社会服务体系,建有7个科研团队、95个社会培训项目团队、14个科技服务平台。开展江苏省科技厅工业支撑项目《双臂机器人本体结构与关键功能部件研制》等技术研究,获专利137件,其中,发明专利11项。三年累计开展“逆向工程”等社会培训70000多人次,社会服务到账经费5300多万元,学院被授予“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立项,学院成为2013年度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主持单位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发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荣获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学院成功孵化1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2家产值过亿;并吸引安川电机等外资企业在常投资,助推了“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

3、现任领导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刘明新

院长、党委副书记:曹根基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委书记:壮国桢

副院长、党委委员:郝超、朱平

副院长:许朝山

4、校训校风


校徽

校训:知行并进。

“知行并进”一词出自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传习录》,他说:“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在《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知行并进”的原意是做人既要有美德又要有善行,逐渐引申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进步。因此,校训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训练,与时俱进,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包括高尚的品德)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立足社会,报效祖国,也要求我们要有做人的美德,诚信做人、言行一致。学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即“银领”人才。“知行并进”的要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知行并进”这一思想是学院40多年办学的优良传统,体现我院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探索,是学院学院精神和学院风貌的集中概括,是学院全体师生做人、做事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充分体现了学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融入社会的办学追求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理念。

校风:勤奋、和谐、求实、进取。

5、学校荣誉

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三年来学院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平均月收入等均高于全国骨干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毕业半年后就业竞争力指数在全省示范(骨干)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先后获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市“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等国家、省、市级荣誉。

上一篇: 吴云飞

下一篇: 王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