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西北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3-01-01 09:58:07
...

西北大学(NorthwestUniversity),简称“西大”,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坐落于古都西安,是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是国家“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长安联盟”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1、学校简介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校园风景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3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7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9个省部级理工类科研基地和1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274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教授)10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20人,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17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全日制在校生2546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526人,研究生7592人,留学生1036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2、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3、院校师资


校园风景2

截止2017年12月,我校在册教职工2736人,其中专任教师170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36人,副高职称54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8%;具有博士学位的1187人,占教师总数的7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584人,占教师总数的93%。

现有中科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教授)10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院士工作室6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长江学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5人、创新人才短期项目1人、青年项目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教育部霍英东奖励基金1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20人;省级教学团队37个;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5个;陕西省“千人计划”(原“百人计划”)人选138人。

4、院系设置

文学院、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工学院、体育教研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5、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西北大学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7个博士点,3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8个目录内硕士授权二级学科、189个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址学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含5个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专门史、植物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科学技术史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物理学、化学、地质学、中国史、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世界史、考古学、统计学、生态学、软件工程

中药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田开发工程、食品科学

6、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西北大学有13门*精品课程,39门陕西省精品课程,1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还有7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有4个实验室成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部教材被列入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九五”和“十五”规划教材和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获得*教学成果奖14项。2004年,西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7个,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特色专业:地质学、化学、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行政管理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即基地班)

经济学基地班、历史学基地班、物理学基地班、化学基地班、地质学基地班、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7、国家交流

西北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西北大学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成为西北大学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西北大学精心策划了选派优秀在读本科生前往美、德、日、法、英等国的友好合作院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交流项目和选送部分本科毕业生赴美、英、德、法、日、奥地利等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项目等。

西北大学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截至2013年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维多利亚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香川大学,广岛大学等

韩国:建国大学等

泰国:易三仓大学等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

美国:美国西北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等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

法国:法国高等商学院,波尔多第一大学,波尔多第二大学等

英国:拉夫堡大学,伦敦大学等

德国:曼海姆大学等

比利时:ESHAL(艾斯)商学院,安特卫普大学等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等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

8、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西北大学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3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33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692部。


西北大学图书馆

据2000、2001、2002年统计,该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第27位、26位、28位。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0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西北大学均为9篇,分别名列第5和第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百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陕西省最高科技成就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奖励。西北大学一批科研项目获国家立项,并获得较大额度的资金资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获32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承担国家科技部首届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获502.9万元资金资助,《名家四子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获准资助额度18万元等。

1998至2008年,西北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奖励,科研成果5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2篇论文。1997年,西北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只有37篇,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200篇.

2006年,西北大学共有327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学术交流

西北大学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香港、*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克理夫·格兰杰、大卫·格罗斯、莫瑞斯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80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西北大学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接待来访学者、专家50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2000人;派出合作研究、讲学、进修等人员达1000人。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学报

西北大学图书馆现已形成了以文史、经济、地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为重点的多学科藏书体系。截至2016年底,累计纸质藏书326万册(包括院系资料室图书51万多册),中外文数据库119个,电子图书97万种,电子期刊25万多种。现已建成了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文摘索引、光盘、多媒体、视频等电子资源相互并存、互相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特色馆藏中尤以16万册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本、朝鲜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已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截至目前已有2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馆还有连续收藏30年以上的中外文期刊和报纸,以及种类齐全的陕西地方志和大量*版的地方志。

学术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亚杰

校长:郭立宏

党委副书记:郭立宏贾明德孙国华雷忠鹏赵作纽

纪委书记:李邦邦

副校长:贾明德陈超王尧宇王正斌常江

总会计师:张增芳

党委常委:王亚杰郭立宏贾明德孙国华雷忠鹏赵作纽李邦邦王尧宇王正斌常江张增芳*吕建荣田明纲

10、历任领导


西北大学博物馆

1954.4~1959.3,1959.3~1963.7

刘端棻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

1963.7~1967.1

吴大羽党委第一书记(代理)

1970.12~1971.2,1971.2~1973.11

刘永义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党委书记

1973.11~1977.11

苏贯之党委书记

1978.5~1984.7

郭琦党委书记

1984.7~1985.4

巩重起党委书记


西北大学博物馆

1985.4~1986.2

林牧党委书记

1986.2~1987.1

宫自杰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7.1~1989.3

孙平党委书记

1989.3~1991.8,1991.8~1998.10

董丁诚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党委书记

1998.10~2004.9

李军锋党委书记


小学生参观西北大学

2004.9~2008.5

张炜党委书记

2008.6~2010.12

孙勇党委书记

2010.12~2015.9

乔学光党委书记

11、学校标识

校训


校训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之校训,诞生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办学的艰难时刻就淬炼出了“公诚勤朴”的校训。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教授曾撰文阐述了“公诚勤朴”的含义:“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

“公”以去私,用绝党争;

“诚”者天地之道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亦;

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

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也。


校旗校徽

校标

1、西北大学标志校徽代表西北大学的形象,面向世界,校徽是西北大学对外展示的图形与标志。

2、标志校徽图案追求美观大方、对称,线条流畅,图形与深刻内蕴相统一,简明易识,并具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3、西北大学标志校徽以秦汉瓦当圆形图案为总体结构,以中国传统篆字与英文相结合,国内外均可理解其深刻内涵。

4、西北大学地处周秦汉唐13朝古都—西安,标志校徽以秦汉瓦当形式展现西北大学所在地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西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5、1902代表西北大学建校时间,说明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建校最早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6、外圈的英文为:西北大学·中国·西安,世界各国都可理解西北大学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建校历史。

7、以篆字书写“西北大学”校名,黑底白字,阴阳结合,彰显中国古代文化、文明与周秦汉唐的古风文韵,体现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特色,给人以深刻印象。

8、此标志校徽作为西北大学永久标志校徽图案(此前西大无确定的形象校徽标志),从1992年9月确定并使用至今,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校歌

校歌

刘卫平词

汉唐胜地,西北上庠⑴,

风雨设帐历沧桑⑵。

公诚勤朴传薪火⑶,

团结*弦歌昂⑷。

葱茏嘉木盛⑸,

锦绣凤藻昌⑹。

春秋代序,懿德远扬⑺!

人文渊薮,科技殿堂,滋兰树蕙满庭芳⑻。

旧学新知融四海⑼,

鸿儒俊彦聚八方⑽。

与终南巍巍,

共河汉泱泱⑾。

蜚英腾茂⑿,山高水长!

注释说明:

⑴“上庠”指高等学府。《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史记·儒林列传》“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⑵此句谓西大在艰难中创业、发展、壮大。“风雨设帐”用《后汉书·马融传》典,后世常以“绛帐”代称高教事业,以“绛帐弟子”代指莘莘学子。高明教授曾撰文称西大的建立对西北地区具有“弦歌不辍,绛帐重开”的意义。

⑶1938年10月,西大始立斯训,迄今60余载,故曰“传薪火”。说详千里青《“公诚勤朴”新解》。

⑷“团结、进取、*、奉献”乃西大校风。“弦歌”谓教育有道亦有效,典出《论语·阳货》。


字体来源:选自鲁迅在国立西北大学讲学期间与我校教师的回信

⑸“嘉木”语出屈原《橘颂》:“后皇嘉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葱茏嘉树”暗喻西大崇德重教,各项事业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⑹此句谓西大学人著述丰硕,为世所重。“凤藻”指优秀文章,典出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古人常称文章高手为“吐凤人”。

⑺“懿德”指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此句谓西大泽惠四方,文化形象崇高。

⑻上三句合谓西大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培育人才的效果可观可喜。“滋兰树蕙”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⑼此句谓治学授业,兼容并包古今中外之长。

⑽“鸿儒”指学问渊博的前贤,“俊彦”指才华出众的后学。此句谓西大人才济济。

⑾“河汉”在歌中指黄河,汉水。“泱泱”本谓水流奔腾,引申指宏大深广。此句暗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

⑿此句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亦作“飞声腾实”。《周书》:“咸能飞声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歌中意谓西大声名事业俱盛,继往开来,前景辉煌。“蜚”同“飞”。

注音:“庠”音xiáng。“弦”音xián。:“薮”音sǒu。“蜚”音fēi。

12、地址电话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区学府大道1号邮编:710127

太白校区: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邮编:710069

桃园校区:西安市高新四路15号邮编:710075

招生电话:029-883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