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记肖纪美院士:为士不为仕

科普小知识2023-03-13 11:28:32
...

记肖纪美院士:为士不为仕

肖继梅,金属材料科学家、金属专家、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0年12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和沉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致开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其科研成果解决了大量工程断裂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为国家节约了重大经济损失。他获得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他被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高级会员”称号。他曾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席,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2014年4月23日在北京去世。

■王静莹

肖基美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的科学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成立和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此外,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

萧继梅以“为人民服务,不为*服务”的终身态度投身于这个三尺讲台。他一直很欣赏“交叉组合”的研究方法,并致力于老年人的工作。

这是通过科学拯救国家的开始。

肖基美1920年12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胜利营。他从小就勤奋、好学、聪明。

明德小学的三潭书院给了小集美年轻时求知的灵感,而文昌阁小学则是他逐渐成长的缩影。九一八事变给小学五年级的萧继梅打上了“努力学习,富国强兵,不可征服”的烙印。

在萧炯柱的成长过程中,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这个大国被一个小国欺凌、践踏和压迫,差点成为亡国的奴隶。因此,祖国不仅是萧继梅生活的地方,也是个人精神的支撑。在湖南长沙明德中学读书期间,萧继梅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办杂志,一起玩街头话剧,尽最大努力宣传抗日战争。

萧炯柱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动荡和曲折,这坚定了他长期以来的科学救国的愿望。193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交通大学唐山工业学院矿冶系录取,走上了钢铁救国的道路。

在他读大学期间,他的家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富人变成了穷人。生活的重担落在他身上。毕业后,他自己做了两份教学工作,然后从事与冶金有关的研究。在经历了大学期间家庭环境的急剧恶化和年轻时事业的突然转变等一系列打击后,萧继梅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坚定了出国留学的雄心,这也为他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2月,肖基美被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录取,开始在国外学习。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奋,一年后他获得了冶金硕士学位。1950年冬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肖其美博士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十多种固体金属硫化物的蒸气压,探索了真空分解、分馏和还原过程中的这些变化,从而开拓了真空冶金领域。这篇文章在1988年出版的杂志《真空冶金》的几页中被引用。外国研究人员错误地将他的英文姓氏翻译为“西奥”,后来对中国人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惊讶。1974年,肖基美用他最初的博士论文中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多晶硅纯度的难题。

七年坎坷的回家之路

1950年肖基美博士毕业后,他了解到新中国的成立需要像他这样熟悉金属科学的人才回国建设一个贫穷落后的祖国,所以他想全心全意地回国。

1951年,他收到天津北洋大学的聘书,立即订了回国的船票,但美国*阻止他和他的家人回国。小集美尝试了各种方法,但都失败了。他只能暂时留在美国。从1951年到1957年,他在林登伯格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了一年半,然后在生态产品公司和坩埚钢铁公司做了五年半的冶金研究员。回国后,在美国的研究工作也为他在金属和冶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工业应用研究的经验。

小集美和她的家人经历了一段极其艰难的回家之旅。美国先是以这些孩子为借口,然后扣留了肖集美的存款。直到七年后,萧季美和她的家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才在多年分离后回到他们萦绕心头的祖国看望他们的母亲和妹妹。

从1951年到1954年,肖基美主要在美国从事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和基础研究。1955年至1957年,肖基美主要从事铬锰碳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科学研究。他获得专利,发表论文,并在该系统的相图和相变、氧化和腐蚀、蠕变和断裂、控制和设计方面做了重要工作。在美国坩埚钢铁公司工作和研究发现,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可以被锰和氮部分或全部替代。他首次提出了节约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方法和计算图。据此,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650℃下1000小时的断裂强度和洛氏硬度也可由设计成分计算出来。它为合金的科学设计开辟了一条新路,并获得了美国专利。他成功开发了铬锰碳氮截面镍奥氏体不锈钢。通过添加强化合金元素获得的W90和W92钢在高温下具有比当时美国航空工业中常用的高温合金A286更高的蠕变断裂强度。他先后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此后不久,美国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投入生产并迅速发展。它已正式扩展到高温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非铁磁性材料、高强度结构材料等领域。并且形成标准钢等级。

小集美和妻子洪景春在美国相识。他们于1953年结婚。年底,他们在1955年生下了他们的大儿子肖瑞明和小儿子肖瑞琪。他们家的四个成员一直盼望着回到他们萦绕心头的祖国。在肖基美出国工作期间,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为在美留学生回国参与建设创造了条件。

1957年,萧季美毅然决定回国。然而,由于萧继梅的知识和能力,美国*不愿意让他走,回家的路也不太平坦。1957年7月7日,小集美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长子三岁,最小的儿子只有一岁。四口之家登上了旧金山的返航船。两名美国移民官员登上船,劝说肖集美留在美国工作。他们说新中国刚刚建立,条件很差,环境不如美国那样*。他们答应给他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待遇,如果他能留在美国的话。然而,他爱他的祖国,祖国需要他。他断然拒绝了美国*的邀请。当萧季美和她的家人来到第二站洛杉矶时,两位美国官员再次登上了船。同样的话再次说服了萧集美,但他们仍然被拒绝。肖基美和她的家人登岸并打电话给印度驻华盛顿大使馆(当时,我国*委托印度驻美国大使馆处理在美中国学生的事务)寻求帮助。在第三站,船前往檀香山,美国最西部的港口。美国移民官员登船进行最后谈判。他们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并声称如果肖基美回到中国,他们将扣留大约1万美元的旅行支票。如果他们不离开,他们将赔偿损失。然而,萧继梅毅然决定回到祖国。美国*官员随后扣留了他的1万美元存款。当时他们说,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四口之家的差旅费用将返还给小集美1000元。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吉美也不为所动,幽默地说:“我会先把钱存到你那里,但我会计算利息。”这笔存款在1972年中美建交时解冻,并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归还。

钢铁建立的*终于实现了它的愿望。

回国后,肖基美对新钢种的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析出、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致开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铬锰氮不锈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由于工业中的断裂和腐蚀等实际问题,萧继梅从金属学领域转向断裂学科的实际问题。他综合运用断裂力学、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氢致开裂的机理,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肖基美于1978年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和腐蚀学科组成员,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更名为院士),以表彰他在金属学基础理论研究、节镍不锈钢相关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断裂学科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从1977年到1985年,以他为首的科研小组针对我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对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取得了创造性成果。他的《材料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6年,国家科委对肖基美的工作评价如下:“肖基美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断裂化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它已成为继“断裂力学”和“断裂物理学”之后断裂学科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氢致开裂、应力腐蚀、腐蚀疲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想法,并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形成了自己的学派,逐渐被国际同行所认可。肖基美及其研究团队的成果《材料应力腐蚀与氢致开裂机理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们的许多科研成果解决了大量项目中的断裂和产品质量问题,从而为国家节约了重大经济损失。1999年,肖基美被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高级会员”称号。

北方科技大学的王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一些科技人员都应该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小集美当时环境条件恶劣,研究时间长。萧集美还说,他宁愿停止对他的机理的研究,拿出资金来做断裂和腐蚀老化,也不能让他们的工作被打断,因为萧集美认为他们的工作很重要。王说,要把肖基美先生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作品传下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收集的老年科学家学术成长的数据将对我国青年人今后从事科学技术和教学事业有很大帮助。

低下头,像一头心甘情愿的公牛,我为孩子们服务。

小集美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的科学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帮助落后者,至今他已遍布世界。学生们不仅从他那里学到了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做人和热爱祖国的方法。

这些年来,小集美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她带领学生到工厂调查和做科学研究,并培养了许多实用人才。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期间,他培养了60多名研究生。许多学生在专业领域继续深入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精神,成为该领域的带头人。许多学生还担任教师,成为博士生导师,并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

从1957年开始,萧继梅走进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大门,在金属物理专业的讲台上讲了半个多世纪。他的课堂教学具有组织清晰、简单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他不仅谈论内容,还注重思考。他从系统的角度阐明了内容。他用框架、圆圈和箭头来说明某个领域、某个类别和相关领域及类别之间的关系。他还引导学生了解课堂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肖基美进入金属物理专业时,金材料系刚刚成立,也是全国第一个专业。没有大纲和教材。他自己整理了材料并告诉了学生们。学生们做了笔记。这些笔记被萧集美重新整理成金属物理教材。

小集美编写的教材都被报纸和外国书籍消化、吸收和创新。许多教科书被认可并获奖。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到的见解,体现了教材建设的新理念。他的课程没有照搬国内外现有的教材。所有的课程都有自己的体系。他们是在全面了解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和组织,消化吸收,加上自己的东西,教给学生的。

在课堂上,萧先生非常注重把具体的科学问题和方法提高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来分析。小集美仍然迷恋这个三英尺高的平台,几乎对本科生、研究生和厂矿企业邀请的学术报告做出回应。2010年11月,90多岁的肖基美先生应邀参加在佛山召开的第15届全国疲劳与骨折学术会议,并作了《雪海拾贝集》报告。

萧继梅坚持“终身为人民服务,不为官”的理念。他专注于学习,积极参与相关社团的工作。他在中国社会工作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肖基美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席,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各种荣誉面前,萧继梅始终坚持简单的作风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淡泊名利,不仕不仕。萧继梅的人生道路可分为以下六个部分:本科前、本科与工作、美国博士与工作、冶金研究、断裂力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在每个阶段,几个典型事件对他的人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与否的人格魅力。

肖继梅先生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当肖基美先生90多岁时,他仍然勤奋工作。他不仅关心年轻一代接班人的科学研究发展,而且更加重视中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为我国冶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一代学术大师,满腹桃李。

(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物理学副教授)

记肖纪美院士:为士不为仕

家庭照片1956

记肖纪美院士:为士不为仕

1962年萧继梅(前排左二)与学生

记肖纪美院士:为士不为仕

肖基美(中国)和他的同事讨论问题

记肖纪美院士:为士不为仕

小集美手里拿着一张他妻子的照片。

扩展阅读

萧集美及其诗歌

多年来,小吉美先生养成了每天读书写字的习惯。他将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剪报,并把它们装订成不同的类别,以备日后阅读和思考。

萧纪梅的许多作品都是通过日常知识的记录来总结和思考的。所谓“日常知识”是指他在一个月、一年或几年内对自己的研究、教学、参观学习、讲座等工作的记录,以及他对自己在某一时期的工作和生活、收获等的反思。

现在,小集美将出版一本新的诗集,这是他的第30本书。他说了这本书,然后就不再写了。他在2011年元旦想到了这本书的书名,并想把这本诗集命名为《容止记》,即各种知识的融合。

萧继梅认为诗歌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意志。诗歌表达一个人的意志的原因是一个人的心是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的言语是一首诗。诗歌包括广义的词语诗和各种变体。多年来,小集美养成了经常写诗的习惯。他一首接一首地写诗,不管科学研究的灵感、国外的经历、感情、朋友的轶事和社会的变化。诗歌的风格差异很大,包括藏族诗、菱形诗、七言诗、无声诗等。

从他的习惯中,我们可以看出肖基美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情真挚的人。他珍惜生活的每一点,善于发现和捕捉新的灵感和想法,并且有一颗永远年轻善良的心。

2004年11月,和小吉美在一起半个世纪的爱人洪景春因病离开了他。然后他得了重病,心情不好。他非常想念他的妻子。学生和同事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小集美很坚强,渐渐走出了痛苦。为了怀念他的妻子,他写了三首诗来挽回他的记忆-

(一)共难

从东北到西南,数千英里的婚姻是相连的。

落叶转化为北京:五十二年的困难。

(2)告别黄河

同年同月同一天,爱情和婚姻成为了伴侣。

如果没有意外,你怎么能同时离开这个世界?

先行者是快乐的,喜欢陪伴和出席。

阴和阳彼此和平相处。向死者告别!

(3)一起环游世界

二七加七三,一百天的隔离和重症监护;

这个叛徒已经被监禁30年了。

在2011年新年到来之前,萧继梅先生在他90岁生日的时候写了一首诗,祝贺他的同事和朋友祖国的飞速发展-

七句八句,九十种杂感

人生七十岁,但九十岁并不奇怪。

蜻蜓触及六大洲,落叶归根到底总是合适的。

中国有着漫长而艰难的历史,波动很大。

我很高兴地知道,祖国正在快速前进,外国人也在拼命喘气。

《中国科学新闻》(第10版,201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