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城市

下寨遗址

科普小知识 2023-10-15 22:36:45
...

下寨遗址

下寨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寨遗址位于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地处滔河与丹江的交汇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对其进行了持续考古钻探和发掘。遗址现存面积约6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6~2米,发现有明清、汉-唐、东周、西周、二里头时代早期、王湾三期文化、石家河文化和仰韶文化等时期遗存。其中仰韶文化时期环壕聚落和仰韶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墓葬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仰韶文化时期发现环壕聚落一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外围壕沟编号G30,宽约2.95~3.3米,现深约2.1~2.7米,沟壁较陡,可称为壕沟。沟内填土分为四层,第一、二层包含遗物相对较多,为废弃后的填埋堆积;第三层和第四层基本上不见陶片等文化遗物,填土比较纯净,含沙量大,且自第三层往下明显变窄,接近“V”形,应为淤积而成,推测为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堆积。发掘和钻探表明,G30大致呈梯形,南部与滔河相衔连,共同形成对仰韶文化遗存的环绕。该时期的遗存(墓葬除外)主要分布于G30以内。

仰韶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共108座。按墓主头向的不同分为四类。第一类大致朝南,共50座,时代为仰韶文化晚期。第二类大致朝西,共46座,时代大致为石家河文化时期,少数墓葬出土的黑陶圈足簋具有油子岭文化的特征。近一半的墓葬都随葬有陶器,多放置于腰坑之中,且成组出现,下部为一长颈壶或圈足簋,之上放置一陶钵。第三类大致朝北,共11座,时代也为石家河文化时期。除了4座被破坏严重之外,其余7座皆有随葬品。有4座存在腰坑陶器和玉钺或石钺共存的现象。其中M207长2.6米,宽1.5米,见有单棺腐朽后的痕迹,是目前豫西南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家河文化墓葬。棺内人骨左侧随葬玉钺、小巧的石凿、玉环和小陶罐各1件;棺外东西两侧放置陶器,共9件;此外,墓主盆骨之下腰坑中也有陶器。第四类朝东,仅1座。未见随葬品,从开口层位分析,为仰韶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这批墓葬填补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同类遗存的空白。

下寨遗址地处中原、关中陕南和江汉地区的文化交流地带,自古是三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遗址多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内容和呈现的较为复杂的文化因素,是研究边缘和交汇地带文化的极好个案。

信息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滔河乡:淅川县辖乡。1956年建滔河区,1958年设乡,1969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丹江南岸,距县城25公里。面积117.3平方公里,人口5.2万。209国道过境。辖东沟、石庙湾、贺家坡、喻家沟、严湾、姬家堰、清泉、周营、姬家山、蔡家、万家岭、陈家洼、白亭、梁庄、陈家湾、罗山、上寨、余营、盆窑、门伙、朱山、下寨、寺沟、黄桥、金营、文坑、申明铺。

上一篇: 沟湾遗址

下一篇: 寺坡崖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