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氏高句丽

科普小知识2022-06-08 06:06:03
...

高氏高句丽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族建立的政权的国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是存续时间最久的国家。公元前37年建立政权,公元688年灭亡。历时705年,共有二十八代王,高句丽王族以高氏为姓,因此也称高氏高句丽。

中文名称:高氏高句丽

简称:高句丽

所属洲:亚洲

开国君主:朱蒙

主要民族:高句丽族

末代君主:藏

国君姓氏:高

首都:乞升骨城、国内城、丸都城、平壤城、长安城

国家领袖:朱蒙、琉璃明王、太武神王、山上王、东川王、故国原王等二十八王

1、简述

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年),高句丽族为我国古代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前37年建立政权,主要在浑江流域,后来它的管辖范围逐渐扩展到东北的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它的中心区域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吉林省集安市、通化县一带。公元688年灭亡。历时705年,共有二十八代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众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中是存续时间最久的国家。高句丽王族以高氏为姓,因此也称高氏高句丽。

历代君王


朱蒙

朱蒙、琉璃明王、太武神王、山上王、东川王、故国原王、广开土王、长寿王等。

2、朝代名人

朱蒙、好太王、长寿王等。

3、历史

高句丽的名称与族源

高句丽,又称高丽。其名称的由来及含义,迄今尚无定论,有说系“山高水丽”者,有说系“高大黑马”者,也有说是“高城”、“铜马”者,莫衷一是。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早在高句丽立国之前,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至(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丽”。这里所说的高句丽、句丽在今辽宁新宾一带,曾是汉代玄菟郡的属地,该地的早期居民貊人也被称做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生活场景壁画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涉貊、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高句丽的族源应是涉貊族系。高句丽是涉貊族系的一支。高句丽的王族,出自夫余,夫余是涉貊族系的另一个分支。故史书称高句丽是“夫余别种”。夫余活动在今吉林、长春及其周围地区,高句丽则主要分布在今浑江流域。高句丽国的主体民族应是吉长地区的涉貊族系(夫余)和浑江的涉貊族系(高句丽)的后裔。

高句丽建国

高句丽的始祖是朱蒙。朱蒙,即东明,又称朱明、邹牟。朱蒙原是夫余王的儿子,母亲为夫余王的侍婢,属于庶出。朱蒙自幼善射,百发百中,又智勇多谋,因而遭到嫡长子等人的妒忌。为躲避谋害,22岁的朱蒙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从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夫余国率人南逃至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境内),建国称王,史称卒本夫余。因卒本川一带系西汉王朝所设玄菟郡管辖下的高句丽县属地,县内居*要为高句丽人,故后定国名为高句丽。朱蒙立国后,公元前32年,首先以武力灭掉在今长白山东南部的荇人国,接着又溯浑江而上,统一了沸流部,即涓奴部。朱蒙所居之地卒本川,则为高句丽后来的五部之首桂娄部。公元前28年,朱蒙又向东发展,灭掉北沃沮,在其地建立城邑,纳入高句丽*范围。至此,高句丽政权初具规模,高句丽的历史亦从此开始。

历史沿革

公元前37年,夫余国王子朱蒙(东明、朱明、邹蒙)为避祸南逃到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建立卒本夫余,定都于纥升骨城。公元前9年,朱蒙死去,计在位19年。朱蒙时期,先是降服了沸流国,后经过北讨,灭掉了荇人国,将其纳入高句丽国的*范围,然后,又向东扩张,灭掉了北沃沮,使其政权初具规模。

第二世琉璃明王即位当年,即亲统大军攻打鲜卑,大获全胜。但慑于强大的夫余入侵,琉璃明王于公元3年将都城迁至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并建丸都城以资拱卫。此后四百余年,这里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14年,琉璃明王命大臣乌伊、摩离等领兵二万人,西伐今太子河流域的梁貊,灭其国,并乘胜袭取高句丽县,占有高句丽故地,从此卒本夫余改名为高句丽,并以高为氏。

第三世太武神王时期,高句丽频繁用兵。公元21年,发起对夫余的进攻,虽曾将夫余国王斩首,但最终还是战败而归。26年,征服了盖马国,使高句丽*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地区。随后又降服了句茶国。高句丽的扩张,引起了东汉政权的干预,太武神王只好谢罪求饶。

第四世王和第五世王时期,高句丽无所建树。第六世为太祖王,其在位时期是高句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太祖王除了将高句丽分散的各部实行统一以外,还与东汉政权进行过多次军事较量,屡犯辽东,显示了高句丽逐渐强大的军事实力。

到第十世山上王、第十一世东川王、第十六世故国原王时,高句丽因多次向辽东扩张,先后三次遭到中原王朝和辽东地*权的大规模讨伐,以致邑落残破,王都被毁,濒临灭亡。

直到第十九世广开土王时,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高句丽对外扩张的变化。广开土王,又称好太王。他即位初期,先兴师北进,攻破契丹三个部落、六七百营。接着又挥师南下,多次进攻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仅公元396年一役,就夺取百济58城、700余村,迫使百济阿莘王出降,并臣服于高句丽。后又两次击败入侵的倭寇,占领新罗部分城邑,使所辖地域越过大同江,抵达汉江北岸。410年,又北征夫余,迫使夫余臣服于高句丽。特别是403年,高句丽开始以武力入侵辽东,并最终占据了辽东,直到高句丽灭亡时,辽东地区才回归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412年,广开土王死后,长寿王即位。面对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的形势,长寿王遣使向中原诸王朝奉表纳贡,以示臣服,求得相对稳定。但这时,新兴的北魏政权,正在步步向东逼近,随时都在威胁着高句丽的安全。为了远离北魏的威胁,公元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城。长寿王迁都平壤后,继续推行南侵新罗、百济,北和中原诸朝的策略。475年,长寿王一举攻克百济王都汉城,杀其王,迫其南迁,高句丽*推进到汉江流域。关于北和中原的策略,据文献记载,终长寿王之世,仅向北魏朝贡就达46次,从而避免了与中原王朝的矛盾激化,使高句丽由汉魏时的“方可二千里,产三万”,发展到“民户三倍于前魏时,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即东临日本海,西靠黄海,南到汉江流域,北以辽河为界,成为地处东北与朝鲜半岛北部的强大政治*。自长寿王以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基本保持着朝贡修好的和睦关系。

高句丽的灭亡

隋唐之际,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空前加强。

589年,隋朝统一,收复辽东故土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同时,百济、新罗因屡受高句丽攻掠,也多次向隋朝求援,表示愿意从征高句丽。此时的高句丽亦一改前世诸王的修好政策,竟以兵戎相见,发兵进攻辽西之地,于是爆发了隋与高句丽的辽东战争。

辽东战争,计有四次。

第一次,598年,因高句丽兵犯辽西,隋文帝发水陆大军三十万前往征讨。双方未及交锋,高句丽王高元就遣使谢罪,隋文帝即下诏班师。

第二次,611年,隋炀帝兵发辽东,先胜而后败,损失惨重。

第三次,613年,隋炀帝再次亲征高句丽。辽东城一战,持续二十余昼夜,双方死伤甚众,后因隋朝内乱,隋军无功而返。

第四次,614年,隋炀帝第三次亲征高句丽。隋军先取得卑奢城大捷,准备进军平壤。高句丽王审时度势,“上表请降”,炀帝允准,率军而归。

隋朝灭亡,唐帝国建立。645年,因高句丽、百济不遵唐朝诏命,联合进攻新罗,唐太宗应新罗请求,遂发兵二十万,亲征高句丽。在连获胜利后,因天寒粮尽,只好班师。


唐太宗征高句丽

666年,高句丽内哄,国相泉男生被推翻,向唐朝求兵救援。唐高宗再发大兵,征讨高句丽。各路唐军,捷报频传。668年,唐和新罗联军围攻平壤,高句丽王藏投降。至此,高句丽所属176城、69万户,分别归唐和新罗所有。唐将高句丽故地划为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余个县。又于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2万以镇之。这样,在中国历史上存在705年的高句丽政权最后灭亡,高句丽的辖区大部分纳入唐帝国的行政建制,恢复了中原政权对朝鲜半岛和辽东的直接管辖。

随着政权的灭亡,高句丽族也解体了,分别融人周边各族之中,再也没有高句丽族了。

4、灭亡后的民族流向

高句丽政权灭亡之后,高句丽民族也逐渐分化解体。但民族的解体不会像国家灭亡一样在一日之间完成,它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实上,高句丽遗民在其政权灭亡之后,逐渐与其他民族杂居一处,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后,才完全融合为一体的。

高句丽政权灭亡后,高句丽遗民分别流向四个方向,即:新罗、中原、突厥、跦辐,另外还有一些留在原地,但后来也分别流人上述四个方面。对此,中外史家并无异议,真正有争议的是,灭亡后的高句丽民族主要融人了中原还是新罗。

5、高氏高句丽和王氏高丽的区别

高句丽族为我国古代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前37年建立政权,其管辖范围初在今浑江、鸭绿江上游一带,后来扩展到东北的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公元668年灭亡。高句丽王族以高氏为姓,因此也称高氏高句丽。

公元918年,朝鲜半岛泰封国大将王建发动兵变,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高丽。高句丽政权存在时,史家有时也以“句丽”、“高丽”记之,公元5世纪中叶以后,以“高丽”称“高句丽”的情况逐渐增多,到隋唐时期,中原史家和高句丽人大都习惯称“高句丽”为“高丽”。

从字面上看,二者似乎没有差别,但王氏高丽是在高氏高句丽(高丽)灭亡250年后建立的,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政权,无论从时间、活动区域上,还是王族姓氏及国民构成上都存在根本差别,不应该混淆。

6、疆域

行政区划

地方行政区划,全国共有五个区域,分别是:

桂娄部,又称内部、黄部,是邹牟一系的族人,分布在今浑江和鸭绿江中游;

涓奴部,又称西部、右部,在沸流水(富尔江)上游;

绝奴部,又称北部、后部,分布在今辉发河流域;

顺奴部,又称东部、左部,在今长白山及其南朝鲜境内狼林山脉东边;

灌奴部,又称南部、前部,在今鸭绿江下游及清川江一带。

桂娄部由国王直接管辖,其余四部分别由各部大加自行统辖。这五部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力量比较强大,后来统治力量渐渐变弱,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成为一种地理上的划分区域。

都城变迁

高句丽的都城共有五处,三处在今中国境内,两处在今朝鲜境内。

纥升骨城

朱蒙自夫余避祸南逃,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在卒本川建国称王。公元前34年,筑纥升骨城,以为王都。此为高句丽的第一个都城。纥升骨城,学术界大都认为系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五女山城。高句丽在此定都计40年。

国内城


国内城遗址

邹牟死后,其子琉璃明王即位。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因迫于北部夫余强大的军事压力和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琉璃明王放弃故都纥升骨城,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古城),并筑起防守坚固的尉那岩城(又称丸都城)作为卫城。定都于此计425年。

丸都城

公元209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高句丽山上王时,又移都丸都城。丸都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城北5里的山城子。每当遇到战争时,高句丽王常从国内城移至丸都城固守,或国内城遭到破坏后,也留在丸都城暂住。

平壤城

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高句丽长寿王时,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都城再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定都于此历时156年。

长安城

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高句丽平原王将都城由平壤城迁至长安城(即今朝鲜平壤市区),直至高句丽灭亡。历时83年。

7、政治

国家机构

高句丽*机构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国王世袭。国王死后,由嫡长子即位,无嫡长子或嫡长子不肖,则立次子或其弟为王。

汉魏初期,国王以下的属官分为八等,即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加、主簿、优台丞、使者、皂衣先人,其中相加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丞相。

两晋南北朝时,职官设置由八等扩大为十二等,分别是大对卢、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侯奢、乌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属、仙人,其中大对卢行使国相职权。

到唐代,由于高句丽政权趋于封建化,其官吏设置虽然仍保持十二等级,但与前代差别很大。十二等级以外的官吏设置也有所增加。

军事

高句丽的军队在王国的统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是高句丽政权的重要国家机器,军队的数量和规模庞大。

最初,军事组织上,的军队由王国与各部共同管理。军队的日常管理属于各部管辖,王国不干涉,王国主要是通过一些集会召集军队进行围猎活动,进行军事训练,奖赏表现优异者。另外就是王国征集军队参加战斗。

后来王国对军队的控制权逐渐加强,出现了禁*。但是军队也有一定的地方性,他们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守备任务。

军队的数量不断增加。高句丽统治前期的士兵人数也不过8000人,到了后期逐渐扩大到15万人。史书记载: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高句丽曾集中15万大军与之决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随着国家的发展也不断增强。

8、经济

高句丽的历史比较久,它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主要是农业与渔猎业并重的经济。

农业

农业从政权建立时就有。远古时期,高句丽人就开始种植农作物。随着铁质农具的传入,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种植粟、玉米、小麦、大豆、高粱等作物。到公元3世纪,高句丽的农业耕作技术已广泛采用了牛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后期,高句丽的农业进入繁荣时期。虽然赋税很重—“人税,布五匹,谷五石,游人则三你那一税,十人共细布一匹。租,户一石,次七斗,下户五斗”,却还是出现了“家家自有小仓”的富裕情景。高句丽中后期,为了保护农业,曾颁布律令,规定“杀牛马者,没为奴婢”。

渔业和畜牧业

高句丽的地理环境虽缺少耕地,却多河流及大山深谷,鱼类和动物资源丰富,具有从事渔猎的条件。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在今辽宁省新宾县、桓仁县和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等高句丽早期活动地区,多处出土如石网坠、石簇、陶网坠、铁网坠、铁鱼钩等捕鱼工具,显示出高句丽人很早就有了捕鱼的经验。渔业在高句丽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史籍记载,高句丽人在交纳赋税之时,如粮食不够,可用鱼鳖之类水产品补充:“国中大户不作佃,坐食万余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

到高句丽中后期,渔业已完全以铁制工具取代了石制、陶制工具。此时,高句丽人已能制造大、中、小各类木船,并已有了近海捕鱼。史料记载,288年(西川王十九年),海谷太守奉献“夜有光”的鲸鱼目。鲸为海洋中最大的动物,内陆河流内是没有的。连鲸这样大型的动物都能捕到,说明高句丽的近海捕鱼水平已是十分的高超了。

高句丽多大山深谷,草木茂盛,有着很好的天然牧场。他们在打猎过程中,逐渐驯化了一些动物,如马、牛、猪、鸡、鱼鹰、猎鹰等,发展起了畜牧和家畜业。其中,以养马为最多,这是因为累世征战之需。善登山的矮种果下马更是闻名遐尔。439年,长寿王一次就进贡晋安帝八百匹马,说明高句丽牧业的发达。

手工业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兴盛,与之相辅相成的手工业也不断发展起来。根据考古发现,高句丽的手工业主要包括制陶、冶炼、金属制造、纺织、造船等几个方面。

制陶业

早在新石器时代,高句丽人就已能制作陶器。制陶业经历了用手制作,颜色单一,陶色不均到采用轮制,颜色增多,工艺精湛,美观实用到后来高温烧制,出宪釉陶等新特点。


高句丽族手工业品

金属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铁、炼铜、金银器制造,都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文献和考古发现都表明,高句丽上层贵族多佩金银饰物以示富有,于是金银的开采、金银器的制作也就应运而生。高句丽中期与南北朝和平相处,每年称臣进贡,一次就需黄金二百斤,白银四五百斤,说明其贵金属的开采、冶炼量之大。从出土的高句丽饰物看,有金指环、金手镯、金钗以及镂空球状饰物、冠、带等各种装饰品,显示出高句丽工匠已掌握金、银切割、拉丝、锤、鎏、刻、钻、嵌和焊接等技艺。

纺织业

早在高句丽初期,高句丽人对织锦、织布就有了一定经验。史料记载,“公会衣服皆锦绣”。到了中后期,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纺织手工业也兴旺发达起来。这在中期的壁画墓中已反映出来,如莲花织锦壁衣图案和王字织锦壁衣图案。

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铁熨斗。高句丽后期,每户每年要交纳“布五匹,谷五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句丽纺织业的发达水平。

造船业

高句丽的造船业大致在中后期开始有了大的发展,不仅能造内河运行的大船,为高句丽水军提供战舰,还能制造出海捕鱼的大海船。魏晋时期,高句丽尚未占有辽东,到中原进贡需走水路;而向南朝称臣,更需绕过北方,由海路晋见。高句丽每次进贡均携带大量贡物,尝运******赐的东西。用于捕鱼的海船,可捕获巨鲸,可以推断,造船技术一定十分发达。

商业

高句丽立国七百余年,多数时候隶属中原王朝,岁岁遣使贡献方物,“乘船渡海,使驿常通”。使者携带特产往通中原,既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有达到文化交流、商业往来的目的。因为每岁献贡,归来之时,朝廷均有回赐。第二十代长寿王一次贡献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而回赐“亦稍加焉”,说明贡品与回赐之物几乎是等价交换。

对于新罗、百济,高句丽也存在商业往来,除官方往来之外,民间因境壤相连,民族杂处,交往更为频繁。在新罗、伽耶(朝鲜半岛古代政权之一)故地曾出土有高句丽铜盆,有的是长寿王为其父制作的祭器。

9、文化

文学


好太王碑文

高句丽的文学不断发展。经历了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早期文学作品主要是古籍的形式,主要有琉璃王条的《黄鸟歌》和《人参赞》两首诗歌。中期作品以碑文、墓志、铭文瓦、佛像铭之类的作品。其中有《好太王碑》和《冉牟墓志》。晚期,高句丽的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大量书籍在高句丽国家中传播,整体汉文水平提高迅速。此时出现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僧侣定法的五言律诗《咏孤石》:“迥石直升空,平湖四望通。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教育

高句丽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深,汉化程度较强。正规教育部门的出现可以从史书中看出,公元372年(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夏六月,“秦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高句丽国家开始出现国子学和太学并行的局面,促进了文化在普通民众阶层的传播。

10、民俗

婚俗

据史书记载,高句丽的婚俗,程序简单,民风淳朴,只要男女双方一见钟情,便可商定婚事,故有“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的记述。根本不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完全是*恋爱。

男女双方商定婚事后,女方负责在自家屋后营造新房小屋,名曰“婿屋”。新房盖毕,男方便履行求婚仪式:每日夜幕降临之前,在女方家门外跪拜求婚,恳请女方长辈把女儿许配与己,如此三番,女方父母便应允此事,让男女双方住人新房,正式结为夫妻。待其生儿育女,长大成人,夫妻二人方可携子女去男方家。

高句丽不存在买卖婚姻,女方家不得乘机索要彩礼,若有受财者,“谓之卖婢”,将遭到乡邻耻笑、谴责。

高句丽社会虽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其俗尚淫”,并不认为男女之间有染可耻。在这种风俗之下,“男女多相奔诱”。可见未婚男女和已婚男女中,性关系随便而不受约束。“兄死妻嫂”,寡妇改嫁,均属常见。反映出姐女地位是很高的。

国王世代与绝奴部通婚,通过婚姻关系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

葬俗

高句丽人把结婚视为是人生的转折点,婚后便开始准备送终之衣。这一方面说明高句丽对葬礼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当时高句丽人的平均寿命不长。

高句丽人崇尚厚葬,一生积蓄“尽于送死”。充分反映出高句丽对人生的理解。人死之后,先“殡在屋内”,三年之后,择吉日而葬。服丧之期,长短不一,完全根据亡者身份。父母及丈夫,服丧三年;兄弟为三个月。人死送终,痛哭流泣;择吉日送葬,则敲锣打鼓,舞蹈作乐送之。葬毕,丧主将亡者生前之衣、车马等物置于墓旁,会葬者争先恐后,蜂抢而去,以为得福。

据史书所载,高句丽墓地“积石为封,列种松柏”。但据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来看,高句丽墓葬型式多种,不局限于“积石为封”。概括言之,高句丽墓葬,分土石二类:石坟年代较早;土坟年代相对较晚。石坟包括: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五种。土坟包括:方坛封土石室墓、方坛阶梯封土石宝墓、土石混封封土石室墓、封土石室墓四种。石坟类通称石坟,均可称“积石为封”。但每种石墓营造的繁简程度、耗金多少、历时长短,大有差别。从而清楚地反映出墓主生前的阶级有别,贫富有差。

祭祀

祭祀,是祀神、供祖或以仪式追悼死者的通称。它反映了人们信仰、意识等观念。各民族在这方面殊不相同,因此也可视为是一种风俗。

高句丽的祭祀对象繁多,高句丽人把它看成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予以重视,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戒”。祭祀主要有:

一、于十月开“东盟”大会以祭隧神,国王率群臣百姓,在“国东大穴”“迎隧神”,“置木隧于神座”,“於国东水上祭之”。

二、高句丽“有神庙二所:一日夫余神,刻木作妇人之像;一日登高神,云是其始神夫余神之子;并置官司,遣人保护”。据载,所谓登高神,系高句丽创始人邹牟(朱蒙)。大武神三年(20)春三月,建始祖庙,把邹牟奉作神明。其后,高句丽各王都回幸卒本,举行祭祀,祈求祖先神明保佑高句丽。而夫余神,则为邹牟之母。从置官司、遣人维护的情况来看,这二神庙只许国王祭祀,他人不得靠近;日常维护亦由官司派人进行。

三、高句丽诸王“常以三月三日,会猎乐浪之丘,获猪、鹿祭天及山川。”

四、高句丽“其俗节食,好治宫室,于所居之左右立大屋,祭鬼神、又祀灵星、*。”

五、据《魏略》载:“有军事亦各祭天,杀牛观蹄,以占吉凶。”

六、除上述的祭祀外,高句丽人还祭祀和崇拜可汗、箕子、日月神、伏羲、女娲、仙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

七、公元372年(小兽林王二年)“夏六月,秦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公元375年“春二月,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佛兰寺,以置阿道,此海东佛法之始。”公元392年(故国壤王九年),高句丽国王下令奉佛教为国教。自此,佛教开始兴盛于高句丽。

在高句丽晚期的624年,唐高祖李渊曾遣使“以天尊像和《道德经》送往高句丽。高句丽对道教大感兴趣,第二年便“遣人人唐,求学佛老教法。”高句丽宝臧王二年三月,高句丽再次遣使人唐,求道教以训国人。高句丽国王为此向唐太宗“拳表陈请”,唐太宗欣然应允,遣道士叔达等八人去高句丽传法。自此道教出现于高句丽。

11、音乐歌舞

高句丽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独具特色,“其民善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5世纪时,高句丽乐舞传到南朝的刘宋,被称之为“高丽伎”或“高丽乐”。隋唐时期,高句丽音乐舞蹈传人中原,成为宫廷乐舞专演节目之一。可见其影响程度。关于高句丽音乐舞蹈,我国史籍多有记载,如《隋书》、《唐书》、《新唐书》、《通典》等。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在目睹高丽乐后,写下了“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的千古名句。关于这方面的详情况,本书另有音乐舞蹈条专门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12、外交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高句丽的兴亡盛衰,与中原王朝统治力量的强弱息息相关。每当中原王朝安定强大,积极致力于边疆大业之际,高句丽的*就受到约束或削弱;每当中原王朝陷于战乱纷争之际,高句丽就乘机扩张。

西汉

高句丽建国后,与西汉王朝建立了藩属关系。西汉末年的半个世纪中,高句丽与汉政权基本上保持着安定统一的局面。

公元9年,王莽篡汉以后,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征发高句丽军队讨伐匈奴遭到拒绝,王莽即命田谭、严尤两次征讨高句丽,并将高句丽国名改为下句丽,高句丽王改为下句丽侯。

王莽政权灭亡后,东汉统治者改变了民族高压政策,改善了东汉政权与高句丽的紧张关系。公元32年(东汉建武八年),高句丽遣使朝贡,光武帝刘秀恢复其王号。47年(建武二十三年)冬,高句丽蚕支落大加戴升等万余口归附乐浪郡。111年(东汉安帝永和五年),高句丽王遣使朝贡,要求归属玄菟郡。

曹魏

234年,魏明帝为协调同高句丽的关系,曾遣使与高句丽和亲,238年,魏明帝命司马懿率四万大军征讨公孙渊,高句丽王曾派兵数千助战。灭掉公孙氏以后,高句丽隶属于曹魏。242年(正始三年),高句丽进犯西安平(今辽宁丹东瑗河尖古城),魏派大将母丘俭东征高句丽,母丘俭虽初战失败,但很快扭转败局,“束马悬车”,登上九都山,焚毁丸都城,大获全胜。此役高句丽军兵死亡1.8万余人。

西晋

西晋时,在东北设置护东夷校尉府,府治设于襄平,专门管理东夷各族事务,高句丽亦受东夷校尉统辖。

十六国时期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343年,高句丽故国原王派其弟向前燕称臣,贡献方物。前燕册封故国原王为营州刺史、征东大将军、;乐浪公、高句丽王。高句丽广开土王时期,又被册封“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在南北朝对峙的情况下,高句丽的藩属关系也表现为双重的臣附关系。既向南朝称臣,也向北朝称臣,同时向南、北朝朝贡,并接受南北朝封号。如北魏世祖时,高句丽长寿王派人奉表来贡方物,并请国讳;世祖派李敖到高句丽,封长寿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此后,高句丽又向西魏、北齐、北周奉表纳贡请封,如北周,封高句丽王汤为上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高句丽王即位时接受封号,死时还要求赠封,赠谥号,新王即位必经册命方为合法,足见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是密切的。

隋唐

隋唐时期,由于高句丽扩张野心膨胀,出兵辽西,破坏了此前的友善关系,遂引发了高句丽与中原王朝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战争,最终导致高句丽国的彻底灭亡。

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和倭的关系

中国古代时,高句丽与新罗、百济等相距较远,往来很少。高句丽占领乐浪、带方郡后,才与这三个国家发生频繁的联系。高句丽与他们的关系主要特征是友好往来短而征战时间长。

新罗

高句丽与新罗的关系,以战争居多,只在发生关系初期,保持了一段相对的友好关系(约二百余年)。

新罗、百济的实力远不及高句丽,这一点,高句丽统治者是清楚的。于是,在*抵达朝鲜半岛后不久,高句丽便于公元245年冬出师南攻新罗,使其于248年遣使结好。此后二百多年,由于高句丽转而攻打*更弱的百济,新罗与高句丽一直友好相处,不断称臣朝贡。而高句丽也不时对新罗进行支持,特别是高句丽好太王时期,倭寇侵犯新罗,好太王不仅为新罗抗倭出谋划策,还出兵五万救援新罗,帮助其收复失地,打败倭寇。

到高句丽长寿王427年迁都平壤后,随着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向南发展,新罗感到这是对自己的存在的威胁,于是新罗、高句丽双方开始发生冲突,友好的关系遂为不断的战争所取代。

公元450年,新罗人袭杀高句丽边将,导致高句丽大举讨伐,最后以新罗王遣使谢罪才算了结;454年,高句丽长寿王出兵侵袭新罗北边;468年,长寿王以稣鞘兵一万人,攻取新罗悉直州城;489年,高句丽大军再袭新罗北边,攻陷孤山城。

长寿王以后的高句丽王,如文咨明王、安藏王、安原王期间,新罗、百济联军也多次向北攻打高句丽,但战争规模均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到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与新罗仍不时互相侵夺,最后,新罗与唐联合,灭掉了高句丽。

百济

相传,高句丽和百济都出于朱蒙,有共同的父系祖先。但是高句丽的母系祖先出于北夫余,而百济的母系祖先却是出自卒本夫余。高句丽族主要是由貊族各部落组成,而百济人则是韩语系诸部组成。由于两国中间隔着乐浪郡和带方郡,因此相当长一个时期两国并无多少往来。公元3世纪,两国方有交往,真正的接触则是公元4世纪的事了。

公元286年,高句丽进攻带方郡,百济应带方的请求出兵援救,得罪了高句丽,因此百济积极加强边防,以防高句丽来攻。但由于高句丽当时并未攻下乐浪郡,因此两国间也就没发生实质关系。313年,高句丽攻陷了乐浪郡,之后高句丽便积极向百济发威。

开始,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南部军事扩张的对象是新罗,而非百济,由于245年攻打新罗不克,于是便与新罗结好,转而图谋实力弱的百济。公元369年,高句丽故国原王率大军二万南攻百济,无功而返;两年后,百济王率三万军队北侵高句丽平壤城,故国原王亲自督阵防守,被流矢击中,不久死去,两国因此结下了世仇,从而拉开了两国互相侵略的兼并战的帷幕。小兽林王继位后四年,即公元375年,高句丽兴兵攻打百济的水谷城,此后二十年,·双方发生战争十次之多,攻防各半。此后大约九十年内,双方无战争,其原因如下:这期间高句丽遭受饥荒,又有契丹在北部的骚扰,北边不宁,其南扩的势头不得不有所收敛。

经过一段的休养生息,高句丽又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于是368年又发兵百济。而百济也还以颜色,连续两年反攻,并攻破高句丽都押城,掠去大批高句丽人。好太王即位后不久,就南伐百济,所向披靡,威震半岛。而后百济曾多次对高句丽进行报复性骚扰,均被好太王击溃。接下来的七十余年,百济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不敢轻易起兵;与此同时,后燕政权攻打高句丽西境,使高句丽的力量受到了一定的牵制,而高句丽此时又将南进的矛头指向了新罗,缓冲了与百济的矛盾,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双方无战事发生。

公元469年,高句丽与新罗的争夺加剧,百济以为有机可乘,便兴兵侵犯高句丽南部地区。六年后(即647年),高句丽长寿王率三万精兵伐百济,并攻陷百济王都汉城,杀百济王,掠百济人八干而归。此后二十余年,双方对峙,无战争。495年,高句丽再次对百济用兵,由于新罗出兵相助百济半途而返。此后,高句丽与百济的争战发生了新的变化,即,由于共同的敌人而使百济与新罗联合起来,高句丽的对手由百济一个而变为百济、新罗联军了。到6世纪上半叶,双方的战争仍然不断,互为骚扰,但总体上高句丽处于优势,在半个世纪内,高句丽主动侵犯百济有八次之多,而百济北侵只有三次。

到6世纪后半期,双方发生战争较少,607年,高句丽婴阳王进攻百济松山城,不克,轳而攻陷石头城,掠大批人口而返。此后到高句的灭亡,半个多世纪,高句丽与百济再没发生战争。因为此时,高句丽无视隋唐政令而遭受隋唐的军事打击,已无力南顾,更由于后来新罗与唐王朝结盟,反而促使高句丽与百济摒捐弃前嫌,共同对付唐罗联军。

总观高句丽与百济的关系,战争构成了主线,友好往来只是战争中间的点缀品,后来二者结盟,也是出于战争的目的——共同抵抗唐罗军队的进攻。高句丽与百济的战争,前后持续了二百多年,主战场在狈水(今大同江)与汉江之间,这一带为魏晋带方郡故地,住民以汉人、秽人为主,既非高句丽人也不是百济人。二者都是为扩张领土、掠夺人口,·是故这种战争具有兼并性。初期,百济占了上风,汉江以北归百济,百济并迁都汉城;后期高句丽挽回了局势,夺取了汉江以北大片土地,并以汉城为别都,而百济反*迁都到熊津。后来战场推进到了汉江以南,百济常与新罗互相支援;后期百济渐弱,反而依附于高句丽,联合攻新罗。新罗向大唐求救,最后唐罗联军先灭百济(661),后亡高句丽(668)。

倭(日本)

倭是日本列岛上的古代国家。倭既是指倭国,也是我国古代对日本列岛上诸多小国和强邦的统称。

高句丽与倭发生关系,晚于和新罗、百济的接触,大约在公元2世纪后期,才有正式接触。公元199年,高句丽首次派遣使臣出使日本。324年,高句丽将自己制造的铁盾送给日本,颇受当时日本武士的喜爱。根据《扶桑略记》的记载,高句丽著名僧人惠慈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多年,一度出任过日本圣德太子师;《日本书记》还载,5世纪中叶,高句丽医生德来受职到日本,将高句丽医术传到日本。大约五六世纪时,便有成批的高句丽人移居日本。661年,去日本的僧人昙征,不仅传授五经,还把做彩色纸、墨、水车等技术传授给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制造、使用水车,对日本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高句丽与倭的这种友好关系持续没多久,到4世纪中叶,便为倭的侵略行为所打破。好太王碑中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有很详细的记载。碑文中提到“倭”、“倭人”、“倭贼”、“倭寇”等达十多次,记载了自391年以后倭向百济、新罗和高句丽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前两次是倭渡海侵袭百济、新罗,后两次是高句丽与倭的战争。

四五世纪之交,随着实力的增强,倭便向朝鲜半岛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企图将朝鲜半岛置于其附属之下。391年,倭大举侵略百济、新罗,百济不敌,暂时屈服于倭;而新罗由于得到了高句丽好太王战略战术上的指点和高句丽军队的支援,将倭寇击退。396年,好太王亲率五万水军讨伐百济,迫使百济背弃倭而追随高句丽,沉重打击了倭的侵略气焰。399年,倭卷土重..来,大规模侵略新罗。次年,好太王率五万步骑驰援新罗,高句丽、新罗联手,将倭从新罗境内全部逐出。这一仗倭虽败退,但军事实力尚存,对高句丽耿耿于怀,急欲屈服高句丽而后快。404年,倭将矛头直指高句丽,再次发动了侵略战争。好太王率军在汉江流域与倭寇展开激战,结果倭寇大败,元气大伤。407年,高句丽再出兵扫尽余寇,至此,倭寇*被完全逐出朝鲜半岛,使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打侵略半岛的主意。

其实,在4世纪中叶以前,倭对半岛的入侵就已经很频繁了。新罗的前十七个王四百多年间,先后有十个王受到过倭的侵略,其中284年到298年短短十四年,倭寇入侵就有五次,只不过当时入侵规模不大,倭寇并未占到便宜。

407年以后,高句丽与倭未再兵戎相见,且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发展。高句丽末年,为抵御隋唐的进攻,曾遣使结好于日本。570年、573年、574年、642年、668年,高句丽使臣曾分别到达日本越国(今富山县)、筑紫(福冈县)、山云(岛根县)。

与此同时,倭也曾四次遣使高句丽。第一次是仁贤天皇6年(493),主要是招慕手工艺匠人;第二次是皇极天皇元年(642),由于高句丽献金银和物品,特派使节吊高句丽荣留王之丧,并贺宝臧王即位;第三次,是656年(齐明天皇2年),最后一次是663年(天智天皇2年)。

纵观高句丽与倭交往的历史,有友好的时期,虽然这种友好交往(包括民间交流)各自的目的不同,却也在时断时续的情况下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当然倭对朝鲜半岛很早就存有野心,不时对那里进行小规模的侵扰;到四五世纪之交,更是连续对朝鲜半岛进行大规模侵略,破坏了高句丽与新罗、百济的政治格局。高句丽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击退倭寇的入侵,使半岛免于沦陷,倭寇不敢再犯,同时,通过抗倭,高句丽也在半岛重新确立起优势的政治地位。

13、文化遗存

高句丽的墓葬


洞沟古墓群遗址

墓葬是高句丽最常见的遗存,其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尤其集中于当年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区域,比如都城址。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高句丽墓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集安、桓仁以及朝鲜的平安南道、黄海南道和慈江道等地区。这些墓葬从大的范围可以分为积石墓和封土墓两大类。同是积石墓和封土墓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型式。从建造时间上看,积石墓年代早,而封土墓年代晚。

洞沟古墓群,是高句丽时期的重要遗存,其墓葬种类之多、数目之大、内涵之丰富为国内外所罕见。因而早在1961年我国*便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洞沟古墓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发掘了部分墓葬。所有的一切都推动了高句丽学术研究的深入展开。

洞沟古墓群保护范围为东起太王乡下解放村,西到麻线沟乡安子沟,北依群山,南临鸭绿江。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2--4公里。20世纪60年代保护区内共有墓葬一万余座。

为便于保护管理,集安文博部门将洞沟古墓群划分为了六个较大的墓区,他们分别是下解放(原名羊鱼头)墓区、禹山下墓区、山城下墓区、万宝汀墓区、七星山墓区和麻线沟墓区。

下解放墓区在洞沟古墓群的最东端,原有墓葬5l座(近年尚余30多座)。著名的冉牟墓就坐落在这个墓区内。禹山下墓区东起土口子岭,西至通沟河,北依禹山,南临鸭绿江。该区分布着墓葬3904座,是洞沟古墓群众最大的墓区。将军坟、太王陵、角羝墓、舞踊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坟都分布在这一墓区。此外,高句丽的文化遗存还有太王陵,冉牟墓,高句丽壁画墓、好太王碑、毌丘俭纪功碑、人像石刻等。


高句丽壁画墓中的壁画

上一篇:夏国

下一篇:前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