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于都县

科普小知识 2023-11-10 18:58:57
...

于都县地处江西南部、赣州东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2个行政村,县城驻地贡江镇。因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更名为“于都”。于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范围,2012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

名称:于都县

别名:雩都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贡江镇、铁山垅镇、禾丰镇等9镇14乡

*驻地:贡江镇

电话区号:0797

邮政区码:342300

地理位置:江西省南部

面积:2893平方千米

人口:105万(2012年底)

方言:客家语-于桂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机场:赣州黄金机场

火车站:于都火车站

车牌代码:赣B

行政代码:360731

1、简介

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境内地貌复杂,总体上是南岭山系武夷山的余脉,属丘陵低山区,四周群山环抱,东、南、北三面地势较高些,逐渐向中、西部倾斜。河流纵横,水力蕴藏量非常丰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矿藏资源丰富,其中钨矿、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山明川秀,地丽物繁”,名胜古迹众多,旅游景点引人入胜,如*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旧居何屋、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等。土特产有峡山道菜、岭背柿饼、梓山酱油、盘古山绿茶、禾丰珍珠粉、高山青草奶等;工艺品有唐三彩工艺品等;境内有悠久的客家饮食文化。

2、地理气候


于都县

地理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县城距赣州65千米,南昌422千米。全县南北长83.25千米,东西宽63.33千米,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千米。

属丘陵低山区,地势东、南、北三面较高,中、西较低,山地面积占74%。主峰海拔1312米的屏坑山为境内最高峰;峡山与赣县接壤处的贡水河床为县域最低处。贡水、梅江、濂江等在境内纵横交错,建有渔翁埠水电站、下栏水库工程。

气候

于都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有寒潮、台风、高温干热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3、历史沿革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6月1日起,因字生僻,改“雩都”为“于都”。

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驻于都县城。

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建县,迄今已有2214年的历史。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今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诸县,故有“六县之母”之称。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在白鹿营分设阳都县(280年改宁都县)。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在南乡分设安远县。

五代时分设石城县,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将瑞金监升为瑞金县。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九州分设会昌县。

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驻于都县城。

1949年于都解放。先后属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行政公署、赣州专区、赣州地区、赣州市。

4、区划人口


于都县

行政区划

全县辖9个镇、14个乡: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坳镇、罗江乡、小溪乡、利村乡、新陂乡、靖石乡、黄麟乡、沙心乡、宽田乡、葛坳乡、桥头乡、马安乡、仙下乡、车溪乡、段屋乡。共有25个居委会、352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于都是百万人口之县。是目前赣州唯一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县,总人口105.4万,人口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

辖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5、自然资源

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7.8%,水稻土占11%。

于都县境内河流纵横交互,梅江、贡江穿境而过,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森林覆盖率高达71.2%。

境内地下矿藏资源丰富,有钨、锡、铋、锌、金、银、铜、铁、锰、稀土、灰石、透闪石、耐火粘土等28种,是赣州市重要的矿产品基地。其中钨矿有大、中型矿区7处;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

6、经济结构

近年来,于都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进一步增强铭党恩、谋发展、促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苏区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主攻贡江新区、工业新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驱动、信息化为引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努力争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先行者,着力建设经济繁荣、城乡秀美、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幸福于都,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于都进入了发展前景最优、发展态势最好、建设速度最快、社情民意最顺”的新时期。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21亿元,增长11.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84亿元,增长24.1%;财政总收入达10.3亿元,增长27.1%;实现公共财政收入7.26亿元,增长2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7.55亿元,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8亿元,增长14.3%。2013年上半年,预计(下同)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亿元,增长11.5%;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4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完成6.08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23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3亿元,增长14.1%。

7、社会事业


于都县

教育

1949年全县有中学62所,公、私立小学146所,在校学生近万人,1978年全县于都中学(5张)有学校725所,其中高中18所,初中18所,小学689所,在校学生共计97871人,其中中学生21513人,小学生76358人,入学率为92.8%;教职工4272人,其中公办教师1978人,民办教师2297人。截至2010年,于都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园)458所,其中幼儿园93所,小学316所,普通中学44所,职业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专任教师468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600人。在校学生237632人,其中中学生75367人,小学生1325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9.5%。

卫生

医疗于都县人民医院改革开放初期,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58个,其中县医院3所,即人民医院、中医院和皮肤病防治所,乡镇卫生院26所;床位484张,卫生技术人员437人。截止2012年,于都全县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2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2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床位数1061张,医务人员1346人,其中技术人员1220人。 

文化

文化县城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广播电视台等文化设施和采茶剧团;地方剧主要有赣南采茶戏,主要传统戏有《南山耕田》、《王三卖肉》、《才郎别店》、《妹子》、《补皮鞋》等,改革开放初期县采茶剧团排演的《茶童戏主》盛演不衰,后拍摄成同名戏曲艺术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8、交通

于都县地图位置于线、庄黄线,县道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贯串于都县境。于都交通运输,古时以水运为主,1935年始有汽车运输。改革开放初期,全县仅有各级公路135条,总长836.46公里,公路密度27.67/百平方公里;于都拥有各类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其中:国道91.45/2条(323线、319线),省道54.24公里/2条(银于线、庄黄线),省养县道93.8公里/3条(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县道377.984公里/16条,乡道528.261公里/57条,村道1505.725公里/724条,有渡口32个,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323线、319线、省道于银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乡村道为延伸的公路运输网络。实现市至县通二级公里水泥路,21个乡镇机关所在地通水泥(油)路和388个行政村通公路及134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水泥砼(油)路面里程为605.7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25%。2001年12月开工建设赣龙铁路58公里,于2005年4月正式通车。境内航道2条,航线总里程123公里。有大型桥梁6座,即寒信大桥、水头大桥、红军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和新澄江大桥,总长2030.24米,2009年11月建成的渡江大桥为连接贡江两岸又一大型桥梁,将加速贡江南岸的发展与建设。中型水利枢纽工程2座,即渔翁埠水电站和下栏水库工程。2009年通车的昆厦高速公路,使得于都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从此于都4小时内可到达厦门经济特区,全程高速直达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

9、历史文化


于都县

于都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建县,迄今已有2214年的历史。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于都以北有雩山,取名为“雩都”,1957年6月1日起改“雩都”为“于都”。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今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诸县,故有“六县之母”之称。隋初前,古南康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是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故遗存的历史文物古迹极为丰富,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

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周敦颐、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人在于都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罗田岩石刻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都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客家文化遗产,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第一批命名并几经复评仍然保留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于都唢呐公婆吹”被国务院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都还曾以“三锤三匠”而获得“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三锤:打铁的铁锤、补缸补锅锤、弹棉花的弹棉槌;三匠:木匠、泥匠、篾匠)。

于都是一块红色土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过伟大革命实践的地方,是著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长征前夕,*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等机关设在于都县城。故遗存的革命旧址、旧居极为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1处(1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方保管处旧址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处。

10、民间艺术

中石民俗

于都县桥头中石坊的民俗活动主要有上刀山、过火焰山、水上漂、滚簕床、下油锅、长襟等。

上刀山,又叫爬刀梯,用锋利无比的36把长刀绑在18米高的松树圆木上,刀口朝上,摸摸刀刃,锋利锋利。上刀山的并不仅仅是一两个表演者(当地称为“阳兵”)耍耍而已,更多的是男性群众,这些大小老少手脚沾“符水”,赤手赤脚,手抓脚踩,在锋利的刀刃上步步高升,上上下下不停的人,没有一个人受伤或者出现意外事故。

过火焰山,又叫下火海,表演开始前,祭师开始点燃大火坑里的木炭,火坑由36块土砖围成,里面堆上木炭,经过燃烧,已烧得通红。表演开始后,表演者脚沾“符水”,脚踩进通红的火炭里,带头跑过火坑。接着,村民中的男子也一一脱去鞋袜卷起裤脚,脚沾“符水”走过火坑,无一烫伤者。

水上漂,在一个数米水深的大鱼塘水面上,拉一条约50厘米宽的红布,表演者从几十米长红布条的一端徒步至另一端,险象环生却有惊无险。

滚簕床,用布或草席,在上面铺满乡间野生的牛头簕和其他带硬刺的植物,形成一张簕床。表演者手端瓷碗,碗里装有水,手舞足蹈一阵后,手指对着碗里的水比划几下,喝起碗里的水,喷洒到簕床上,然后,脱去上衣,赤膊上阵,在簕床上连滚几圈,起来后,身上不仅没有出血,连大小伤痕都不见一个,实实在在的完好无损。在他的影响下,在场的普通百姓,一个接一个的在簕床上打滚。

下油锅,也称捞油锅。一个大火炉、一口大锅头,火炉里生着炭火,锅里头装着食用油,几个壮实小伙子,轮着给火炉扇风,红红的炉膛、长长的火焰,一会儿工夫就把锅里的油烧得沸腾。边上的人将切成小条的豆腐下锅,随着油温的逐渐上升,几个表演者围绕油锅团团转,口里念念有词,一手托着装有水的碗,一手忽指碗里忽指锅里。油彻底沸腾后,几个人往油锅里下豆腐,几个人在锅里搅动。豆腐煎熟后,一个表演者赤手伸进沸腾着的油里,拿起一条冒着油泡看豆腐,放到嘴里,很自然地吃下去。随即,其他几个表演者和周围的人都赤手伸进油锅里捞豆腐,吃豆腐。

长襟,又称刀山树下栽根,是中石民俗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长襟,就是把未成年男孩或比较多病痛的男孩,带到刀山树下栽根。长襟的物品一般是米果、水果、鸡蛋、大米、香烛、食用油、灯盏、雄鸡、手镯、平时穿戴的衣服鞋帽、襟盎等,长襟结束后,参加长襟的家庭带着米果、水果、襟盎、长命鸡(雄鸡)回家,小孩才能平安长大。


于都县

于都半班戏

半班戏的前身是民间灯彩、小曲、小调相互融入,逐步改进、完善的一种地方戏种。其流传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于都县葛坳乡为中心的兴国、宁都、瑞金县相毗邻的乡村一带。

半班戏戏班一般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大部分成员都是多面手,或会吹会打,会弹会拉,会演会唱,需要时轮番上台,内外皆宜。剧中行当以“生”“旦”“丑”为主。其服饰、妆扮是根据剧中故事出处而采用汉式的古代或近代款式。演出场所是从原始的只限于茶余饭后自娱自乐为主,逐步发展到农家的喜庆佳节、婚娶寿宴,进尔在春节期间再到庙会剧院,并从原来无偿演出到收到钱银用于养家糊口,娶亲建房。

于都花鼓

花鼓是于都县流传较广的一种民间歌舞,遍布全县各乡镇,每到元宵期间,花鼓演出到处可见,年纪稍大些的人,都能哼上几句花鼓歌。

花鼓演出形式简单,舞蹈动作单调,但它能广为流传,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这与花鼓艺人的聪明才智及花鼓演出的特有形式分不开的。花鼓有花鼓公子,花鼓婆子二名角色。花鼓婆子亦由男艺人扮演。因所用道具不同,又被分为扭九花鼓、猪斗花鼓与篓灯等。舞蹈动作与场面调度及演出形式基本一致,唯音乐、歌词各异。扭九花鼓的花鼓婆子拿手绢。猪斗花鼓花鼓婆子一手扇,一手猪斗灯,篓公灯花鼓婆子则一手扇,一手篓灯。男角花鼓公子除篓公灯是拿钹外,其余都拿扇,扭九花鼓大多是随口唱来,无多少固定的歌词。猪斗花鼓及篓公灯则有读书、耕田、奉劝、开门、驳嘴、兴起、满姑、做鞋、花鼓、写字、铜钱等歌谣,与观众屋主对答较为激烈的有罗江、小溪、贡江、岭背等乡镇的花鼓。

于都唢呐

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迁传入赣南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于民间的唢呐曲牌众多,仅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在唢呐手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于都全县有1000多名。1993年,于都县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于都客家唢呐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木管的唢呐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于都客家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中唢呐高亢、激昂;大唢呐粗犷、气派;“辣子”音高、尖细,吹奏时很费力。到2012年,用得最多的是小唢呐和中唢呐两种。唢呐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常用的有8孔,发音响亮、雄厚。于都客家唢呐基础深厚,应用广泛,人们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剪彩、参军等,以及接送贵客都喜欢请唢呐手吹上一番。于都的唢呐手有个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唢呐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在赣州东河戏、采茶戏的舞台上也得到充分发挥。

11、旅游

于都县“山明川秀,地丽物繁”,名胜古迹众多,旅游景点引人入胜。现已开发“红”、“绿”、“古”特色旅游景区10余处,如*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旧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等。另外,在全国新农村建设发源示范点――罗坳油槽下和梓山欧阳屋新开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景点,吸引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目前于都正计划组织筹备建立长征文化艺术旅游节和唢呐艺术旅游节;新开发*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杨公坝、盘古茶场生态旅游等10个旅游景区。


长征渡口

长征第一渡

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的“于都红军大桥”是于都县横跨于都河的第8座大桥,1934年,8.6万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

罗田岩

位于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323国道旁,距县城1公里。是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众多,丹山碧水为主的历代风景名胜地,开发于南北朝,创有“华岩禅院”,为《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屏山

屏山,坐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山顶处,明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朱绍纲曾在此安营扎寨、练兵习武。

宝塔公园

位于县城西门323国道旁,宝塔旧名“慧明院塔”,始建于宋至和二年(1055年),后几经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宝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称,备受民间爱护。*时被毁,2004年全县人民自发捐资移址重建。现宝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每级设游廊;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胎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

12、特色美食

禾丰珍珠粉

禾丰珍珠粉是于都的特色食品,形状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类似珍珠。口味滑爽可口,而且有丰富的营养。据传在很久以前,是一个聪明的妇人发明的,她把大米磨成粉末状,然后做成小小的圆球状,形状就像珍珠,所以取名为珍珠粉。

于都肉皮

肉皮,是于都客家人宴席上不能缺少的一道菜,可谓色、香、味俱佳,蜂窝般厚厚的肉皮色泽金黄油亮,油香猪肉香扑鼻诱人,脆软不酥,鲜美可口,百吃不腻。

黄元米馃

黄元米馃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现多用软性杂交米。用一种赣南山区生长的名叫“黄元柴”的小灌木烧灰淋水浸泡拌料,春节前一两个月,上山砍来一种叫板杈的常绿灌木,挖一个土坑,将其堆放于上,燃成柴灰,便成了制作黄元米馃的灰碱。板杈成灰后,装进木桶,倒入几大锅热水,过滤出浓黄色的碱水,将大禾米浸染成金黄色倒入木甑蒸熟,倾入石臼,四五个壮劳力手握木梓树制成的丁字形木槌,打铁似地轮番猛砸、猛捣,米渐被打烂,形成团状,置于案板。最后,由师傅将捣烂的黄元米馃揉成圆柱体,用一根细线分出一个个厚约五六厘米的黄元米馃,用手整理成型,一个个圆型或椭圆型的黄橙橙、金灿灿的黄元米馃就制成了。风干后的黄元米馃,盛装在大缸里,用碱性灰水浸泡,一般能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随时可取出食用,十分方便。


擂茶

擂茶

赣南客家盛行饮食擂茶,尤其常见于妇女之间的交往。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细茶或粗茶之叶用擂钵捣碎,加入油、盐、生姜、芝麻、花生仁等果品,视多寡配制而定,然后炒香碾碎,制成茶泥,俗称“飨料”。饮用时取茶泥少许冲入开水,有的将做熟剁碎的大蒜、青菜、煎豆腐、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以及油炸并碾碎了的花生米、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内。制成后色、香、味俱佳。

糯米酒

赣南客家糯米酒,俗称黄酒。黄灿灿的颜色,迷迷的馨香,甜甜的醇味,多诱人哟!

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酒,糯米煮熟后,拌上酒药,装进大缸里,盖住缸口,发酵四五天就可以生酒。将生酒装入酒坛,用泥巴封紧坛口,在酒坛周围燃起炭火,文火焖三四个钟头,揭开酒坛盖,一坛黄灿灿、香气诱人的糯米酒就做好了。

上一篇: 读卡器

下一篇: 蒋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