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产品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款应用,此应用基于微信5.2版本运行。微信红包的玩法简单,它背后是腾讯财付通运营的名为“新年红包”的公众号,功能上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关注新年红包帐号后,微信用户可以发两种红包,一种是拼手气群红包,用户设定好总金额以及红包个数之后,可以生成不同金额的红包;还有一种是普通的等额红包,最为流行的是前者。
中文名:微信红包
游戏平台:微信5.2版本以上
发行时间:2014年1月27日
支付方式:绑定储蓄卡
发行商:腾讯
运营商:腾讯
平台:微信5.2及以上
1、诞生过程
2013年11月,一次基础产品中心的头脑风暴中,微信产品总监弓晨和同事们想到了可以在2014年春节时,把公司内部发红包的传统做成一个应用,吸引普通用户使用,增加启用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
微信红包
财付通公司成立后,他们为员工设计电子红包已经做了五六年。2013年初,腾讯公司行政部通过微信向员工发了每人200元的微信红包,虽然只是财付通的一个简单链接,但是被外界视为微信将与财付通打通的重要证据。
延续着现实世界的传统,弓晨和她的团队成员想到了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搭建一个向朋友“讨红包”的系统,让红包在微信好友之间传播。在技术上,“讨红包”这个功能类似于已有的AA收款功能,实现起来难度不大。
但这个创意却被财付通副总经理吴毅推翻了。吴毅担心被“讨红包”的用户很有可能遭遇尴尬:面对突然出现的讨要红包者,给还是不给,给多还是给少,都会让人难以拿捏,如果不是特别熟的朋友,给不好还有可能带来误会。“讨红包”的项目也就此搁置了。
直到今年1月初,弓晨和同事又重新拾起微信红包的点子,这一次,他们从微信群的掷色子游戏中获得了灵感。微信中有一项随机掷色子的功能,在微信群中多个好友一起掷色子是一种简单又刺激的玩法。一位产品经理提议,如果把色子换成红包应该也能激起大家参与游戏的兴趣。经过讨论,红包团队定下了这个“抢”随机红包的设计。弓晨和同事预感让大家以“抢红包”的方式参与游戏,一定能“炸”出群里潜水的用户,在微信群里营造出热闹的气氛。
他们的这个想法终于获得吴毅认可。
2014年1月10日,弓晨和几个产品与技术的同事开始了这个功能的技术开发,这时离过年只有两个多星期。只用十几天的时间,技术人员就开发出了最初微信红包版本。为了做测试,弓晨在微信上拉了一个150多人的群。这是最先接触微信红包功能的一群人,其中包括财付通的员工、广研微信团队员工以及一些银行的技术人员。在这个群里,大家的任务就是玩发红包和抢红包的游戏,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起初,大家还只是测试性地互相发红包,逐渐测试成为了真正的狂欢。群成员们会以“某某万福金安”的祝福语炸出群里的高层人物,逼他们出来发红包。当这一句话被群成员们整齐划一地重复几十遍时,一般被点名的人都会乖乖出来发真金白银的红包。几乎每天晚上,这个群都能抢红包抢到凌晨3点。微信红包将人性中人贪嗔痴因子全都激发出来。吴毅也是这个群的成员之一,他是财付通的管理者,是被逼发红包的角色。他一语道破开发团队的癫狂状态:“抢红包逼出了大家的‘狼性’。”这里的“狼性”所指向的正是人们面对游戏与金钱刺激时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无尽的欲望。自此,测试群的群名称也被改成了“微信红包测试狼群”。
2、开发历程
2013年8月,财付通正式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支付后,弓晨所在的基础产品中心就开始不停地为微信支付研发新产品。
2013年11月,一次基础产品中心的头脑风暴中,开发人员希望开发类似于公司发红包传统的应用。
2014年年1月10日,弓晨和同事开始了这个功能的技术开发。随后弓晨在微信上拉了一个150多人的群,测试游戏效果和bug,其中包括财付通的员工、广研微信团队员工以及一些银行的技术人员。
2014年1月24日,微信红包测试版传播速度极快,开发团队忙着给微信红包系统扩容,他们向腾讯公司申请,调来了10倍于原设计数量的服务器,并抓紧时间修改微信红包系统的最后细节。
2014年1月26日上线前,开发团队把“发红包”界面的一个按钮名称从“随机红包”改成了“拼手气红包”,并且改掉了先写祝福语再抢红包的流程。
2014年1月26日,微信红包还在内测时,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马化腾正邀请一些企业老板测试“抢红包”功能。在这张截图上,马化腾发了一个随机红包链接,50个随机红包,人均有20元。截图还显示,中石化的孙维跃和广厦集团的楼江跃都领到了红包。
2014年1月28日下午,“新年红包”的图标第一次出现在了微信“我的银行卡”界面中,6亿多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微信红包的页面开始发红包。
3、产品特色
设计简单
在“微信红包”这个功能的设计上,遵循了简单的原则。发送方通过“新年红包”公众号,选择发送红包的数量和金额,以及祝福的话语,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支付,就可以发送给好友;接收方则在打开后获得相应收益,只需要将储蓄卡与微信关联,就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后提现。2014年1月27日前,用户在抢红包之前,要先写上祝福,然后才可以抢。在这之后,已经改为先抢红包再发送祝福的过程。
微信红包
流行迅速
自2014年1月26日悄悄上线后,微信红包迅速流行开来,其火爆程度,不亚于此前的“打飞机”小游戏。而收到红包后想要提现,就必须绑定银行卡,这样一来,绑定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大增。腾讯数据显示,从除夕开始,至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
私密机制
微信则利用现有的好友关系网络。用户通常不会主动添加别人为自己的支付宝好友,只有在需要转账的时候才会添加对方信息。但是微信本身就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其好友关系都是在平时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动传播显然更利于人群之间的互动和扩散。
红包形式
微信派发红包的形式共有两种,一种是上文提到的普通等额红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发送;另一种更有新意,被称作“拼手气群红包”,用户定好总金额以及红包个数之后,可以生成不同金额的红包。
4、玩法简介
微信红包玩法是微信群里的一个人设定红包总金额并设置红包数量,其他人抢红包,抢到的红包中金额随机,多的可能超过红包总额的80%,的只有一两分钱。这个游戏的好玩之处在于红包总金额不限,哪怕10元,也可以给20个人甚至100个人发红包;至于抢红包的人图的也并非红包多少,几分钱也是一个新年彩头。
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微信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绑定银行卡。在这建议iPhone和Android用户都将微信升级到最新的5.2版本,该版本中对提供了刚好的微信支付服务。还要指出的是用微信发红包只能使用储蓄卡。
5、相关步骤
第一步:找到“新年红包”
微信红包
在微信“通讯录”的按左上角的“添加”键,进入界面后选择“查找公众号”,在搜索栏里输入“新年红包”。在搜索结果中选择那个马年红包图案并经过微信认证的公众号,然后关注它。
第二步:选择红包类型
点击“新年红包”进入发红包界面。此时有两个选择,“拼手气群红包”和“普通红包”。
普通红包,就是输入一定的金额后,发给指定的人。拼手气群红包需要输入发红包的个数和总金额,在分享给微信群后,每个红包金额随机生成。
目前最受欢迎的是拼手气群红包,有小伙伴发50元包了两个拼手气红包,结果有人抢到0.11元,另一人独得49.89元——这就叫拼手气。
第三步:填写红包信息
无论是拼手气群红包还是普通红包,需要填写的信息基本一致。需要注意:一是拼手气群红包的每个红包金额在0.01~200元之间随机产生,最大不超过200元(嫌200元的红包太小,可以多发几次哦);二是普通红包可以发送给不同好友,每人只能领取一次,而且好友之间不会看到对方信息。
第四步:塞钱进红包
填完红包信息你就可以点击界面上的“塞钱进红包”了。发红包功能不支持信用卡,所以还是再绑定一张储蓄卡吧。放心,微信支付可以绑定多张银行卡。在微信“我”的功能界面点击“我的银行卡”,然后添加银行卡。绑定几张余额差不多的卡就好了,动不动好几百万元的卡就不要暴露了。发红包也是有限额的,微信小伙伴透露单人单日所有卡加起来最高总额8000元。
第五步:开始发红包
塞完钱就可以开始发红包了,点击界面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红包给你想发送的人。
注意:红包只能在朋友群里发或者单发给每个人。
微信发红包整个过程需要:“关注新年红包账号→选择红包类型→通过微信支付装红包→发红包”这几个步骤。
6、其他功能
抢红包
收红包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在接到发送红包的人的消息后,点击就可以领取了。虽然群红包会引起大家哄抢,不过红包金额随机出现的概率还是给这种方式带来了不少乐趣。
提现
抢到红包后,可以在“新年红包”里查看自己的“收获”。随后你可以将红包中的钱提现到自己绑定的银行卡上,一天后钱可以到账。
红包拆开后是没有使用时间限制的,红包里的钱只要你不提现、不使用就会一直在那里,不存在过期作废的危险,随时想使用或提现都可以。微信团队会推出无需绑卡也能提现的功能,另外也会推出让用户把红包里的钱用来充话费或直接消费的功能。
7、常见问题
安全漏洞
“抢红包”并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方式,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争夺“移动支付”的市场。规则也不难看出,“抢红包”要与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开通微信支付才能顺利体现。如果用户不绑定银行卡,抢到手的“红包”也不会自动退还到发放者手中,而只会停留在“新年红包”中。
对于微信账号绑定个人银行账户的安全问题,腾讯方面的解释是增加了很多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手机丢了之后的封号操作,类似于银行的“挂失”;同时,还有绑定手机号的单独安全锁功能;还有,就是微信支付有独立密码;最后就是建立担保赔付机制。
从安全角度看,上述措施的确采取了保障手段。但可能存在的隐患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当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无法根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可能含有漏洞的空间,“黑客”的出现其实就是各种漏洞被击破的表现。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绝大多数手机支付都需要依靠短信校验码,很容易被恶意软件截获。“抢红包”火爆一时,就会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网上已经出现了“抢红包软件”的钓鱼欺诈网站,假借“抢红包”软件下载,植入木马或者钓鱼软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难说现有的机制不会出现安全漏洞。
红包未取
超过五成的用户没有将微信红包中的资金取出,因红包金额小而不提现的用户不在少数。据了解,群发红包多则100元,少则1元以下,抢到金额数较小又并不在意这些钱的用户,自然选择让其沉淀。还有部分用户只是将此当做新年活动,图个节日的热闹,不想再有后续行为。
还有部分用户并不知道微信红包是实打实的人民币,以为抢来的红包是类似Q币的虚拟货币。另外,绑定银行卡才能领红包,这让一些用户感到不安。银行卡能否解绑,是否会遇到钓鱼红包,这些移动支付具有的安全问题也让用户迟滞红包*。
8、相关新闻
微信红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安卓手机用户只要用微信扫描身边出现的红色二维码,通过腾讯应用宝成功安装其他应用软件,即可领取微信红包,最高金额达200元,并保证100%得奖。”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商务市场总监胡皓介绍,“用户每安装3个应用,还可再获得1次抽奖机会,赢取包括iPhone5S、三星Note3在内的总价值超千万的数码大奖。”
教育部将微信红包等纳入监督范围,新华社消息针对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及开学前后可能出现的“送礼风”,教育部2014年8月29日发出通知,重申了对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6条禁令”,同时,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新现象纳入监督范围。
9、社会评价
*部:从已经发生的互联网支付案件看,问题大多集中在用户开户和交易两个环节。其中,开户环节缺乏面对面“人证合一”查验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存在风险隐患的主要原因。“在开户、绑卡过程中,如果你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同时被盗,犯罪分子有可能利用绑卡进行盗刷。”*部相关人士表示,传统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需要“人证合一”双重查验,即使身份证、银行卡被盗,如果办理业务者非本人,相关业务仍无法办理。“第三方移动支付环境下,仅通过姓名、卡号、身份证、手机号就可以完成,而且手机号的短信验证也被代劳,缺乏多因素认证措施。”
商业银行: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微信支付的每笔走款仍旧通过用户的银行账户,银行能够获取相关交易信息,掌握消费资金的真实去向,对支付交易风险进行监控。
腾讯公司:微信支付并未单开账户,只是为用户和银行提供“快捷接口”的支付能力,除“红包专用账户”外,不存留和沉淀用户资金。不绑卡未提现的资金暂时存留在“红包专用账户”中,正研究新产品方便消费“红包”。
教授: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世平向记者表示,自己并没有发放过微信红包。一直关注网络金融创新的国世平认为,微信红包属于网络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一种。“现在这种金融创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像微信红包、余额宝等,都是一些非金融机构在做金融行业的事情。”国世平表示,非金融机构进入金融领域,会激活传统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创新活力,从而形成良性竞争,共同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国世平对微信红包的未来持观望态度:“*没有对任何类似的创新表示支持,只能说试试看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他向记者解释,微信红包涉及金额总量并不高,也并没有大的漏洞出现,风险较小,因此央行等监管机构也不会主动介入。“倘若发展成比特币那样,风险高了,甚至对银行形成非常大的冲击,银监会、央行等肯定会采取行动的。”
复旦大学副教授邵晓莹表示,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段,具有互动性、游戏性、趣味性、随机性等特点,符合当前潮流大势,显示出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庞大市场。但借助陈光标的名人效应进行炒作、甚至牟取巨额盈利,是有失偏颇的行为。“这意味着这一市场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有时超出了监管框架的约束。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要想健康发展,相关监管制度和手段都要能跟上才行。”
网友:微信功能设置仍不齐全
不敢轻易将手机跟银行卡绑定的微信用户还有很多,如何将红包提现,也成了网友们追问腾讯最多的问题。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春节后会尽快让用户实现无卡提现,同时也会想办法让用户使用红包里的钱进行消费。
微信红包无卡提现尚无准确时间表,有网友认为,微信致力于发展移动支付,有人气和影响力,但周边配套设施和功能设置不齐全,才会让用户感到困惑。
还有一些网友对微信红包潜藏的金融风险心存疑虑。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网友“小红唱曲”就是坚定的不参与者,他说:“随便就把银行卡和社交平台挂钩,这个手机钱包究竟安不安全,还需要考量。”
10、2017年春节数据
2017年2月4日,微信发布《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中国香港、中国*、美国成为春节假期*旅行最热门的目的地,而韩国成为*无现金支付笔数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