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酒歌
武定彝族酒歌是生长在中国云南乌蒙高原上的一支民间歌谣奇葩,在蓝湛湛的碧空下,只要艳阳照耀,它以饱满的生命演唱着一曲曲天籁之音。
1、文化遗产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这首在2008年央视春晚唱响的彝族敬酒歌,来源于中国云南磅礴乌蒙高原群山深处的武定县。它被著名诗人牛汉称为“中国最牛的民歌”,可与*《大板城的姑娘》比肩。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正式将武定彝族酒歌作为传统音乐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特色
武定彝族酒歌是彝家的汗水酿制的。养育了武定彝家人祖祖辈辈的乌蒙高原,是时光和自然留下的酒坛。酒坛深处的武定彝家儿女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逢年过节乃至贵客登门都离不开酒歌,对酒当歌,其乐融融,他们把喜怒哀乐融入酒歌,将亲情友情爱情注入酒歌,凝聚人心……他们用酒歌谱写民族诗篇,用酒歌记载历史,“靠山吃山”地劳作在这片高原上,把艰辛的劳动变成愉快的歌声,变成会飞的音符,变成一首首劳动的颂诗,表达他们对幸福、光明的向往和美好梦想的追求,唱得淋漓尽致。
武定彝族酒歌是用彝家人的热情酿制的。每逢亲朋好友到来,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武定彝家儿女就热情似火地先敬上一碗美酒,唱起深情的敬酒歌:“武定那个小锅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啊请你喝不喝你莫走/要喝你就喝个够/点滴都莫留/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没有复杂的乐队,伴奏的也许只是那么一支短笛,而那优美、悦耳的歌声,却震撼着每一个远方来客的心,让初来乍到的远方客人硬硬的一颗心就被它唱热了,唱软了,甚至唱融化了。
彝家人亲朋好友相聚在了一起,难逢难遇,心心相印,酒逢知己,就唱∶“今天日子好啊!亲朋好友在一起,三碗四碗嫌少,五碗六碗还想喝啊。”
客人要走了,彝家人又送上一碗碗留客酒,深情地唱上一曲《留客调》:“亲亲的阿老表/亲亲的阿表妹/走一步是望两眼/哪个舍得你呀……”至真、至情、至美,清脆、嘹亮、亲切、抒情的酒歌声,把人们带进了武定彝家深情厚谊的内心世界,它是那么抒情,那么动人,让人深深感到艺术的震撼力。
武定彝族酒歌,是一种很有草根气息的原生态的民歌绝唱。它词真情切,唱出了磅礴乌蒙高原深山中兄弟民族的淳朴纯真的情感,美好纯洁的心灵。歌词美,歌声更美。它没有那种洋腔花调。没有矫揉造作,更没有故意勒着嗓子像杀鸡的颤声尖叫。它有的只是纯朴、自然、优美,像武定彝山的风光一样的自然的美。那些唱酒歌的姑娘,也是那么美,她们身上穿的不是那种袒肩露胸的扫地长裙,也没有那种珠光宝气的耀眼装饰,她们只是普通装束,脸上既不涂脂抹粉,嘴上也不擦口红。可她们却是那么纯真无华的美。武定彝山美,武定彝山的人更美。在这里,人们得到的是最大的享受,最大的满足。自然的享受,艺术的享受。
月亮升上来了,它像一轮光辉四射的银盘,高高地悬挂在高原群峰之上。武定彝家儿女们唱着比彝风还醉人的酒歌。那醉人的酒歌,就会在你的梦中天天不落、夜夜升起在睡梦中。
“宾朋满堂坐/倒酒宾朋喝/宾朋来跌脚/亲戚朋友来跌脚/今天不跌哪时跌/明天后天不再见跌/宾朋满华堂/倒酒宾朋喝/兄弟姊妹来跌脚/老老少少来跌脚/今天不跌哪时跌/明天后天不再见跌……”有了跌脚调,也就有了被称之为“跌脚”的流传千百年武定彝族传统歌舞。
蓝天,白云,层层叠叠的青山。清越的打歌声阵阵向你飞来,轻盈明快,曲调淡雅,悦耳赏心,韵味绵绵,听得教人不由地渐渐沉醉其中。那歌声就是从人们的心中飞出来的,轻盈明快。那歌声中,人们和着节奏,晃腰甩臂,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不停地在原地旋转,不断变换着脚步和队形,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行。
3、地理文化背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人的文化、音乐、舞蹈……
武定,地处乌蒙高原西北部。千百年来,磅礴乌蒙逶迤而来,金沙玉带,苍松翠柳,阡陌纵横,村舍俨然,稻香鱼跃,瓜甜果美,粮丰林茂,大美不言,白云深处也有人家,是一块神奇秀美的土地,被誉为“省会之籓篱,滇西之右臂”。磅礴乌蒙高原养育了勤劳、淳朴、智慧的武定彝族人民,也滋养了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武定彝族传统跌脚歌舞《八脚穿花》,成为一种艺术、一种风情、一道风景。
迄今仍盛行不衰的武定彝族传统跌脚歌舞来自远古,那醉人的旋律加之唱词的韵律实在是妙不可言。经过上千年的演进,那快乐、充满艺术感染力、且歌且舞的跌脚歌舞,逐渐完善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艺术,传承至今。明代谢肇淛的《滇略·夷略》中就有记载∶武定彝族“饮酒,以一人吹芦笙为首,男女牵手周旋跳舞为乐。”
《八脚穿花》是歌、舞、乐一体化的一种古老歌舞艺术。当诗歌、音乐产生时,与之相适应的舞蹈也就应运而生,形成了歌、舞、乐浑然一体的原始歌舞艺术,进入了人类生活,成为彝族先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八脚穿花》也是彝族“生命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闻一多《说舞》)适用场所很广泛,除了丧事外,任何场所都可以跳,尤其是节日庆典和婚嫁时,人们都可以跳个三天三夜。
关于《八脚穿花》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对年轻的恋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战胜了土司的抢亲队。为庆祝胜利,村中最大的老人拿起竹笛吹奏起来,人们随着音乐,手拉手围着这对恋人唱啊唱,跳呀跳,祝贺他们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人们在欢乐时刻都会跳起这种歌舞来庆祝,这种习俗也就代代传承至今。据上了年纪的彝族老人讲,跳武定彝族传统跌脚歌舞的目的在于祈求人口增长、庄稼丰收、六畜兴旺。
歌舞动作主要模拟动物的“公鸡啄架”、“斑鸠吃水”、“石蚌跳溪”、“猴子冲碓”、“雄鸡摆尾”、“猴子爬树”、“马踢四蹄”等。形式上有“赶跌”、“转跌”、“扭跌”、“背靠跌”、“毛驴交叉跌”等20多种套路,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让人酣畅淋漓。
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每逢婚嫁或喜庆的节日,只要有人吹起清脆、嘹亮的笛子,男女老少便会“笛子一响,脚板就痒”,人们便纷纷不约而同地涌向跌脚场地,烧起熊熊的篝火,手拉起手,肩并肩,围起一个个流动的同心圆,时而磋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跳起欢快的彝族传统跌脚歌舞。在这里,无所谓舞台或看台,人人都是歌手舞者。一直跳到月落日升,“阿哥跳烂千层底,小妹跳烂绣花鞋”“跳起了黄灰做得药,跳到天亮才快活”,通宵达旦,尽兴方休。无论认识与否,拉起手来就是朋友,就是天下一家亲;无论会跳与否,一切只需跟着感觉走,慢慢就进入了角色。
我始终惊诧于这个古老民族。她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把自己民族尚有千年古风的劳动生活场景进行了诗化,成为舞台上一部极具震撼力的优秀作品。
明代四川新都状元杨升庵有一首歌唱乌蒙山的长篇七言歌行《乌蒙山》,既是他诗潮迸发的经典之作,也是火一样的民族——彝族的灵魂之歌。“此山奇绝不可比,郁郁苍苍熟能纪。晦明幻化神器潜,让帝艰难不到此。山鬼啾啾木客号,古藤絙索垂猿猱。山禽百韵隔云木,落日熊罢呼其曹。路断吊桥悬怪石,宛若晴虹高万尺……”
杨慎谪滇35年,其间7次因公回川省亲,都从元谋龙街渡过金沙江,经武定府,达昆明,由此西去永昌。当时,武定府作为川滇交通干线上的重镇,被誉为“省会之籓篱,滇西之右臂”。杨慎每次途经武定,或驻足小憩,或旋次徐行,武定的风土人情给了他深刻感受,美景深情,相得益彰,于是写下了《恶氛行》、《乌蒙山》等美文。
乌蒙高原离太阳最近,因而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在乌蒙高原上的武定彝家人,他们豪迈地唱道:我们是太阳的子孙,太阳不跌落;我们是火的民族,火生生不息;我们烧的是朝上长的圣洁木,我们饮的是往下淌的清净水,我们走的是弯弯曲曲的通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