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谷精草
大型草本。叶线形,丛生,长35-50厘米,两面均有微毛。花葶长达50厘米,稍扭转,具5-7棱,有微毛;鞘状苞片长14-28厘米;花序扁球形,粉白色,径1-1.5厘米;外苞片长圆形,禾秆色或稍黑色,硬纸质,长3.5-4毫米,背面上部及边缘有短毛;总(花)托有密毛;苞片倒披针状楔形,长3.5-3.8毫米,背面上部及先端密生白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常3浅裂,连柄长3.2-3.7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密生白毛,无翅,无龙骨突起;花冠(2)3裂,裂片卵形,近等大,上部具黑色腺体,先端有白毛;雄蕊(4)6,花药黑色。雌花:萼片3,舟形,长3-3.5毫米,端部簇生白毛,无翅,无龙骨突起;花瓣3,膜质,窄倒披针状条形,先端簇生白毛,侧面及腹面上部有长毛,近顶有黑色腺体;子房3室,花柱分枝3。种子长卵圆形,长0.7-0.8毫米,具横格及T形或条状突起。花果期8-12月。
中文学名:云南谷精草
拉丁学名:EriocaulonbrownianumMartius
拼音:yunnangujing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鸭跖草目
科:谷精草科
属:谷精草属
1、形态特征
株:大型草本。
叶:叶线形,丛生,长35-50厘米,两面均有微毛。
花:花葶长达50厘米,稍扭转,具5-7棱,有微毛;鞘状苞片长14-28厘米;花序扁球形,粉白色,径1-1.5厘米;外苞片长圆形,禾秆色或稍黑色,硬纸质,长3.5-4毫米,背面上部及边缘有短毛;总(花)托有密毛;苞片倒披针状楔形,长3.5-3.8毫米,背面上部及先端密生白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常3浅裂,连柄长3.2-3.7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密生白毛,无翅,无龙骨突起;花冠(2)3裂,裂片卵形,近等大,上部具黑色腺体,先端有白毛;雄蕊(4)6,花药黑色。雌花:萼片3,舟形,长3-3.5毫米,端部簇生白毛,无翅,无龙骨突起;花瓣3,膜质,窄倒披针状条形,先端簇生白毛,侧面及腹面上部有长毛,近顶有黑色腺体;子房3室,花柱分枝3。
果:种子长卵圆形,长0.7-0.8毫米,具横格及T形或条状突起。
大型草本。叶线形,丛生,长35-50厘米,两面均有微毛。花葶长达50厘米,稍扭转,具5-7棱,有微毛;鞘状苞片长14-28厘米;花序扁球形,粉白色,径1-1.5厘米;外苞片长圆形,禾秆色或稍黑色,硬纸质,长3.5-4毫米,背面上部及边缘有短毛;总(花)托有密毛;苞片倒披针状楔形,长3.5-3.8毫米,背面上部及先端密生白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常3浅裂,连柄长3.2-3.7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密生白毛,无翅,无龙骨突起;花冠(2)3裂,裂片卵形,近等大,上部具黑色腺体,先端有白毛;雄蕊(4)6,花药黑色。雌花:萼片3,舟形,长3-3.5毫米,端部簇生白毛,无翅,无龙骨突起;花瓣3,膜质,窄倒披针状条形,先端簇生白毛,侧面及腹面上部有长毛,近顶有黑色腺体;子房3室,花柱分枝3。种子长卵圆形,长0.7-0.8毫米,具横格及T形或条状突起。花果期8-12月。
2、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及斯里兰卡
产地: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及云南南部
生境:向阳沼泽地
海拔:1000-1500米
3、分类文献
EriocaulonbrownianumMart.inWall.Pl.As.Rar.3:25.Plate248.1832.p.p;Hook.f.Fl.Brit.Ind.6:576.1894.p.p.;Ruhl.inEngl.Pflanzenr.(Eriocaul.)4(30):84.1903;P.F.FysoninJourn.Ind.Bot.2:262.1921;MoldenkeinFifthsumm.1:495.1971.——E.yunnanenseMoldenkeinPhytologia2(7):222.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