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
景龙(707年九月—710年六月)是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共计4年。
1、君主介绍
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2、纪年对照
景龙元年二年三年四年
公元707年708年709年710年
干支丁未戊申己酉庚戌
3、启用时间
改元景龙
神龙三年(七0七)九月五日改元景龙,一年两号,自九月分。
4、景龙元年
武则天
初,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以武三思擅权,意常愤郁。及太子重俊起兵,胁元忠子太仆少卿升自随,太子死,升亦为乱兵所杀。元忠扬言曰:“元恶(指三思)已死,虽鼎镬何伤!(元忠以死自誓)惜太子殒没耳!”中宗以其功大,且为高宗、太后所重,故释不问。宗楚客、纪处讷等共证元忠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惧,表请解官还第,中宗遂手敕许解仆射,以特进、齐公致仕,仍朝朔望。景龙改元,宗楚客等引姚廷筠为御史中丞,使劾元忠,谓元忠功不及侯君集,亲不及房遗爱,而父子竟与李多祚等谋反,正当如侯、房赤其族,云云,中宗以为然,于是下大理狱,贬渠州(今四川渠县)司马。宗楚客令给事中冉祖雍奏言:“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出佐渠州。”杨再思、李峤二相亦赞之。中宗曰:“元忠驱使日久,朕特矜容。制命巳颁,岂容屡改!轻重之权,应自朕出;卿等频奏,殊非朕意!”再思等遂不敢言。监察御史袁守一再弹元忠,曰:“重俊乃陛下之子,犹正典刑;元忠非勋非戚,岂容漏网?”九月九日,再贬元忠务川(今贵州思南)尉。楚客等仍穷追不己,幸元忠行至涪陵而卒。
张仁愿始破突厥
神龙二年(706)沙吒忠义为突厥默啜所败,景龙元年(七0七)十月命左屯卫大将军摄御史大夫张仁愿代为朔方道大总管,以击突厥。既至,虏已退,引兵踵击,夜掩其营,大破之。
苏安恒被杀
习艺馆内教(在宫内教宫人书算众艺)苏安恒矜高好奇,喜为谏言,曾三度上书(见前)言朝廷大事,太后、中宗未之罪。及太子重俊诛武三思,败死,安恒亦自言“此我之谋”,遂被杀。
中宗宫廷游乐
景龙(七0七至七0九)中,尝命宫女为市肆,公卿为商旅,与之交易,因而忿争,言辞亵慢,中宗与韦后临观赏乐。又尝幸玄武门,与近臣观宫女拔河。屡与近臣、学士宴集,令各效伎艺以为乐,如工部尚书张锡舞《谈容娘》,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左卫将军张洽舞《黄麞》,左金吾将军杜元谈诵《婆罗门咒》,中书舍人卢藏用效道士上章。国子司业郭山恽独曰:“臣无作长,请歌古诗。”乃歌《鹿鸣》(《诗经》宴群臣、嘉宾诗)、《蟋蟀》(取好乐无荒之义),中宗嘉其意,赐时服一套。又尝宴群臣,使各为《迥波辞》(六言四句俚曲,第一句皆用“迥波尔时”四字起),皆为谄语或嘲语,有优人唱曰:“迥波尔时栲栳,怕妇(怕老婆)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当时的御史大夫,畏妻如严父),内边无过李老(指中宗怕韦后)。”唯谏议大夫李景伯曰:“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中宗不悦。
景龙四年——有些史书记载唐中宗为韦后及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也有些记载为病死.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即殇宗),当年即改元唐隆。
5、景龙二年
长宁公主、上官婕妤等多造第宅,胜于宫掖。安乐公主尤骄横,尝请中宗赐给长安昆明池(汉武帝作),中宗因该池是百姓种蒲养鱼基地,故不许。公主赌气,乃另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四十九里。池中累石象华山,引水象天河,欲以胜昆明,故取名“定昆”。公主有一裙,值钱一亿。织成花卉鸟兽,小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下月下,颜色各不相同。公主初嫁武崇训,崇训死,以武延秀美姿容,公主爱之,遂选为驸马。景龙二年(七0八)十一月二十一日成礼,借用皇后仪仗,分禁兵盛其护卫,由安国相王坐车陪送。二十二日,大赦天下,以延秀为太常卿,兼右卫将军。二十三日,中宗宴群臣于两仪殿,命公主出拜公卿,公卿皆伏地叩头。
武平一请抑外戚
中宗时,武、韦专擅,过于则天时。景龙二年(七0九)十月,修文馆直学士、起居舍人武平一(父载德,武后时封颍川郡王)上表请抑损外戚权宠。但不敢明言韦氏,惟请抑损己家。中宗优诏不许。
突骑施娑葛被逼叛唐
突骑施娑葛既代其父乌质勒为酋长统军,其父旧将阿史那(突厥姓)阙啜(阙、部落名、啜、官名)忠节(人名)不服,常相攻击,忠节军弱,不能支,唐安西大都护郭元振奏准,令忠节入朝宿卫,迁其部众居瓜、沙等州。忠节行至中途,唐右威卫将军周以悌劝忠节勿入朝,不如送贿宰相宗楚客,请发安西兵并引吐蕃兵共击娑葛。(另求阿史那献为突厥可汗以招降十姓;使郭虔瓘发拔汗那国兵相助)元振闻之,急上长疏驳周以悌之谋,尤恐引吐蕃兵以击娑葛,一旦吐蕃得志,十姓、四镇将不复为朝廷所有。宗楚客既受贿,不从。于是,楚客特遣御史中丞冯嘉宾持节安抚忠节,使侍御史吕守素处置四镇,以将军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发甘、凉以西兵,兼征吐蕃兵以讨娑葛。景龙二年(七0八)十月娑葛闻其谋,自立为可汗,发五千骑出安西,五千骑出拨换,五千骑出焉耆,五千骑出疏勒,大举入寇。元振在疏勒,栅于河口,坚守不出。忠节迎嘉宾于计舒河口,娑葛遣兵袭之,擒忠节,杀嘉宾。又擒吕守素于僻城,缚于驿柱,剐而杀之。既而败牛师奖,师奖战殁。娑葛遂陷安西,断四镇路,遣使求宗楚客头。楚客又以周以悌代郭元振统众,征元振入朝;以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置军焉耆以讨娑葛。娑葛遗元振书称:“我与唐本无恶感,只与阙啜有仇,宗尚书(楚客本官是兵部尚书)受阙啜金,想击破奴(娑葛自称“奴”)的部落;冯中丞、牛都护又相继而来,奴岂能坐而待死?近闻(阿)史(那)献要来,白白惊扰地方军民,再没有太平日子好过!请大使(指元振)考虑着办。”元振将娑葛书转奏,楚客怒,奏言元振有异图,召还,将罪之。元振使自己的儿子(名鸿)从小路向朝廷奏报,请求留在西域,不敢还朝。于是朝廷流周以悌于白州(广西博白县),复元振官,赦娑葛罪,册立为十四姓可汗。
迎僧伽至长安
僧伽(六二八至七一0)本西竺高僧,高宗时至长安、洛阳行化。后历吴楚间,手执杨枝,神变无方,人或谓之观音化身。后于泗州构伽蓝居之,中宗亲为书额曰“普光王寺”。景龙中迎至长安,尊为国师,居荐福寺。中宗及百僚皆称弟子,延入内道场,占对休咎,若合符契。景龙末卒。
法藏大和尚
本年中夏,旱,命沙门法藏集百法师于荐福寺以法祷之,得雨,由是中宗礼法藏为菩萨戒师。法藏本康居人。自称姓康,字贤首,始游长安,参与义净译坛,为武后讲新华严经,撰《义门捷径易解》,号金师子章。中宗时居洛都佛授记寺,号康藏国师,有《般若心经疏》,为华严宗第三祖。
杜审言卒
审言(*六至七0八)字必简,襄阳人,杜甫祖。举进士,累迁洛阳丞。武后时,官膳部员外郎;中宗朝官修文馆直学士。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共称“文章四友”。性狂傲,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有辑本《杜审言集》传世。
6、景龙三年
公主纵奴掠良民为奴
长宁、安乐诸公主多纵僮奴抢掠百姓子女为奴婢,景龙三年(七0九)正月侍御史袁从之收僮奴下狱治之。公主诉之中宗,中宗手诏释之。从之奏称:“陛下纵奴掠良民,何以治天下!”中宗终释之。
和事天子
景龙三年(七0九)二月九日监察御史崔琬对仗弹劾宰相宗楚客、纪处讷潜通戎狄,受其货赂,致生边患。(此指去年宗楚客等受阿史那阙啜忠节赂,致启娑葛之叛)按照朝廷惯例,大臣被弹,应该弯腰退出,立于朝堂待罪。但楚客却不然,反而愤愤不平,自述自己如何忠心,如何被崔琬诬陷等等。中宗并不详细追问,却命琬与楚客结为兄弟,言归于好。当时人都称中宗为“和事天子”。
突骑施娑葛请降
景龙二年(七0九)冬,既册立娑葛为十四姓可汗,三年七月,婆葛遂遣使请降。二十六日,拜娑葛为“归化”可汗,赐名守忠。
逐粮天子
景龙三年(七0九),关中饥,斗米百钱。由山东、江淮运谷至长安,牛死十之八九。群臣多请皇上再往洛阳。按:唐朝京师本在长安,武后喜居洛阳,改称东都或神都。韦后家本杜陵(在长安),不乐东迁,乃使巫者彭君卿等劝说中宗:“今岁不利东行。”中宗信妖妄,后复有言幸东都者,帝怒曰:“岂有逐粮天子邪?”
大食入侵西域
神龙元年(七0五),伊拉克总督哈嘉智遣其副将屈底波率兵渡阿克苏河,入侵昭武九姓诸国,至景龙三年(七0九)已征服安国(布哈拉)及康国(撒马尔汗)。西域诸国陆续向中国乞援。
朱敬则
敬则字少连,永城人。博学重气节,武后初,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韦安石阅其草,赞曰:“真董狐笔也。”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相以用人为先,张易之构陷魏元忠,敬则力救,得不死,世皆洁其为人。出为郑州刺史,贬涪州,代还卒,时景龙三年(七0八)五月。
杨再思卒
再思,原武人,明经出身。延载初(六九四)即以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居相位十余年,阿谀取容,未尝与人忤。其谄事二张尤为无耻。二张诛,又依附韦、武,迭居相位。景龙三年(七0九)六月,以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死于官。
豆卢钦望卒
钦望出鲜卑慕容氏,祖籍徒河(辽宁锦县西北),自魏至周、隋、唐,世皆显仕。钦望自武周时至二张、武、韦乱政之际,为相十余年,不敢对抗权势,力求自全而已。景龙三年(七0九)十一月二十二日卒。
7、景龙四年
有人上言韦后等将危*
景龙四年(七一0)四月定州人郎岌上言韦后、宗楚客将要谋叛,韦后请中宗杖杀之。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也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图危*。”中宗召见钦融,当面质问。钦融叩头争辩,神色不挠,中宗为之默然。宗楚客矫诏令飞骑扑杀之,丢在殿庭石上,折颈而死,楚客大呼称快。中宗虽未追问,但心里郁郁不乐。由是韦后及其党羽开始感到忧俱。
韦后艺术形象
安乐公主希望母后临朝,自为皇太女。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庭,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于是三人合谋,于饼馅中进毒。景龙四年六月二日,中宗暴死于神龙殿,年五十五。韦后密不发丧,次日始召诸宰相入禁中,征诸府兵五万人驻京城,自总朝政:使驸马都尉韦捷(娶中宗女成安公主)、韦灌(娶中宗女定安公主)、卫尉卿韦璇(温族弟)、长安令韦播(温从子)、左千牛中郎将韦锜(温族子)、郎将高嵩(温之甥)等分领驻军,使中书舍人韦元巡行长安六街。又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五百人速驰驿骑奔驻均州,以防谯王重福,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充东京留守。又以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并同平章事,分任朝政。同日,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既知帝崩,乃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中宗幼子,年十六,非韦后生)为皇太子,由皇后知政事,相王且参谋政事。宗楚客密谓韦温(韦后从兄)曰:“相王辅政,于理不合。且嫂叔不通问,将来坐朝之日,如何相处?”遂率诸宰相请罢相王政事,表请皇后独自临朝,只让相王为太子太师。九月四日,将中宗棺木移到太极殿,召集百官正式发丧,皇后临朝摄政,赦天下,改元唐隆。进相王旦为太尉,雍王守礼为豳王,寿春王成器(相王长子)为宋王,以从人望。命韦温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五日,皇太子重茂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仍知政事。
李旦
韦后既临朝,宗楚客及诸韦共劝其遵武后故事,革唐命;韦温、武延秀、安乐公主等欲去相王及太平公主,然后废少帝,以成大事。相王五子,以第三子临淄王隆基最有才力,年二十五,不露头角,诸武、韦及楚客等均未之防。隆基先官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罢归京师后,审时度势,乃阴聚才勇之士,厚结羽林万骑,谋匡复*。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武、韦,与宗楚客善,知楚客谋,恐祸及己,乃密告隆基,劝其先发。隆基遂与其姑太平公主及公主子卫尉卿薛崇简(薛绍子)、禁苑总监钟绍京、前朝邑尉刘幽求、尚衣奉御王崇晔、利仁府折衡麻嗣宗等,谋速先诛之。苦无兵,适羽林万骑果毅(武官名)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因不堪韦播、高嵩之辱,见隆基诉之。隆基因劝其助诛诸韦,皆踊跃愿以死报。隆基布置已毕,或谓当禀知相王,隆基曰:“我辈以此报国,事成归福相王,不成则以身殉,决不连累相王。今往禀知,若王听从,则将使王冒危险;若王不从,则将败我辈大事。”遂不禀报。景龙四年(时已改元唐隆)六月二十日将晚,隆基微服与幽求等潜入禁苑,会于钟绍京住处,等候羽林将士。当时羽林军皆驻玄武门,入夜,葛福顺、李仙凫先到隆基处请示起事口号,一到二更天,就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播、韦璇、高嵩等,立即宣布:“韦后毒死先帝,危害国家,今晚当共诛诸韦,身高马鞭以上的男女都杀掉,然后立相王以安天下。凡怀有二心、帮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兵士都欣然听命。于是,隆基使福顺、仙凫分率左右羽林、万骑攻玄德、白兽二门,相约会于凌烟阁前,以大呼大叫为口号,共杀守门将,斩关而入。隆基自与幽求等出禁苑南门,绍京帅工匠二百余人执斧锯以从。既至玄武门外,时已三更,闻凌烟阁大呼大叫声,隆基即同时帅禁苑工匠及羽林兵破门而入。在太极殿宿卫中宗棺柩的卫兵闻大喊大叫声,皆披甲接应。韦后在殿大惊,立即奔入飞骑营;时璇、播、嵩已死,有飞骑立斩韦后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武延秀亦被斩于肃章门外。上官昭容自经太子重俊兵变后,不敢再附武、韦,故代草中宗遗诏,立温王重茂而以相王辅政(此诏后为宗楚客等改易)。是夜隆基入宫,欲斩昭容,昭容以诏草示刘幽求,幽求以为可恕,隆基不许,卒斩之。时少帝亦在太极殿,幽求便欲废少帝,立相王,隆基止之,但于宫中遍索诸韦及韦氏党,尽斩不饶。及天明,宫内外皆定。
李隆基
二十一日,隆基出宫见相王,叩头谢不先禀之罪,相王抱之流泪,说:“宗社不亡,都亏了你!”于是,闭宫门及京城门,遍捕诸韦亲党。斩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于东市之北。中书令宗楚客化装骑驴奔出通化门,门者识而斩之,并及其弟晋卿。赵履温以国帑奉安乐公主,万骑斩之,百姓恨其劳役,争割其肉立尽。密书监李邕(娶韦后妹)与御史大夫窦从一(娶韦后乳母、自称国爹)各手斩其妻首以献。宰相韦巨源,年八十,为乱兵所杀。崔日用将兵诛诸韦于杜曲(韦曲、杜曲皆地名,在长安城南,韦、杜二族所居),襁褓儿无幸免,诸杜误死者亦不少。是日,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门,慰谕百姓,赦天下,曰:“逆贼魁首已诛,自余支党一无所问。”以临淄王隆基为平王,知内外闲厩(监马),兼押左右厢万骑。武氏余党诛流未尽者,尽之。二十二日,有宫人与宦官欲立太后(重茂年幼)辅政,斥之。遣使宣抚诸道及谯王重福,罢诸公主府官。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请让位于相王,相王固辞。刘幽求恳言于宋王成器及平王隆基,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世事为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一让武后,一让中宗),况亲兄之子(指少帝重茂),安肯代之乎!”幽求曰:“众心不可违,王虽欲高居独善,其如*何!”成器、隆基入见相王,极言其事,相王乃许之。二十四日,少帝坐太极殿东隅西向,相王立中宗棺柩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乃以少帝诏传位相王。时少帝犹坐御座,太平公主进曰:“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遂抱下之。于是睿宗即位,御承天门,赦天下。复以少帝为温王。
睿宗立隆基为太子
睿宗将立太子,以宋王成器嫡长,而平王隆基有大功,故不能决。成器坚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此理,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涕泣固辞者累日。大臣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刘幽求曰:“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之危,救君亲之难,论功最大,论德最贤,不必多疑。”睿宗从之。景龙四年(七一0)六月二十六日立平王隆基为太子。隆基复表让成器,不许。
8、停用时间
改元景云
少帝即位,改元“唐隆”,仅一月,睿宗即位之次月,即七一0年七月二十日,改元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