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行发
顾行发,1991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物理系遥感物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工作。现任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联合国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执委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
中文名:顾行发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武汉测绘学院、巴黎第七大学
1、求学历程
顾行发
这个机遇落在了顾行发身上。那年,他被国家公派出国,学习卫星遥感技术。头次出国的人可能都有这种体验,在异域他乡,有诸多的不适应。更何况当时国内国外反差极大,他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法国,数学和物理两种学科最受重视,因为这是搞科学研究的基础。“当时初到法国,什么都听不懂,笔记抄都不会抄。分子光谱这门课程,最高20分,我只能拿到3分。”当时的窘境,顾所长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慢慢适应之后,他的成绩逐渐提高,最后得了个“优秀”。
当时可供学习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有限,大家白天学习,他往往就在半夜两点起来学习。身上的钱有限,为了拥有更多的资料,他经常整本整本地复印专业书籍。“也许你想把这和成功联系起来,但当时所有的人都这样,大家都很优秀,想学有所成。”
法国的教育制度与中国不同,让顾行发不解的是,自己的论文答辩完之后,他的导师竟然不知道他的题目。但导师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也受益终身:“如果我懂了,还需要你做什么。我不需要你重复我的研究。我所做的只是给你创造一个研究环境,你自己提出科学问题。”
基于这种教育,顾行发逐渐养成了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当时在遥感方面,美国做得比较好。但是有一天在阅读美国一组数据的时候,顾行发却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起初他不敢相信,就一次次做实验比对,最终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美国专家根据他的发现,对数据进行了修正。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发现问题的竟是一位中国人。法国方面也极为荣耀,因为这是在法国的条件下的重大发现,当地议长听说之后,驱车前往他的住所,表彰他的贡献。
2、报效祖国
顾行发
2003年,世界遥感大会在法国举行,不到1000人的大会,中国去了约有300多人。然而,就是在那次大会上,顾行发发现,会上的每一个发言人在报告中都没有引用中国的遥感数据,也没有一个人论证中国的遥感技术。
“我当时就很不服气,我不相信在这个方面,中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要回去,做中国自己的航天遥感。”回忆起这段历史,顾所长明显有些激动。
其实早在之前,顾行发就已经有了回国的念头。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条件还不具备,他只能一等再等。在这期间,他每年都会召集在法国工作的18个中国科学家组成“法国支援中国西部志愿团”(他戏称为‘十八勇士’),回国为甘肃的经济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在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帮助下,顾行发于2004年回国,后来更是放弃了法国国籍。“如果从收入方面说,起码损失了上千万元。但我不后悔,因为回国一直是我的追求和梦想。”他坦言:“在国外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进入人家的核心领域,在国内就不一样了。”
来到中科院遥感所工作后,他和同事筹备成立了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国在遥感科学领域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国际遥感学界的认可。在他本人的召集下,世界遥感大会每年都会有中国遥感的专门会场。“我们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有自己的会场。”
3、知识分子的忧虑
顾行发现在把研究重点放在民用遥感技术上。他把遥感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政治阶段、军事阶段和民用阶段。如果说以前遥感是处于前两个阶段的话,那么现在民用遥感技术才是中心。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用途广泛。
遥感技术在“5·12”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遥感所的无人机小分队就开赴地震现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遥感所提供的遥感地况图及时送到了在现场指挥的*领导手里。遥感所通过卫星数据的解译发现了唐家山堰塞湖,并在第一时间向抗震救灾部门通报了发现结果。
但顾行发对我国目前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并不是特别满意。“自主卫星的应用能力严重不足,遥感数据的解译能力严重不足,遥感技术的普及不足。我们现在所做的重点,就是用遥感技术,提前对自然灾害做出预测、预警和预报。”
除了科研工作,作为侨联的特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也时时为联系其他海外人才归国费心尽力。“现在有很多‘新侨’也想回国,但他们又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希望国家能够考虑他们的困难,为优秀人才回国创造条件。”
4、人物评价
顾行发是一个有激情的人,没有激情,一个人很难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中做出成绩。顾行发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没有血性,一个人不会放弃千万元的收入,重新打拼。顾行发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没有责任,一个人不会把国家的利益看作最高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