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贸易制裁

科普小知识2022-06-29 13:56:47
...

贸易制裁(Tradesanction)是一国或数国*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断绝相互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行为。奥巴马就职以来,美国*已经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就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关税表示不满,称这种贸易保护措施阻碍*贸易。

中文名:贸易制裁

英文名:Tradesanction

释义:一国或数国*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断绝相互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行为。

1、什么是贸易制裁

贸易制裁是指对产生环境问题的与PPM有关的产品之外的产品实行禁令或限制。

贸易制裁是国家执行对外政策的一种工具。尽管它不如战争方式那样干脆利落或外交手段那样巧妙优雅,但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筹码。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国与国之间争端与冲突亦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发展态势,贸易制裁成为某些大国决策者所青睐的选择。形势本身的发展要求我们将贸易制裁与反制裁这一课题提上研究日程,这种研究的政策涵义是不言而喻的。

2、背景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三十日最终批准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六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的表决意味着美国商务部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的对中国钢管征收百分之十点三六至百分之十五点七八反补贴税的裁决获通过,该裁决随即将正式生效。


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美国商务部此前宣称,美方决定实施反补贴制裁的理由是中国产油井管存在*补贴,受此影响,该产品在美国销量大幅增长。据美方统计,二00八年,美国进口的中国输油钢管总额达到二十七点四亿美元,较上一年增加逾两倍。

贸易制裁相关内容此前一天,美国商务部还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百分之十四至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的反倾销关税。美国商务部计划于明年四月就此案作出最终决定。如果最终决定支持征收反倾销关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六月作出裁决。

据统计,自一月奥巴马就职以来,奥巴马*已经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就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关税表示不满,称这种贸易保护措施阻碍*贸易。

3、发展情况

贸易制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是伴随战争而出现的,只是进入本世纪后,贸易制裁才逐渐脱离战争独立存在。早在公元前432年,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就颁布了《麦加拉法令》,禁止麦加拉人的商品进入雅典市场。古希腊著名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其作品〈阿晗奈人〉中认为,制裁是点燃雅典人和斯巴达人之间伯罗奔尼撒战火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近代史上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1793-1815年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之间的那场规模空前的*与反*战,拿破仑禁止欧洲大陆的谷物运往大不列颠,却同时也使欧洲大陆的谷物价格暴跌,农场主们损失惨重。

在现代史上开创制裁先河的是国际联盟。国联及其以后的联合国都把制裁作为追求集体安全目标的工具。当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之后,国联对其进行了战略物资禁运和进口抵制.然而却未能阻止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亚。同样,1990年当伊拉克人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迅即行动,仅在4天之后便通过了对伊进行制裁的决议,实行除人道和医疗目的外的严格*。这是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制裁,给了伊拉克经济以毁灭性打击,使国民生产总值在5个月内下降了50%。

一次大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各国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制裁的应用也更为频繁。据统计,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90年,全世界共发生了125次制裁。下表展示了从1920年到80年代末贸易制裁使用次数呈增加的趋势,美国日益成为一个越来越多地使用贸易制裁的国家。

4、运用范围

贸易制裁的运用范围一般有如4个领域:

第一,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是贸易制裁的传统运用范围2自1947年冷战开始到1990年冷战结束,*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间的制裁、*、禁运一天也未停止过,贸易制裁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巴黎统筹委员会便是这种情形下制裁的产物,它统一协调西方国家对苏联等*国家的战略物资出口禁运,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国家的战略地位,保持西方国家的战略优势。

第二,当一国的政策直接威胁到另一国或其盟国的财富及安全时,受威胁国通常会诉诸制裁措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90年伊拉克人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坚持下,通过了对伊拉克进行全面制裁的决议。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伊拉克的石油储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0%,科威特占9.5%,沙特阿拉伯占25%。伊拉克一旦吞并科威特,不仅可掌握近20%'的石油,并且严重威胁着远在几百英里以外的沙特油田。世界上近半数的石油将要落入敌视西方的伊拉克手中,严重损害了西方国家的利益,这是它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仅在伊入侵科4天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便通过了对其进行全面制裁的决议,迫使其从科撤军并全面遵守安理会的有关决议。

第三,当一国的政策违反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时也有可能遭到贸易制裁的惩罚。例如,80年代世界各国群起制裁南非,是因为南非白人*顽μ惟行种族歧视政策,有悖于各国推崇的种族平等的价值观,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反对。

第四,贸易制裁当前愈益成为处理各国间贸易纠纷和摩擦的重要手段。这种趋势已经成为贸易制裁应用的一个新特点。近几年来,美国与其西方盟友间各种制裁政策和制裁威胁频频出台。如美国与欧共体在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之前,围绕公共工程投标、农产品和飞机补贴与钢铁贸易等问题不断以贸易制裁向对方施加压力。在市场准入和开放日本汽车零部件市场问题上,美国也曾屡屡向日本挥舞制裁大棒。然而,这个领域贸易制裁的范围是有选择:的,其预期目标都比较小,一般以在某一具体贸易制裁谈判中达成协议为止。

贸易制裁属于*的决策行为,而*做出一项决策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制裁具有如下作用:首先,适时采取贸易制裁可以表明*的立场。

一方面用它来安抚国内舆论,迎合民意。例如,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时,正值英国大选。为了争取选票,英国*表示坚决支持国联对意大利进行制裁。然而,大选结束后,英国只对意大利进行了有限的制裁。内阁秘书莫里•汉克(MaurieHankey)爵士在日记中写道*已赢得了大选,不必再为争取帚户翼的选票而费神了,它(*)可以*行事了"。一语道破了天机。另一方面,还可以顺应国际潮流,广交朋友,寻求更广泛的国际支持。西方国家反对南非的种族歧视政策,对其进行制裁,会"极大地改善西方与第三世界尤其是黑非洲的关系",并且"可以阻止它们进一步投向共产主义的怀抱"。

其次,贸易制裁可以起到替代政策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军事手段代价太高或不太现实,制裁手段就提供了一条中间道路。例如,1973年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石油制裁。阿拉伯国家叶美国支持以色列极为不满,但由于力量过于悬殊,使它们不可能对美采取军事手段,因此,它们就利用了石油武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5、表态

2009年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6位委员就对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案反补贴部分的产业损害最终调查结果进行投票表决,表决结果为肯定性的产业损害终裁。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中方对此裁决结果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该负责人指出,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严重下降,国际原油市场低价位运行,诸多油田失去开采价值,直接导致石油管产品需求大幅萎缩。美国内产业借机寻求贸易救济保护,将产业困难归罪于进口产品,盲目指控进口产品存在倾销或者补贴。目前,美国际贸易委员会虽未正式公布其正式裁决报告,但我们认为,如无视金融危机这一导致产业困难的根本原因,认定中国油井管产品对美产业造成损害将是不顾事实的错误做法。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已逐步上涨,油井管的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中国对美油井管出口也不会造成对美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威胁。

该案的反倾销调查仍在进行中,美商务部将于2010年3月作出倾销终裁,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0年5月作出倾销部分的产业损害终裁。中方督促美方应正视客观事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错误做法,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裁决,以实际行动践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

6、有效性

贸易制裁作为一种政策工具,虽然运用范围甚广,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为此,政治决策者在做政策抉择时,必须权衡再三,慎重行事。

第一,贸易制裁行为受到国际法的限制。贸易制裁究其实质乃是一种经济强权,为国际法所不容。联合国宪章第2(4)条规定在国际关系中,成员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破坏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该条规定禁止采取涉及武力的措施,问题在于经济强制行为是否包含在"武力或武力威胁"中。

联合国友好关系委员会1965年通过的{不干涉宣言〉和1970年的《关于国家间友好关系和合作之国际法的原则宜言》都明确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得对别国使用或鼓励使用经济、政治或其他任何吧式的强制措施以损害别国主权或获取任何形式的利益。除此之外,1974年联合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又重申了上述原则。这3个文件己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从而也相当于解释了联合国宪章第2(4)条,限制了经济制裁政策的使用。贸易制裁在法律上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它受到一系列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的约束。这些协定通常包含禁止使用经济强制手段的条款,如最惠国待遇条款、国民待遇条款等。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最惠国待遇是一条基本原则,歧视性的贸易限制自然在禁止之列。联合国和关贸总协定(今世界贸易组织)的诸多规则、协定和普遍公认的原则限制甚至禁止使用贸易制裁手段,这对贸易制裁的合法性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第二,贸易制裁是一柄双刃剑。在*贸易条件下,两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双方均获利。在出口禁运情况下,被制裁方不得不以较高价格向其他供给方购买被制裁商品,其消费者剩余遭受损失,同时制裁方也失去了一个销售市场,其生产者剩余受到损失。同样道理,在进口抵制下,被制裁方只能以较低价格在其他市场出售商品,而制裁方的消费者也不得不忍受较高的价格。

第三,在贸易制裁中,唯独第三方坐收渔利。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第三方与被制裁方进行贸易的热情很高,这恰恰减弱了贸易制裁的功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是第三国不可多得的绝好商业机会,但给制裁实施带来了消极影响。如果制裁包括了世界上被制裁国绝大部分贸易伙伴或潜在伙伴,则被制裁国难于逃避损失。否则,只有个别国家参加的制裁的经济效果势必弱得多。

这是因为,从一国失去的供给可以从第三方轻易得到;在一国失去的市场也可以容易地从第三方得到补偿。即使参加制裁的国家比较多,还有'个制裁措施能否严恪执行的问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或出于政治目的,一些国家暗中与被制裁方进行贸易往来,制裁国若能监视并有效地阻止这些"非法"贸易,将有利于制裁发挥作用。例如,对缺乏海上和空中力量的晶国或完全由被制裁国包围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制裁往往能得到严格执行。反之则不然。

第四,贸易制裁的经济效果取决于贸易规模和供求弹性。两国的贸易额越大,贸易关系科密切,制裁导致的损失就越大。在出口禁运情形于,Es、Ed分别表示第三国向被制裁国市场出口的供给弹性和被制裁国的需求弹性。如果Es、Ed都较小,即第三国不能有效地弥补禁运造成的被制裁国国内商品短缺,并且被制裁国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出口禁运就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在进口抵制情形下,Es、Ed分别表示被制裁国的供给弹性和第三国市场从该国进口的需求弹性。若Es、Ed都比较小,即被制裁国的供给缺乏弹性,并且第三国又不能有效吸收进口抵制给被制裁国造成的商品过剩,则进口抵制会叶被制裁国造成较大的损失。反之,如果Es+Ed比较大,那么贸易制裁就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第五,被制裁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制裁的经济效果。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大就越能承受制裁导致的损失,也比较容易地通过经济调整来弥补损失。相反,小国抵制制裁的能力比较脆弱。如1988年印度因一项贸易纠纷对尼泊尔进行贸易制裁时,使其立刻陷入严重的危机。同时,被制裁国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制裁效果,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易遭受损失,这是因为:1.发展中国家出口多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供给弹性很小;2.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外汇短缺,从别国取得替代商品的能力有限;3.制约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能源、交通、通讯等"瓶颈"因素的存在和薄弱的工业基础,以及落后的科技水平,使得发展中国家在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经济结构、生产替代产品等方面的回旋余地很小;4.发展中国家对贸易制裁进行经济报复的能力有限。

7、评论分析

在2009年,美国频频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引发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严重关注和强烈不满,给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罩上阴影。

保护案件频发

奥巴马总统上任伊始,其经济政策就显露出保护主义苗头。今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引人关注的是“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该计划所支持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这使外国企业被限制在大量*采购项目门外,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

之后,美国保护主义行为有增无减。除了大量使用反倾销反补贴、“337”等贸易救济手段外,奥巴马还打破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8年任期内全部否决特保案的惯例,于今年9月份,签署通过了针对中国进口轮胎的特保案。该案涉及金额22亿美元,波及中国10万轮胎工人,被认为是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美国《华尔街日报》甚至在9月份一篇社论中将奥巴马称为“保护主义总统”。


贸易保护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美国2009年各类贸易救济案约为50宗,其中超过一半针对中国。仅轮胎特保案和输油管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两项,涉案金额就接近50亿美元。在贸易专家眼中,美国今年针对中国“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救济史上都极为罕见”。

除中国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还指向墨西哥、韩国、意大利、阿根廷、印尼、南非和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促发原因有二

纵观美国贸易史,贸易保护和*贸易基本交替进行,每当美国经济面临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就会抬头。

2009年美国频频采取保护措施,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迫于工会组织压力。工会组织是奥巴马竞选总统的重要支持者,而美国工会向来反对国际贸易,认为国际贸易抢走了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

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蒂姆•亚当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贸易纠纷无时不在,在当前失业严重的状况下,政治人物会倾向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尽管这对经济是“次优策略”。

另一方面,奥巴马*希望通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减少贸易逆差。本轮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来,美国*调整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减少贸易逆差。奥巴马*为此一边令美元贬值,一边则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为2746亿美元,同比下降近50%。若以此速度,到2010年美国几乎可以实现贸易平衡,这无疑将成为奥巴马*的一大政绩。

危害世界经济

美国频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这种以邻为壑的行为在全球造成不良示范效应,加剧了世界范围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银行国际贸易研究专家查德•鲍恩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全球新提出的保护主义请求同比增加30.3%。鲍恩说,这些新请求获批通常要一年,因此新贸易壁垒将持续到2010年甚至更长。

其次,许多专家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是饮鸩止渴。世行一份报告认为,保护主义行为短期可能给发起国带来一定好处,但长期来看将拖累世界经济繁荣,特别会影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加剧一些地区的贫困化。

另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还会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危害。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和贸易大国,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标准设置和制度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华盛顿、伦敦和匹兹堡召开的三次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与会*都强调必须共同反对保护主义,而美国不断违背承诺,行保护主义之实,无疑将对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带来消极影响。

8、国内因素

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研究员在做客中新网时指出,四方面因素导致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保护最大的受害者,其中有国际因素,也有中国国内因素。

张燕生说,这次危机以后我们开了好几次峰会,每次峰会我们都会呼吁所有的国家都同意反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我们画了一条曲线,从这条曲线会看到,全球GDP增长越好,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就越少;全球的GDP增长越不好,贸易保护主义就越抬头。当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各个国家为了争夺越来越小的蛋糕,就不惜动用贸易保护主义。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有四方面因素:

第一,是因为中国所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案件占全球案件的比重远远高于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

第二,同德国相比,中国贸易和德国贸易都是占全球贸易比例最高的,但是,德国贸易以区内贸易为主,欧洲区内的贸易占到53%,区外的贸易比如跟中国的贸易、跟美国的贸易是次要的。这相当于欧洲统一体内部的贸易,它不会产生很激烈的贸易摩擦,因此德国的贸易摩擦比较少。中国的主要产品是卖到欧美,因此我们的贸易摩擦的比重会非常的大。

第三,我们研究发现,德国的贸易产品主要是中间产品,主要是零部件,卖的是生产中间必须要有的零部件。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大部分都是最终消费,都是中低档品,因此直接面对消费者。这给当地国民和企业一个印象,就是我们在拿他的奶酪,这个时候贸易摩擦就会非常重。

第四,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比较集中的产品是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这几种产品是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比较集中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恰恰是中国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所以这些方面决定了中国会成为贸易保护最大的受害者。

上一篇:承兑

下一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