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拉普拉塔平原

科普小知识2021-11-20 16:42:08
...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西面是安第斯山脉,东北面和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北部为大查科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平原。大查科平原地面平展低洼,雨季排水不良,在沿河地带形成沼泽和湿地;南部潘帕斯平原,地势坦荡平展,略向东倾斜,海拔多在150米以下。

中文名:拉普拉塔平原

隶属区域:南美洲

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

地理地位:南美洲第二大平原

海拔:150米以下

气候:雨季排水不良

语言:西班牙语

1、历史

1526年,西班牙航海家塞巴斯蒂安·卡波特率领一支西班牙远征队来到拉普拉塔,并深入到上游内地。他看到当地印第安人身上佩戴很多银质饰物,以为这一带银矿丰富,就把这条河称为拉普拉塔河,意为银河。

潘帕斯平原

如果以巴拉那河为源,那么拉普拉塔河则长达4700公里。

拉普拉塔河流域由巴拉那河、乌拉圭河、巴拉圭河及其数十条支流组成,流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包括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的部分领土和巴拉圭的大部分领土,人口近1亿。

拉普拉塔河由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而成,实际上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河口,从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汇合处到与大西洋的交接处,全长为370公里,最宽处(入海口)达230公里。

巴拉那河是拉普拉塔河流域中最长和重要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巴西高原南部,中游有两段河道分别是巴西和巴拉圭及巴拉圭和阿根廷的边境,下游流经阿根廷至乌拉圭汇合处,长约430公里;乌拉圭河发源于巴西南部的马尔山脉,全长1751公里,流域面积约有一半在巴西境内,另一半在乌拉圭和阿根廷。巴拉圭河发源于巴西高原的西南部。全长2200公里,中下游也有两段河道分别是巴西和巴拉圭及巴拉圭和阿根廷的界河。

1806和1807年阿根廷拉普拉塔地区人民两次抗击英国军队入侵的事件。19世纪初,英国利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危机,加紧侵夺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1806年6月,英国海军上将H.波帕姆率舰队驶抵拉普拉塔河口。6月25日,英国海军陆战队1000多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基尔梅斯登陆。西班牙殖民总督索夫雷蒙特逃往内地。6月2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陷落。英军宣布被占领地区归属英国,西班牙殖民官吏纷纷表示效忠英国国王。当地居民为保卫家园,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抗英斗争。抗英部队主要有当地土生白人爱国者普埃雷东组织的志愿队伍,以及在西班牙军中服役的法国军官利涅尔斯从蒙得维的亚争取到的一支军队。8月11日,利涅尔斯指挥部队与英军开战,得到当地居民大力支援。翌日,英军战败投降。8月14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议会在人民群众压力下通过决议,迫使总督索夫雷蒙特把军权交给利涅尔斯。为防英军再犯,当地人民组织起一支8000多人的武装力量,分为若干营。

1807年2月,英军从拉普拉塔河口第二次入侵,2月3日攻陷蒙得维的亚。6月28日,由怀特洛克指挥的英国海军陆战队1.2万多人在拉普拉塔河南岸登陆。当地军民虽经奋战,未能阻止英军推进。7月6日,英军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发动总攻。利涅尔斯率军与英军展开激战,全城居民同仇敌忾,投入战斗。英军伤亡近千人,约2000人被俘,7月7日签署投降书,从拉普拉塔河两岸全部撤走。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在抗英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迫使西班牙国王任命利涅尔斯为临时总督。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当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

2、地理

大草原

其南部为潘帕斯平原,地势坦荡平展,略向东倾斜潘帕斯草原(PampasSteppe)位于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东部的亚热带型大草原。北连格连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亚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东达大西洋岸,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实际上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草类中占优势的是针茅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硬叶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种双子叶植物。豆科植物少是该群落的一大特点,特有种也较贫乏。地势自西向东缓倾。夏热冬温,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称“干潘帕”,除禾本科草类外,西南边缘还生长着稀疏的旱生灌丛,发育有栗钙土、棕钙土,多盐沼和咸水河;东部称“湿润潘帕”,发育有肥沃的黑土。潘帕斯现大部分已开垦成农田和牧场,盛产小麦、玉米、饲料、蔬菜、水果、肉类、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区,并成为阿根廷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心脏地区。集中了全国2/3的人口,4/5的工业生产和2/3以上的农业生产。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铁路、公路呈辐射状伸向全国各地。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是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杀一千多万头牛,除了大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潘帕斯草原成为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的原因,是草原西边的安迪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丰富的降雨,所以只有该草原的西边靠安迪斯山脉一测狭长地带才有“走廊式”林木,而东部大部分由于雨水的缺乏则只能生长草原。

河流

拉普拉塔河位于南美洲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在西班牙语中“拉普拉塔”是“银子”的意思。拉普拉塔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全长4700公里,流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它的支流众多,主要的有巴拉圭河、乌拉圭河、巴拉那河。

潘帕斯平原

拉普拉塔河养育了南美洲人民,特别是哺育了阿根廷的人民,因此它被称为母亲河。

拉普拉塔河流域是拉丁美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她的大部分处在亚热带,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南美洲的经济中心的集中地区。在拉普拉塔河的中下游地区,就是举世闻名的拉普拉塔平原。平原的北部称为查格平原,南部称为潘帕斯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是阿根廷的经济心脏地区。这里幅员辽阔,地势平坦,雨水充足,土地肥沃。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有发达的农牧业。

瀑布群

伊瓜苏瀑布,由于河心岩岛的阻碍分为三组瀑布群,而每组又包括许多小瀑市,瀑布总数达数百个。像这样由众多的瀑布构成的瀑布群,在世界上也是罕见。

在巴拉那河的上、中游,因深切巴西高原而形成不少急流瀑布,其中以伊瓜苏瀑布最为著名。它是伊瓜苏河注入巴拉那河前,流经巴拉那峡谷时,由于河水陡降而形成的。在低水位时,它呈现为一系列的急流;洪水时,则连成一道宽3~4公里的大瀑布。它的瑰丽景色被誉为南美洲大自然的奇迹。飞泻的流水发出轰鸣声,在10公里之处就可觉到它的震撼。在瀑布附近处,在一百二三十米上空,还可看到一条绚丽的彩虹,浮现在水雾之中,形成一幅人间奇景。

在拉普拉塔河的中、下游地区,是闻名于世界的拉普拉塔平原。它位于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呈纵向分布,平原北部为查格平原,南部为潘帕斯草原。

3、自然资源

拉普拉塔河流域地区虽然并没有早期征服者所疯狂寻找的金银,但它是拉丁美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是盛产畜产品。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油、天然气和森林,是南美洲的工业区,巴西、阿根廷等国的经济中心集中在这个地区。在拉普拉塔河两岸和巴拉那河及乌拉圭河沿岸,分布着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罗萨里奥、圣菲、蒙得维的亚、派桑杜等数十个城市和港口。

潘帕斯平原

4、经济状况

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好空气”。它是南半球最大城市,是大西洋岸具有世界意义的港口。它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扼守着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河口,特别是富庶的潘帕斯草原通向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上。人口近400万。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包括近17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始建于1536年,1880年成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南美洲最大铁路枢纽。全国工业企业约1/4集中于此,是炼油、肉类加工、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制革工业的重要产地。

5、城市

阿根廷大西洋岸港口和工业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首府。位于拉普拉塔河口南岸。人口47.3万(1980),原为一小城镇,1882年仿照美国华盛顿市规划扩建为市,并定为省会。1952~1955年曾改名埃娃□庇隆。东北8公里的外港恩塞纳达,有圣地亚哥岛屏蔽,为大型的人工深水港,有运河通拉普拉塔河口,共有11个泊位,可停泊吃水9米的大型海轮,主要输出小麦、玉米、牛、羊等农、畜产品。工业以面粉、肉类加工和炼油为主,此外还有钢铁、造船、化学、电子、纺织等工业。工厂多在港区附近。市区以莫雷诺广场为中心,街道整齐美观,多现代建筑。有1897年创设的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其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富藏灭绝动物标本著名。市区北部海滨的拉腊角为旅游胜地。

上一篇:安第斯山脉

下一篇:恒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