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鲤伊鲂
科普小知识2022-03-26 20:23:20
...
洛河的鲤鱼和伊河的鲂鱼。比喻美味佳肴。
1、释义
洛河的鲤鱼和伊河的鲂鱼。比喻美味佳肴。
2、典源
《洛阳伽蓝记》:“别立市于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需脍,皆诣取之。鱼味甚美。京师语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洛鲤伊鲂
洛河鲤鱼,享有“龙鱼”的美誉,自古就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鲂鱼又名鳊鱼,产于伊河,故有“伊鲂”之说,汉唐时期常以此鱼招待贵宾。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九老会”的诗人们,在饮酒赋诗时,常食鲂鱼。遥想当年白居易和朋友们香山聚会,一边吃鲂大快朵颐,一边赋诗放浪形骸,真是羡煞人也。
以洛鲤作引,我们可以说说鲤鱼。在中国,鲤鱼的地位非常特殊。首先是好吃,人人爱吃,民间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从《诗经》称“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到孔子受人鲤鱼而为子取名“鲤”;从梁代陶弘景称鲤鱼“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到《洛阳伽蓝记》中“洛鲤伊鲂,贵于牛羊”,鲤鱼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
除了美味可嘉,鲤鱼还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之一。中国人爱鲤崇鲤的习俗,覆盖了诸多生活领域。孔子之所以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就因为收到鲤鱼,“嘉以为瑞”,也就是说,讨了个吉利。
唐朝人仍然捕鲤鱼、吃鲤鱼。传言唐朝皇帝因为“鲤”“李”同音而禁止民间吃鲤鱼。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这种禁令并没有对唐朝吃鲤鱼的饮食风俗产生多少影响。唐朝人不但捕鲤鱼、吃鲤鱼,而且还写诗描述捕鲤鱼、吃鲤鱼,例如唐朝人写的“垂钓往南涧,手携双鲤鱼”、“鲤鱼在金盘”、“鲤鱼来自烹”、“侍女金盘脍鲤鱼”等等。另外,唐朝对长安宫廷官员每月的食物供应中,包括鱼。而在唐朝的村落路旁也有买卖鱼肉者,鱼在各地都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