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美国网球公开赛

科普小知识 2021-10-11 21:59:16
...

美国网球公开赛通常在8-9月间,是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之后,第四个进行的大满贯赛事。赛事一共包含了五个单项,即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男子双打和混和双打,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双打是本世纪初页时由男子单打表演项目演变而来的。现在每年的夏天在美国国家网球中心进行的美国网球公开赛都能吸引超过50万的球迷到现场观看。

1、赛事历史

第一届美国男子网球锦标赛于是1881年8月在美国罗得岛的纽波特的娱乐场(NewportCasino)举行,当时只有美国国家网球协会的会员才可以参加,从那时起纽波特作为网球中心连续举办了34年的网球赛。

男子双打的比赛在前7年(1881—1886)是与男子单打一起进行的,事实上美国网球锦标赛即美国网球公开赛在历史上曾九次在不同地点举办,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网球协会的国家网球中心。

1887年,也就是男子锦标赛作为每年一次的赛事规范的6年后,第一届官方组织的美国女子单打锦标赛在费城的板球俱乐部举行,1889年女子双打也成为这项比赛的一个项目。在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所有五个单项中,女子单打的比赛场地是最稳定的一个——只在三年地点举办:费城,西边网球俱乐部和美国网球中心。

全美混和双打锦标赛官方的正式开始时间为1892年,当时是与女子单打和双打一同进行的。直到1921年,混双与美国网球锦标赛的男子双打一同进行。

从1968年开始,在纽约森林山举行的集美国五项主要网球锦标赛为一体的美国网球锦标赛被列为正式公开赛。那一年的总奖金为10万美元,共有96名男选手和63名女选手参加了男子和女子项目的比赛。(混双在1968年没有列为比赛项目。)

197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搬至纽约昆士区的法拉盛草地公园硬地赛场举行,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心球场阿瑟-阿什球场,可以容纳多达23000万观众,1999年,原来的中心球场被命名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作为2号球场举办半决赛和决赛以外的其他重要比赛。

美国公开赛的影响虽比不上温布尔登,却高于澳大利亚、甚至法国公开赛。每年一届,通常在8-9月间。开始名为“全美冠军赛”,那只是由业余选手参赛的一项锦标赛。经过组委会不懈的努力,美网才从业余赛事发展到现在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大满贯赛事。现在每年的夏天在美国国家网球中心进行的美国网球公开赛都能吸引超过50万的球迷到现场观看。

2、赛事场地

美国公开赛的首届比赛,是于1881年在罗得岛新港举行,1968年“公开时代”开始时,比赛于纽约市皇后区ForestHills的西区网球俱乐部(WestSideTennisClub)举行。从1968年开始,这项赛事开放给所有的职业选手参加。当年有96名男子选手和63名女子选手参赛,总奖金为100,000美元。1978年,比赛场地从纽约森林山移至现今位于法拉盛草原公园的场地(USTA国家网球中心)。

阿瑟·阿什球场主要球场为有23,000个座位的阿瑟·阿什球场(ArthurAsheStadium),以1968年赢得男子单打冠军的著名非洲裔美国网球选手阿瑟·阿什命名。阿瑟·阿什在1993年死于爱滋病,原因为他在接受心脏手术时因输血而感染的。2号球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LouisArmstrongStadium),在阿瑟·阿什球场落成前为主要球场。所有球场均为硬地球场,这也使得美国公开赛的比赛球速总是非常地快。

USTA国家网球中心,位于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公园,1978年成为美国网球公开赛举办地。2006年,著名网球女选手比利·简·金(BillieJeanKing)的名字正式冠名美国网球中心。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场,作为2号球场举办半决赛和决赛以外的其他重要比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有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是仅有的大满贯赛事在大部分球场设有照明设备。这意味着电视转播能够延伸到晚上的黄金时段以增加收视率。甚至因此女单决赛由星期六下午移至晚上,就是为了能有更好的收视率。

3、总奖金

美国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社会,因此,它的职业网球商业化程度绝不亚于职业拳击。获美国男、女单打冠军者均可得35万美元。而总奖金是“美国网球公开赛四大公开赛"中最高的,奖金总额高达600多万美元。由于美国网球赛的地位和高额奖金,以及中速硬地场地,吸引众多好手参加。据世界网球杂志统计,1989年美国公开赛设计的金钱往来总额高达1亿美元。

如果系列赛排名第一的选手最终摘得了美网单打冠军,那么他(她)在180万美元的头奖上再追加收获100万美元;如果舀到亚军,也能再得50万美元奖励;如打进半决赛可再舀25万美元。即便系列赛排名第一的球员在首轮爆冷出局,他(她)仍可得到1.5万美元的奖金。

4、美网之最

最年轻的男单冠军:皮特·桑普拉斯(19岁零28天);最年长的男单冠军:威廉姆斯·朗德(38岁8个月零3天)。最年轻的女单冠军:特拉茜·奥斯丁,1979(16岁8个月零28天);最年长的女单冠军:巴格·沃拉奇(38岁)

美网是唯一一个曾在三种场地上举行过的大满贯比赛,1968-1974年在草地,1975至-977年在红土,1978年至今在硬地。

阿瑟·阿什在1968年夺得美网男单冠军,这是自1955年以来美国球员首次夺冠,当时男单冠军奖金为14,000美元,但阿什由于是以业余球员身份参赛,只得到了280美元。

在1992年美网中,美国球员包揽了青年组男女单双打冠军,这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一个国家球员包揽大满贯青年组全部冠军。

1970年,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包揽了美网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成为美网一个赛事获得冠军最多的球员。

男单夺冠次数和连续夺冠次数最多的选手是理查德·希尔斯,共7次,在1881-1887年连续获得。

女单夺冠次数最多的选手是摩拉·莫洛里,共8次(1915-1918,1920-1922,1926)。她在决赛中击败的是8位不同的球员。

混双夺冠次数最多的女选手:9次,玛格里特·奥斯本·杜邦(1943-1946,1950,1956,1958-1960)。

夺冠总次数最多的男选手:16次,比尔·泰尔敦(7次男单,5次男双,4次混双)。夺冠总次数最多的女选手是:玛格里特·奥斯本·杜邦,25次,(3次女单,13次女双,9次混双)。

参加男单比赛场数最多的选手:115场,吉米·康纳斯(1970-89,1991-1992);参加女单比赛场数最多的选手:113场,克里斯·埃弗特(1971-1989)。

美网历史上最著名的左撇子选手是麦肯罗和纳芙拉蒂洛娃,他们各自在这里获得4个单打冠军。

5、历届战绩

男女单打

年份 男单 女单
2013 纳达尔(西班牙)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2012 穆雷(英国)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2011 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 斯托瑟(澳大利亚)
2010 纳达尔(西班牙) 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2009 德尔波特罗(阿根廷) 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2008 费德勒(瑞士)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2007 费德勒(瑞士) 海宁(比利时)
2006 费德勒(瑞士) 莎拉波娃(俄罗斯)
2005 费德勒(瑞士) 克里斯特尔斯(比利时)
2004 费德勒(瑞士) 库兹涅佐娃(俄罗斯)
2003 罗迪克(美国) 海宁(比利时)
2002 桑普拉斯(美国)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2001 休伊特(澳大利亚)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2000 萨芬(俄罗斯) 维纳斯·威廉姆斯(美国)
1999 阿加西(美国)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
1998 拉夫特(澳大利亚) 达文波特(美国)
1997 拉夫特(澳大利亚) 辛吉斯(瑞士)
1996 桑普拉斯(美国) 格拉芙(德国)
1995 桑普拉斯(美国) 格拉芙(德国)
1994 阿加西(美国) 桑切斯(西班牙)
1993 桑普拉斯(美国) 格拉芙(德国)
1992 埃德伯格(瑞典) 塞莱斯(南斯拉夫)
1991 埃德伯格(瑞典) 塞莱斯(南斯拉夫)
1990 桑普拉斯(美国) 萨巴蒂尼(阿根廷)
1989 贝克尔(德国) 格拉芙(德国)
1988 维兰德(瑞典) 格拉芙(德国)
1987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纳芙拉蒂诺娃(美国)
1986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纳芙拉蒂诺娃(美国)
1985 伦德尔(捷克斯洛伐克)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1984 麦肯罗(美国) 纳芙拉蒂诺娃(美国)
1983 康纳斯(美国) 纳芙拉蒂诺娃(美国)
1982 康纳斯(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981 麦肯罗(美国) 奥斯汀(美国)
1980 麦肯罗(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979 麦肯罗(美国) 奥斯汀(美国)
1978 康纳斯(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977 维拉斯(阿根廷)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976 康纳斯(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975 奥兰特斯(西班牙) 克里斯·埃弗特(美国)
1974 康纳斯(美国) 比利·简·金(美国)
1973 纽康比(澳大利亚)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1972 纳斯特塞(罗马尼亚) 比利·简·金(美国)
1971 史密斯(美国) 比利·简·金(美国)
1970 罗斯维尔(澳大利亚)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1969 罗德·拉沃尔(澳大利亚) 玛格丽特·考特(澳大利亚)
1968 阿瑟·阿什(美国) 维德(英国)

双打冠军双打冠军

年份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2013年 佩亚/索阿雷斯 巴蒂/德拉奎尔 赫拉瓦科娃/米尔尼
2012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埃拉尼/文奇 马卡洛娃/苏亚雷斯
2011年 梅尔泽/佩特斯奇纳尔 胡贝尔/雷蒙德 奥丁/索科
2010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金久慈/舍夫多娃 胡贝尔/布莱恩
2009年 德卢西/佩斯 小威廉姆斯/大威廉姆斯 古里克森/帕洛特
2008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布莱克/胡贝尔 布莱克/佩斯
2007年 阿斯皮林/诺尔 德切/萨芬娜 阿扎伦卡/米尔尼
2006年 佩斯/达姆 德切/兹沃纳列娃 纳芙拉蒂洛娃/布赖恩搭
2005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莱恩 雷蒙德/斯托瑟 汉图楚娃/布帕蒂
2004年 诺乐斯/内斯特尔 帕斯奎尔/苏亚雷斯 兹沃纳列娃/布莱恩
2003年 伍德布里奇/比约克曼 苏亚雷兹/帕斯奎尔 鲍勃·布赖恩/斯雷伯尼克
2002年 布帕蒂/米尔尼 帕斯奎尔/苏亚雷兹 布里扬/雷蒙德
2001年 维恩·布莱克/凯文·乌里耶特 利萨·雷蒙德/伦尼·斯塔布斯 斯塔布斯/伍德布里奇
2000年 休伊特/米纳伊 杉山爱/哈拉德·德库吉斯 桑切斯/帕尔莫
1999年 拉瑞弗/澳布里恩 小威廉姆斯/大威廉姆斯 杉山爱/布帕实
1998年 斯多勒/苏科 辛吉斯/诺沃特纳 塞莱纳·威廉姆斯/迈克斯·米亚
1997年 卡费尼科夫/范斯克 达文波特/诺沃特纳 博尔高弗/里奇
1996年 马克·伍德夫得/泰德·伍得布里奇 费尔南德斯/兹弗列瓦 莉萨·罗曼德/高博斯
1995年 马克·伍德夫得/泰德·伍得布里奇 费尔南德斯/兹弗列瓦 玛克格斯/马特·罗克那
1994年 埃尔廷夫/哈慧斯 诺沃特纳/桑切斯 高波兹/里那奇
1993年 弗莱奇/里奇 桑切斯/海勒纳·苏克瓦 苏克娃/伍德布里奇
1992年 格莱博/来诺伯克 费尔南德斯/兹弗列瓦 波维斯/伍德弗德
1991年 弗兹格莱德/加里德 谢利弗/兹弗列瓦 博尔高弗/奈金森
1990年 埃德克/维瑟 费尔南德斯/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斯蜜尔/伍德布里奇
1989年 琼·麦科恩鲁/马克·伍得弗德 曼德林克瓦/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怀特/坎努
1988年 卡塞尔/艾米利奥·桑切斯 费尔南德斯/罗宾·怀特 诺沃特娜/波弗
1987年 史蒂弗·埃德伯格/安德鲁·加瑞德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纳芙娜蒂诺娃/桑奇兹
1986年 高麦斯/斯佛金诺维奇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里格/卡斯尔
1985年 肯·弗莱奇/罗伯特·斯古索 考德/海勒纳·苏克瓦 纳芙娜蒂诺娃/格斯德特
1984年 琼·费兹格莱德/托马斯·斯密德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曼莉娃/格尔克森
1983年 麦科恩鲁/皮特·弗莱明 谢利弗/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塞斯/弗特兹高兰德
1982年 凯文·科伦/史蒂芬·丹顿 卡塞尔/腾布尔 史密斯/塞伦
1981年 麦科恩鲁/皮特·弗莱明 史密斯/凯西·乔丹 史密斯/塞伦
1980年 罗伯特·卢兹/史密斯 简·金/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特波尔/罗森
1979年 麦科恩鲁/皮特·弗莱明 斯多夫/腾布尔 斯蒂文森/汉维特
1978年 罗伯特·卢兹/史密斯 简·金/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斯多芬/米克米兰
1977年 罗伯·何维特/麦克米兰 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贝迪·西多弗 斯多芬/米克米兰
1976年 马蒂·雷森/汤姆·澳克 波索夫/克劳斯 金/飞利浦·多奈特
1975年 吉米·科纳斯/埃里·纳斯塔斯 史密斯·卡特/瓦德 卡斯罗斯/斯多克顿
1974年 罗伯特·卢兹/斯坦·史密斯 卡塞尔/简·金 特格顿/穆斯特
1973年 戴维森/琼·纽科比 史密斯·卡特/瓦德 金/戴维森
1972年 科里弗·达塞德尔/容戈·泰勒 弗朗西斯克·杜尔/贝迪·西多弗 史密斯·考特/罗森
1971年 琼·纽科比/容戈·泰勒 卡塞尔/戴尔顿 金/戴维森
1970年 皮瑞尔·巴斯/皮里克 史密斯·库特/戴尔顿 史密斯·考特/罗森
1969年 罗斯维尔/弗莱德·斯托勒 弗朗西斯克·杜尔/哈德 史密斯·考特/罗森
1968年 罗伯特·卢兹/史密斯 马利亚·布诺/史密斯·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