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荀子

科普小知识2021-09-28 20:13:37
...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旧称),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荀卿”,汉时称为孙卿。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诸子百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年五十时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留有《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中文名:荀子

别名:荀况、荀卿、孙卿

国籍:战国时期赵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赵国

生卒日期: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地位:诸子百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名弟子:李斯、韩非

1、人物介绍

荀子,名况,字卿。胡元仪认为,荀子是周郇(又写作荀)伯之苗裔,以国为氏;又称孙卿者,因其乃郇伯公孙之后,故又以孙为氏。郇国,地处山西猗氏县(今山西临猗)之境,春秋时为晋武公所灭,战国时属赵国,故荀子为赵人。

荀子是战国末期最杰出的思想家,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宗师。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司马迁曾做过记述:“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邹衍之术迂大而宏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公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有荀卿最为老。齐尚修列大夫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讥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这段文字是对荀子生平的最早记载,弥足珍贵,但过于简略,一些重要内容缺疏不载,故而后人对荀子的生平及学术活动进行了大量考正,取得了不少成果,然亦仅得一些梗概。如清代汪中《荀卿子年表》推断荀子的主要学术活动大约在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到赵悼襄王七年(前238年);而近人梁启超《荀卿及荀子》把荀子生年定在公元前308年,罗根泽《荀子游历考》认为荀子生于公元前312年,游国恩《荀卿考》则认为荀子生于公元前314年等等。

2、学术生涯

游学时间


荀子

一般认为,荀子十五岁开始其学术生涯。《史记孟轲荀卿列传》称其“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刘向《孙卿新书叙录》也认为“方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甚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史。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后人多疑此“五十”为“十五”之误,如应劭说:“齐威宣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最为老师。”今人亦认为十五岁之说颇合情理。荀子始游学稷下大约在齐宣王末年、湣王初年。稷下之学,威王初年开始形成,后一度中衰,宣王十八年(前302年),宣王乃尊崇稷下学士,赐列第,为上大夫,是以稷下学宫盛极一时,游学者上千人。宣王订前301年,假定此年是荀子来齐的时间,上推十五年,荀子当生于公元前316年前后。

稷下学宫

复兴之后的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天下的思想学术中心,各派的著名学者都汇聚于此,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骄、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人。”“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荀子有充分的条件了解、研究各家各派的学说,把握时代的思想脉博,为他日后综贯百家、融铸为一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关于师承

关于荀子的师承,并无确切的记载。荀子自己十分尊崇仲尼、子弓,以仲尼、子弓之义的传人自任。荀子之前有两位子弓,一是孔子弟子仲弓,即冉雍;一是战国治时《易》的臂子弓。史家多认为荀子所说的子弓是前者而非后者。但从时间上看,荀子不下能师事冉雍,大约是心仪其说的私淑弟子。司马迁所作《荀卿列传》称“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表明荀子曾师从过淳于髡。另外,《荀子正论》篇中屡称宋钘为“子宋子”;有学者从荀子对宋钘的尊敬及二人的学说联系,推断荀子曾师事过宋钘。从《荀子》一书来看,荀子对稷下学者的学说特别了解,当亦受之影响,并与宋钘、淳于髡、田骈、慎到等人有过直接的学术交往。至于荀子是否有固定的师门,恐难遽定。

游学楚国

齐湣末年,稷下学宫又陷入衰微,荀子一度离齐入楚。《盐铁论论儒》称:“湣王奋世余力,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齐湣王十七年(公元莉284年),燕将乐毅联合秦、魏、韩、赵,五国伐齐,攻陷齐都临淄,湣王被杀于莒。荀子可能是在这前年即潜王十六年(公元前285年)离开齐国而至楚国的。

重返齐国

公元前279年,齐将因单起乒,杀燕将骑劫,收复失地七十余城,迎潜王之子法章于莒而立之,是为襄王。襄王复国后,重振稷下之学,荀子等一批学者重返齐国稷下。此时,田骈等老一辈学者相继谢世,“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这说明荀子已经美定了其在学术界的领袖地位,其名声也开始引起各国统治者的注意。

大约公元前264年前后,荀子应聘入秦,与秦国统治者有过一番交游。秦相范睢问道:“入秦何见?”荀子对秦国政情民俗、山川形胜赞赏备至,认为秦国“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但荀子又认为秦运不及王者之功名,“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秦之所短也。”他又向秦昭王鼓吹儒者和儒学的作用,称儒者在人上为王公之财,在人下则为*之臣;在朝美政,在野则美俗。但秦昭王似呼并不为之所动,刘向曰:“孙卿之应聘于诸侯,见秦昭王。昭王方喜战伐,而孙卿以三王之法说之,及秦相应侯皆不能用也。”荀子既不能见用于秦,遂又返回齐国。

此时,齐襄王已死,子建立为齐王,襄王后把持朝政,政治腐败,国势日颓。荀子对朝政多有批评,引起一些人的忌恨,遭到谗言诽谤,在齐国难以立足,只得前往楚国以求发展。史称:“齐人成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按:春申君于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为楚相,相楚八年,应到公元前255年。荀子适楚,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即应在此期间。

游学赵国

荀子任兰陵令后,曾有人提醒春申君要对他加此防范:“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于是,春申君辞谢荀卿,荀子离楚往赵,赵国待之为上卿。据《荀子议兵》,“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临武君和孝成王对荀子的军事思想都交口称“善”。当时,荀子还回答了弟子陈嚣、李斯的问题。看来,李斯等门人弟子追随乃师一道到了赵国。

著书立说

居赵数年后,荀子又被春申请回楚国,复为兰陵令。此后,他一直生活于楚,直到辞世。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所杀,荀子受到牵连而被免于兰陵令一职,然其仍居家兰陵。晚年的荀子主要从事讲学著书活动,其所著书数万言。卒后,葬于兰陵。

3、史籍记载

史籍记载一


荀子

原文摘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史籍记载二

原文摘自《风俗通义》穷通卷七

孙况,齐威、宣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甚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世。是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诸子之事,皆以为非先王之法也。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至襄王时,而孙卿最为老师,齐尚循列大夫之缺,而孙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孙卿,乃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人或谓春申君:“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游赵,应聘于秦。是时,七国交争,尚于权诈;而孙卿守礼义,贵术籍,虽见穷摈,而犹不黜其志,作书数十篇,疾浊世之政,国乱君危相属,不遵大道,而营乎巫祝,信禨祥,苏秦、张仪以邪道说诸侯,以大贵显,随而笑之曰:“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亡。”又小五伯,以为仲尼之门,羞称其功。后客或谓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衰;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彊。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况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使请孙况,况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春申君恨,复固谢孙卿,因不得已,乃行,复为兰陵令焉。

4、主要著作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著有《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注本除唐杨倞的《荀子注》外,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订成就,内容翔实;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尤重“简易、简明、简要”;另有章诗同的《荀子简注》、熊公哲的《荀子今注今释》等。

《荀子》目录


主要著作《荀子》

劝学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荣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儒效第八

王制第九

富国第十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议兵第十五

强国第十六

天论第十七

正论第十八

礼论第十九

乐论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恶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赋第二十六

大略第二十七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尧问第三十二

5、思想观点

观点概述


荀子雕塑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天论》的天道观

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荀子•解蔽》的认识论

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如做到了“虚壹而静”,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观点。

《荀子•性恶》的人性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荀子•礼论》的礼论

“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

荀子提出,“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劝学》的教育观

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螳臂当车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荀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6、人物评价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荀子在历史上治学胜于治政,虽然有满腹经纶,但有生之年并未在政界有过突出声誉,但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社会政治学说,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达到了先秦时期的最高水平。

7、历史地位

荀子是战国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当时最有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稷下学宫无疑是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重镇,秉持各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齐集一堂,放言高论,著书立说,为先秦诸子思想从*争鸣转而走向兼收并蓄的融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术平台。荀子作为稷下学宫后期的学术领袖,为推进这一进程所作出的贡献,后人应予充分的肯定。“孟荀列传”虽然对荀子事迹的记载相当简略,但对荀子充满了敬意。然而,在儒学“道统”观念确立之后,荀子长期被排除在“孔孟之道”的儒学主流体系之外,甚至还要承受若干曲解、误解和批评。因此,如何为荀子确立其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至今仍是一个有学术意义的话题。

荀子对孔子相当尊重,而对孟子及其学派却有尖锐的批评。在某种意义上,他有把自己作为孔子正宗传人的意愿。以当时的社会影响而言,“孔孟之道”与“孔荀之道”并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以《荀子·尧问》一篇传达的信息而言,当时有一批荀子的崇拜者,他们甚至认为荀子就是“圣人”,即便与孔子相比较也毫不逊色。“为说者曰:‘孙卿(引者按:即荀子)不及孔子。’是不然。孙卿迫于乱世,……当是时也,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故君上蔽而无睹,贤人距而不受。然则孙卿怀将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之谓也。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观其善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云非圣人,奈何!天下不治,孙卿不遇时也。”其中所表达的对荀子的尊崇情结,不亚于颜渊、子贡等人对孔子的敬仰有加,似乎孟子还没有如此“铁杆”的追随者。

至唐代,韩愈昌明“道统”之说,称孟子去世之后,道统“不得其传”,不仅表现出尊孟贬荀的倾向,而且已经把荀子排斥出儒学正宗的体系之外。在宋代理学大盛时期,荀子更受到空前的贬抑,朱熹甚至告知弟子可以不理会荀子。

如果对这一变化的产生过程加以追寻,可以发现在“道统论”形成之前,荀子曾经拥有较高的地位。《荀子》一书在汉代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汉高祖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不仅岀自于对亡秦教训的总结,而且有其思想渊源。《荀子·正论》谓:“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这说明,汉高祖的思想观念中有荀子思想影响的存在。汉宣帝时,广陵王刘胥勾结楚王为乱,事发,大臣们请行罚诛。汉宣帝因为与刘胥有骨肉之亲,不忍致法,独诛首恶楚王。所依据的理由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史记·三王世家》)而《荀子·劝学篇》的说法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也证明了《荀子》一书在汉代的广泛影响。

但是,对荀子的批评声音,在汉代也已经出现。两汉之交的扬雄就是批评荀子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法言·君子》中说:“或曰:‘孙卿非数家之书,侻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惟圣人为不异。’”唐宋以来,批评之声更是不绝于耳。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对荀子和荀学的批评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而且观点那么尖锐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三。首先,荀子对包括子思、孟子在内的儒学阵营的公开批判,使得后世儒家无法搁置“孟荀对立”。其次,荀子的一些论断或者提法,确实与孔孟之道有所不同,如他的历史进化观、性恶论、尊君隆礼论等,对孔子学说有沿革损益,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再次,也有后人对荀子的种种误解。比如,有人指责荀子对“尊君”思想的强调,违背了儒家的君臣之道,就有误解的成分在其中。

而总的说来,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2、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荀子名言经典

学无止境。——荀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荀子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荀子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荀子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荀子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

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荀子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荀子

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荀子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修。——《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9、籍贯考证

关于荀况的出生地,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荀况是赵国人,这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战国末期,赵国的疆域纵横两千里,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处,却是直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的话题。以致于荀子成为历史名人中极少见的只有“国籍”,没有“故籍”、“户籍”。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山西新绛说

荀子祖籍古苟国。现今新绛县北之席村,原称荀城,即古荀国之都城。春秋时期荀国被晋国所灭。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绛州一带本属魏国。但因秦、赵、魏之间的战争,国境线犬牙交错,时有变化。绛州一带曾属赵国。临近的稷山县廉城,相传即赵国大将廉颇屯兵之地。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荀子与孟子合写列传时,称荀子为赵国人。新绛城内龙兴寺发现《荀子故里》石匾额一块。当地至今流传着关于荀子的传说。

山西安泽说

学者研究确认了随着历史的演变到战国末期,唯安泽县先称伊氏后称猗氏,属韩国上党郡管辖。《潞州志》、《山西历史地名录》均有铁定的记载。《史记》云:“秦政上党,韩不能救,其守冯亭以上党降赵”。因此荀子故里,只可能是弃韩归赵后的位于山西南部的安泽。

子名况,相传战国时期出生在绛州(荀城)。

河北邯郸说

这种意见认为以上的两种意见都不可信。《史记》把荀子称“赵人”,而没有称“赵国人”。赵国在战国时期的疆域很大,包括河北、山西大部,还有内蒙、山东、河南的一部分。司马迁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史学家,他既然不称荀子为“赵国人”,只称荀子为“赵人”,按照约定俗成的解释,“赵人”只可以解释为邯郸人。因为邯郸是赵国的都城,只有邯郸才可以称“赵”,其它的地方是不能够称“赵”的。

10、后世纪念

荀子墓


荀子墓

荀子墓位于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一公里处,黄土堆积的坟丘。东西长10米,南北宽8米,东西两端高7米,中间高3米,上面遍布刺槐,墓前有石碑两块: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立,碑额篆书为“补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不清;另一块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立的,上刻“楚兰陵令荀卿之墓”。197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苍山县兰陵镇正按照以荀子思想的展示与体验解读历史、凭吊先贤的功能定位建设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区。

在空间布局上,整个荀子文化园中间以“儒”字迷宫为主体,两侧分别设置东西配殿,东配殿展示荀子生平足迹。西配殿则有两方面寓意,一方面表示荀子晚年讲学,场景恢复;另一方面,则表示在游客徜徉于儒学的迷宫之后,荀子又带领我们领略另两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的风采。

同时还要建设七大功能板块区。包括入口综合服务区;荀子劝学苑;“学”、“儒”字迷宫;荀子生平足迹馆;集贤亭;荀子思想学知馆;荀子墓。其中,荀子劝学苑主要采用蜡像的艺术手法,再现荀子的讲学场景。荀子墓将建成突出荀子文化,增加景观建筑小品,突出纪念性,淡化祭祀性,体现文化性,建设纪念型墓园园林。

荀子文化园

荀子文化园位于安泽县城城东、沁河东岸的况山之上,总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23.35米,文化园以纪念荀子、彰显荀子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性公园。

从2004年3月动工修建以来,在原林场的基础上陆续建设了山门、大殿、荀子雕像、登山步道、书林广场、稷下学宫图、九龙浮雕、牌楼、迎宾照壁、碑廊、百福百寿图、假山、大殿广场、前殿及厢房、钟鼓楼、石门楼等设施,现已初具纪念朝觐、休憩游览的功能。

上一篇:儒家

下一篇:365市民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