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励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此次出征,由于仅几天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心已经不稳。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军队追赶上来,把明军团团围住,两军会战,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樊忠杀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时任户部尚书王佐(山东庆云县人)、时任兵部尚书邝埜(湖南省宜章县人)、时任刑部尚书丁铉(江西人)、时任工部尚书王永和(昆山人)与时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具于土木堡葬生。
1、概述
土木之变
2、经过
明英宗
元末明初,经过大明军队的穷追猛打,昔日强大的蒙古帝国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三部。也先为瓦剌部落的部族领袖,很有威信。经过大明初期到英宗时期这段长时间的发展,瓦剌*日渐增强,也先在短短几年之内,积极扩充自身的实力。他统一蒙古各部后,连续向西攻击哈密卫,控制了西域通道;向东攻击兀良哈三卫,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并逐渐威胁到了朝鲜。此时的也先对繁华的明朝同样虎视眈眈。
硝烟初起
瓦剌和大明未发动战争以前,瓦剌从属于大明(情况类似于朝鲜),所以需要向明朝进贡。最早的时候他们派出的使节很少,大明对他们往往也十分厚待。但后来瓦剌到了也先时代,也先却大大增加了进贡的人数,并且给与大明朝的贡品也不是十分良好,这使当时的大明朝廷很恼怒,于是就做出了相应的对待措施,如:不再给他们过多的赏赐,在通商交易中压低瓦剌的商品价格等。
这样,瓦剌首领也先捞取利益的计划不仅破灭了,而且还遭到了明朝的制裁,终于恼羞成怒,决定以此为借口,进攻大明。
战争序幕的拉开
战端一开,硝烟四起,也先大举进攻。他调整各部,分四路军队大举向明朝进攻。
第一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统帅,大军东进,攻取辽东;第二路,由别将统帅,大军西进,攻取甘州(今甘肃张掖);第三路,由阿剌知院统帅,大军南进,攻取宣府;第四路,由也先亲自统帅,大军南进,攻取大同。
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力最为强悍,他们一路烧伤抢掠,攻城略地,很快便占领了大明关塞外围的军事要地,并继续推进(“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
也先的部队推进很快,不出几日,就已经直抵大明的军事重镇——大同。他马不停蹄,亲自率领部队进攻大同镇,镇守大同的明军右参将吴浩在猫儿庄迎战,尽管明军奋力苦战,但最后还是被瓦剌军击败,右参将吴浩兵败战死,大同镇长城几乎全线瓦解。仅仅两天后,瓦剌部队就又一次全线突破长城,大同总督西宁侯宋英率领军队进行抵抗,双方在阳河后山展开了激战,但由于监军太监的郭敬无勇无谋,胡乱指挥,致使明军大败,西宁侯朱英等人为大明捐躯,监军太监郭敬躲在草从中方才捡得一命。由于没有了抵御屏障,瓦剌也先部大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城克地;而瓦剌的第三路阿剌知院所统帅的大军又从独石口南下,占据了马营堡(今河北赤城)。大明马营堡守将贪生怕死,放弃马营堡,逃回京师。阿剌知院统帅大军乘胜,又攻下永宁城(今河北延庆)。形式对于大明,一片危机。
明英宗
告急文书传到北京,大明朝廷上下一片混乱。把持朝政的大太监王振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企图以此吓退其自认为实力弱小的瓦剌。而此时以兵部尚书邝野、兵部侍郎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等为代表的官员极力劝阻这一行为。但英宗不听,仍固执地决定亲征瓦剌。
英宗亲征前下达命令,令驸马都尉井源等四个将领率四万多人先行去大同,为自己做开路先锋。而他将亲自率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大批文武官员,以及号称50万的部队亲征。英宗皇帝此时已经等不及准备了,要求立即出征。
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明英宗皇帝亲自率领的五十万胡乱集合的明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与他随行出征的包括:阁臣曹鼐、阁臣张益,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野等六部尚书。可以毫不过分地讲,绝大多数的大明朝廷主要官员,都直接随英宗皇帝而行了。几十万大明军,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地出了居庸关,缓缓前行,过怀来,奔宣府,至大同。到了大同,英宗皇帝和大太监王振看见了大明军队惨败的景象。当时的情形万分危急:大同的总兵郭登,学士曹鼐等明确地提出:“大同已经危在旦夕”。于是王振命令大军立刻向北京撤退。五十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又从大同向北京开回。
回京
从大同撤退回北京,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经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的紫荆关返回;一条是经宣府返回(即来时的进军路线)。经紫荆关返回北京,虽然路途略远,但易于避开瓦剌追兵,这是一条比较安全的撤军道路。大太监王振此时决定走紫荆关,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家乡就在紫荆关附近的蔚州,他打算回家风光风光,,想要拉着英宗去摆富贵。但当大军已经行前进了40里时后,王振又突然改变主意了,他是怕他老家的田地被蹂踏,影响其日后所收获的金银,便下令全军折返北上,于是大军遂改由宣府回京。这样,无疑是部队拐了一个大弯,绕了个大远,正好把明军的侧背暴露在瓦剌军的攻击之下。众大臣纷纷劝阻不要改走宣府回京,但王振不听;英宗不发一言,完全听任王振的想法。
这样绕了个大远,一来一回,拖了八天,明军才退至宣府。这无疑给了瓦剌也先追击大名军队的时间。瓦剌大军很快的追来,令英宗皇帝和王振十分心慌。他们接连派出成国公朱勇,后卫将军吴克忠等四员大将率两路部队五万多人,返头阻击瓦剌也先,结果都是全军覆没,损失惨重。靠着这五万多人的牺牲,为英宗皇帝和大军争取到了三天的逃跑时间。
结局
大明大军从宣府继续出发,利用五万多牺牲的大明将士用生命所换来三天时间赶到了土木堡,这里离下一个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此时王振却下达命令:“大军暂时不入城,原地驻扎!”也先很快赶到,将大明五十万将士团团包围在土木堡。
此时,即便如此,若五十万大军不轻动,固守待援,还是有生存的希望的,还是可以存活的,还是可以为大明保存实力的。当然,瓦剌也先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也知道强吃五十万大明军队的难度实在太大,于是定下毒计:派来使臣,表示愿意和谈,并最先做出撤走军队的样子,而此时明英宗和王振居然相信了,指挥五十万军队大动,立刻转移,进行快速撤退,放弃固守待援。面对瓦剌也先情况,熟知兵法的兵部尚书邝埜还是很冷静的,他认为这是也先军队的诡计,不能轻信,应该固守待援。但遭到王振和明英宗拒绝。
当明军五十万部队开始放弃固守待援时,开始大动以后时,开始毫无斗志地逃奔时,蒙古军队又出现了,如*绵羊一样,对大明的五十万将士展开了冷血杀戮。
北京保卫战
土木之变
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势不可挡,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勤王救驾。随后,调河南、山东等地军队进京防卫,于谦主持调通州仓库的粮食入京,京师兵精粮足,人心稍安。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挟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卫战开始。
明景帝让于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干谦分遣诸将率兵22万,于京城九门之外列阵,并亲自与石亨在德胜门设阵,以阻敌人前锋。十三日,于谦派骑兵引诱也先,也先率数万众至德胜门时,明朝伏兵冲出,神机营火器齐发,将也先兵马击溃。也先又转攻西直门,城上守军发箭炮反击,也先又败。京师之围解除。
也先在勒索不成、进犯又被抗击的情况下,于景泰元年(1450年)放回英宗。
3、影响
明朝皇帝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强盛的大明朝由胜转衰。中国进入了明朝中期阶段。
4、失败原因
原因有七:
1、宦官弄权,大明军队作战目标不明确。王振这个大宦官一直把持着统帅军队的大权,英宗皇帝不闻不问,凡事唯王振的决定行之;五十万大军随意出征,从其进军路线上来说:北京——怀来——宣府——大同——紫荆关——宣府——土木堡。大军从其进攻路线上来说,从未能主动出击过,一路被动挨打。
2、作战指挥者不懂军事。部队的作战不仅仅是杀敌,还有后勤等等诸多方面,但王振这个实际上的大军统帅居然不懂这个道理,甚至对于最基本的任何排兵布阵,任何军事策略都一无所知,,这又何谈胜利呢?在随行群臣中,英国公张辅是德高望重的名将,兵部尚书邝野也很有才干,但英宗却不许他们参于军政,一切听由王振指挥。
3、没有任何作战技巧。从大军出征到全军覆没,实在是看不出任何作战技巧,无非是在疯狂的跑,在躲避也先的骑兵部队。仅有的几次成国公朱勇,后卫将军吴克忠的后续部队阻击战,也是毫无战法的以卵击石。这一点从大军驻扎在土木堡时,不距离水源扎营的例子中,也可以得到体现。
4、最高指挥者不听劝谏,一意孤行。无论是明英宗还是太监王振都没有听取任何的正确建议,提出正确建议的人太多了,如兵部尚书邝野、兵部侍郎于廉,吏部尚书王直,大同总兵郭登,内阁学士曹鼐,可他们两个都没听信。
5、军需补给,后勤供应没有保障。五十万大军,随行役夫就应该有数十万之多,王振对这些事情根本毫不过问,加之催征太急,补给根本来不急准备和供应。仓促调来的50万大军几乎没有后勤准备,出发前两天,才给每个官兵发放了1两白银及衣物、炒麦等物资。
6、明军战斗力下降。这一点从大军进入大同前,大明各路部队的惨败就可以窥之一二了:大同总督西宁侯宋英率部迎战,全军覆没;明军右参将吴浩率军在猫儿庄迎战,亦全军覆没。无用疑问地说:“此时的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的确是下降了很多,和蒙古军队直接交锋获胜的几率已经大大地降低,和明初部队的战斗力亦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7、大明王朝十几年的下坡路。经过明英宗的十多年混沌统治,大明的实力实际上是在走下坡路。软弱的军队,腐败的朝政,疲敝的经济,实在是禁不起一场特大规模战争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