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聚焦交叉学科:尴尬源自分化思维

科普小知识2022-01-12 09:24:39
...

编者按:跨学科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重要,但在我国,跨学科研究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前景广阔但项目申请困难;研究成果丰硕但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学科地位突出但缺乏人才培养体系。

为此,本刊将发表一系列报道,从跨学科的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的生存状态和学科管理体系的完善三个方面对跨学科管理的困境进行探讨和反思,并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跨学科管理提出建议。

■我们的记者齐鲁

中国科学院最近对其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了重大改革,以促进跨学科整合。2013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进一步加强对跨学科候选人的评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增加了对单个跨学科研究人员的资助……国家层面对跨学科的大力支持让研究人员欣喜不已。

但另一方面,“交叉学科重要但难做”,也成为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者的共识。一位用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医的专家坦言,由于跨学科研究,他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无法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和组织,缺乏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平台,不得不长期停留在“业余”水平。

这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独特的问题。

“跨学科的尴尬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中国独有的。”正如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研究员所说,所有从事或试图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研究人员都知道困难所在。

"首先,没有申请资金的地方."武夷山说,目前每个支持科学研究的机构都是按照一个学科设立的,如数学与科学系、生命科学系等。跨学科项目通常不知道该应用哪个学科。同时,学科评价专家大多是某一学科的专业人员。他们可能擅长评估这个学科的项目,但他们可能不擅长评估跨学科的学科。

"第二,结果无处公布."武夷山表示,目前的学术期刊几乎都是以学科为导向的,很少有专门从事跨学科研究论文的期刊,如《英国交叉科学评论》。

因此,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哀叹说,有时研究结果在发表之前必须分成单个学科的文章。然而,一旦分裂,最初的交叉学科的想法就无法被认可了。

科研评价体系的遗憾

跨学科研究的尴尬远不止于此。在我国,还有两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问题困扰着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研究者。

被定位为跨学科研究的期刊无法明确界定其学科界限,难以进入核心期刊,影响了研究者投稿的积极性,期刊质量难以提高,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武夷山直言不讳。

事实上,跨学科期刊的影响因素一般不如单学科期刊。因此,很难显示跨学科研究的程度。钱学森先生晚年发表的许多文章都是跨学科的,不乏真知灼见。然而,根据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标准来判断和统计被引次数,他都不能被列入“高被引作者名单”,而能够被列入该名单的研究人员都是单一学科的专家。

合作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然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学者轻”的弊端。在许多专业领域,学者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这不利于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使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在《地理与跨学科综合研究》一文中写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系主任沃尔曼告诉我,他所在的部门是一个水资源综合研究机构。经过30多年的经验,教师的人数不应少于15人,否则知识范围就不完整,不应超过20人。如果有20多名教师,他们就不会被整合。”

“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许多人想成为第一作者和第一签字人。”武夷山感慨,连同一个学科内的相互合作,都受到了影响,更别说跨学科了。

关键在于“分化”的思想

事实表明,交叉学科既没有对应的部门,也没有自己的体系,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只能分散到其他学科。作为对相声的回应,“他在歌手中打球最好,在足球运动员中唱歌最好。”

由于跨学科研究没有专门的学术体系,它常常受到传统思维和固有研究体系和模式的束缚。它找不到相应的位置,也没有政策和制度的鼓励和保障。

那么,跨学科尴尬局面的根源是什么呢?

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制度约束、科学家自身素质缺陷和管理层面的问题都制约和制约着跨学科整合的深入推进。

首先,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基于现有的相对坚实成熟的学科和专业。人员配备从属于基于单一学科的系和学院。评估和评价系统基于传统的学科标准和专业的同行评审。

其次,由于传统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限制,拥有广泛知识并了解其他学科“语言”的科学家数量很少,从而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很困难。门户视图和学科障碍使得一些科学家很难实现真正的合作和交流。他们寻找共同刺激和突破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他们习惯于“小而全”的闭门研究模式。超越这一学科进行跨学科战略思维的科学家数量很少。

第三,管理层缺乏战略思维,没有适当地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没有适当地实施措施。

在武夷山看来,专业化分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是这种“分工”的思想、习惯和模式,成为跨学科面临尴尬的症结。

“专业化分工导致科学研究采用‘分工研究’,但实际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解决方案’。”武夷山说。

“分化”是小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交叉”是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正如李四光先生所说,我们应该“打破科学*的旧习惯,进行彻底的共同努力”。(原名为“跨学科研究的尴尬源于发散思维”)

中国科学新闻(2013-07-31,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