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华校长邱勇:以全球视野建设“双一流”

科普小知识2021-10-20 00:17:48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青海大学的演讲中表示,希望两所“清”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各负其责,分别成为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代表。照片:张天富

新华社西宁12月3日电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从全球视角打造“双一流”

记者张天富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近日与青海大学师生分享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

“大学必须有硕士”: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学生

“所谓的大学并不意味着有建筑或大师。”邱勇引用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的话说,“大学应该有硕士”。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校对员的支持下,在青海大学发表了题为“双一流建设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演讲。照片:张天富

几天前,在2017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换届选举中,清华大学的八名院士被选为创建学校的历史。邱勇说,该校的32名院长和院长参加了本科生课程,包括姚期智等院士。

"高水平的教师决定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他说:“学校的愿景决定了培养学生的愿景。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变得更好,并参与全球竞争。”

上个月,清华大学在欧洲建立的第一个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揭幕。“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大学必须走出去,”他说。“清华大学必须带头。”

“双重头等舱”:走出“半人时代”

所谓“双一流”,是中国官员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

邱勇说,今天,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国际竞争。许多国家都计划建设一流大学,如韩国的“知识韩国21”项目、日本的“21世纪和全球卓越中心计划”和俄罗斯的“联邦创新大学计划”。

"一所好的大学必须有几个甚至几个好的学科来支撑."邱勇说:“一流大学决定国家人才培养水平,一流学科体现办学特色。”

邱勇认为,“双一流”应该强化育人的核心地位,走出梁思成曾经思考过的“半个人化时代”。“中国的大学也普遍存在历史困难。在教育大众化阶段,要进行全面改革,探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

清华的“新世纪”:更创新、更国际化、更人性化

“我们还在思考,与第一个世纪相比,清华大学在第二个‘世纪’将展现出什么样的新面貌。”邱勇在与青海大学师生分享他的观点时说道。

邱勇解释说,基于时代的变迁和学校发展的新阶段,创新是21世纪更加创新的主旋律。更多的国际化意味着视野的扩展,从校长到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更人性化,让学生有更好的人文素质。

有鉴于此,2016年9月,清华大学开设了施瓦茨曼学者。首批110名学生来自世界31个国家(地区),旨在培养“了解中国未来的世界领袖”。

今年4月,15所大学加入的亚洲大学联盟在清华大学成立,共同规划亚洲高等教育的未来。“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不能仅仅是美国模式或哈佛理念。有必要发出中国甚至亚洲的声音。”

清华和庆达:“不要让别人夸耀自己的好颜色,只要保持空气清新,充满干爽的坤。”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余红仙表示,自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一直为青海大学提供对口支援。目前,青海大学的“生态学”已被评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据悉,自2002年以来,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在内的清华大学先后选拔了四位知名学者担任青海大学校长,帮助成立了计算机系、三江源研究院和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

"我相信青海大学可以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特色."邱勇表示,希望两所“清”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各负其责,分别成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代表。

"不要让别人吹嘘自己的颜色好,只要保持空气清新和干燥就行了."邱勇引用元代诗人王冕的《梅花》,说在新的时代,他希望“清奇满清华”,“清奇满青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