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

科普小知识2021-10-31 01:35:19
...

点击“提交”按钮后,周挺硕士论文进入复试阶段。她关上电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周挺在图书馆“静修”的第42天。

在过去的“论文的关键阶段”,周挺把自己描述为“在图书馆中成长”。每天7点钟,她把她的水壶、电脑和书包带进博物馆,晚上11点钟离开。这是她在大学里感到“非常努力、非常安静、非常充实”的时候。

周挺认为,选择图书馆作为“封闭场所”最重要的原因是“氛围好,省时省力”。她说,在学术写作的过程中,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大多数时候她只需要专注于十几页甚至几页几百页的书,“她不需要在图书馆里使用它们,在楼上借书,在楼下读,用完后还回去。”周婷说,除此之外,她还从一些期刊网站下载了1000多篇论文,并将它们存储在不同类别的电脑中。

“也许大学前六年在图书馆积累的时间没有那么长,”周婷承认道。“我有点后悔没有好好利用图书馆,而且我还没有毕业。我已经开始怀念它了。”

最近,中国大学媒体联盟对全国91所大学的56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34.2%的受访大学生每周去图书馆超过三次,23.89%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基本不去”,17.11%的受访大学生“不常去,只在考试周去”。

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去图书馆自学。

周挺告诉作者,他很幸运错过了图书馆的“全季”。从秋天开始,图书馆外面的长队越来越早,甚至在早上5: 30,图书馆的大门“挤满了人”。这一“盛会”一直持续到明年一月底。“让我们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期末考试,”周婷总结道。

在她看来,图书馆之所以成为自学的热门场所,是因为没有铃声打扰他们,也没有必要因为有课而换教室。“在我们学校的学生中有一个谣言,那些坚持在图书馆学习的人一定会进入研究生院,”周婷说。"新建的图书馆条件较好,可以申请使用个人自习室。"

马杰是沈阳大学2015级的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她就一直保持每周去图书馆三次的习惯。“我很少在图书馆借书,主要是因为我喜欢图书馆安静舒适的环境。”马杰向作者描述说,在图书馆的下午,温暖的阳光洒在阅览室的桌子上,教学楼的自习室里没有紧张,书桌旁的卧室里也没有疲劳。

杭州的一名大二学生林琳(音译)也认为在图书馆学习更“仪式化”,可以让他远离手机,更专注于书籍。林琳把图书馆解释为自己的书房。“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每个人都是来学习的。阅读名著比阅读专业教科书更高尚吗?如何比较知识?”林琳坚持要来图书馆学习,因为他喜欢环境,需要的时候就去借书。"一学期大约有10本书,基本上是专门课程的补充书目."

根据中国大学媒体联盟的调查,59.48%的受访大学生去图书馆主要是为了自学,而18.7%的受访大学生以借书或读书为主要目的。

“我不认为在图书馆学习不好或不合适,但只是“满”的自习室并不等同于“满”的读者。在某些方面,图书馆仍然是孤独的。”周挺说。

33.72%的受访大学生每学期借5-15本书。

在吉林大学学习的李玲(音译)认为,不多借书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她坦率地说,有时她只是写下老师推荐的书,下课后就忘了借书。社区工作和各种比赛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李玲已经很久没有安静地读书了。

“有些学生特别擅长读书。每次看到不同种类的书,他们都会阅读。”李玲也很受博览群书的学生们的钦佩。她承认她每年的计划是读更多的书。"然而,想象总是美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

同济大学2015级本科生王欣承认,他不常从图书馆借书。“我更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借来的书不能随便乱画,这很不方便。”出于这个原因,王欣购买了她想在网上或二手书店里阅读的所有书籍。现在她卧室里有20多本书。

中国大学媒体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44.96%的受访大学生每学期借阅不到5本书,33.72%的受访大学生每学期借阅5至15本书,6.56%的受访大学生每学期借阅超过30本书。

2018年初,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发布了学生年度阅读报告,并公布了借书清单。中国大学媒体联盟汇编并统计了79所大学出版的图书清单。其中,《平凡的世界》、《明代事》、《活着》、《追风筝的人》、《无忧杂货店》、《三体》等书更受大学生的欢迎。

“图书馆借书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的阅读情况。毕竟,一年只看一本书的人不可能在图书馆里借几十本书,”周婷解释道。“现在也有可能有多种阅读方式,人们不一定需要从图书馆借书。”然而,她强调学校图书馆有一些非常珍贵的资源,如中外期刊和古籍。

根据中国大学媒体联盟的一项调查,78.45%的受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借阅书籍,44.96%的受访大学生大多借阅专业书籍,28.8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借阅书籍时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寻找。

“基本上,老师在课堂上推荐了什么书,这学期你不需要在图书馆看到它。”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法律系的霍·表示,曾经有一次,这位法学老师推荐过《洞穴之谜》和《法律面前》等书籍。第二天,图书馆里所有的五本书都被借走了,即使约会是在几个月后。

电子图书馆仍然是“新的”,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以前从未使用过它们。

根据中国大学媒体联盟的一项调查,46.17%的受访大学生从未使用过电子图书馆,30.12%的受访大学生每月使用电子图书馆不到两次,23%的受访大学生每月使用电子图书馆三次以上。

受访学生对数据资源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完成作业或写论文上。“电子图书馆的检索功能特别强大,尤其是在搜索一些不常见或新兴的专业知识时。”杭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敏岳(音译)表示,该系统将通过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来搜索相关文章,然后在下载后进行核对。

"在学校提供的电子资源中,我使用最多的只有万方和维普."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梅表示。高年级学生曾向他介绍过学校的电子图书馆。除了中国知网之外,该电子图书馆还与国内外许多权威数据库建立了链接,并向在校学生免费开放。"但对我来说,完成课程论文,万方和VIP就足够了."

“电子资源的资金通常是纸质资源的3至4.5倍。纸质资源的使用逐年减少,数字资源的使用也在增加。”汕头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华说:“这是一种趋势。”。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专门为新生服务的专栏。以游戏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和使用指南。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图书馆已订购了375个数据库,包括引文和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BvD系列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古籍、专题藏书、报纸、学位论文、专题研究、语言学习、多媒体资源等方面的电子资源可供师生检索和利用。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电子资源有不同的需求."浙江师范大学图形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说。根据她的观察,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电子资源的需求更大,而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在实验室实习。

针对学校电子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王认为,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开展数字资源利用咨询会和数字资源利用竞赛,通过各种宣传推广渠道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自2006年以来,我们学校的图形信息中心一直以每周一小时讲座的形式讲授特殊数字资源的培训和利用,效果良好。去年,我们学校的移动图书馆每年阅读5000多次,有1400多名学生。”王对说道。

“图书馆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终身教室。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那将对他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张立华说。

(浙江师范大学的张晨怡和汕头大学的陈洁灵也为本文撰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马玉平,东北大学马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3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