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学术休假:福利?权利?

科普小知识2021-12-12 02:33:52
...

学术休假:福利?权利?

资料来源:www.quanjing.com

学术休假当然是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好办法,有利于教师的学术积累,但也有一些理由让公众质疑——有没有好办法,一定有好结果?

■我们的记者陈彬

当一个大学教师已经享受了寒暑假,有必要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调整他的状态和充电他的学习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必要的”,否则,教授们就有点太“清闲”了。然而,当今年的*时间被称为“学术假期”时,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不久前,媒体透露,北京语言大学计划从今年开始实行学术休假制度,该校16名教授将享受一年的*时间。消息一出来,公众舆论立即质疑这是一种特殊的“学术福利”。

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国内近几年的高等教育新闻,不难发现,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学术休假的是非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至于教师应得的是“福利”还是“权利”,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引进的“休假制度”?

对“脑损伤”的质疑

事实上,许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并不认为公众对学术休假的“学术福利”的怀疑有多大。

例如,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齐德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学术休假是发达国家大学的一项基本制度。该系统给教师一段时间的“休假”,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而且可以*控制这段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近年来,一些外国学者利用他们的学术假期,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的大学,共同开展研究。

"学术休假不仅仅是休息和休养."齐德祥表示,学校希望教师们能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整理自己五年或十年的学术积累,集中精力在国内外大学进行一学期甚至一年的思考、写作或学术交流。

如果祁德祥的解释在面对质疑时可以被视为“自我辩护”,那么在一个由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导的国内网络论坛上,许多人对所谓“提问”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该系统在业内的受欢迎程度——几乎所有网民都对该系统表示赞赏和欢迎。一些人甚至坦率地说,那些对学术休假的怀疑是“脑死亡”。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学术休假制度在业界受到高度赞扬,但在公众层面受到广泛质疑。这种对比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理论上讲,学术休假肯定是符合教师成长规律、有利于教师学术积累的好方法,但也有一些理由让公众质疑——有没有好方法,就一定有好结果?”在采访中,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林忠祥问道。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公众疑虑的内容,不难发现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目前的评估方法下,学术休假是否会成为少数“强势群体”的“专利”。第二,在“休假”的名义下,学术休假真的会演变成“简单的休养”吗?事实上,许多年前就出现了类似的疑问。2012年,当吉林大学开始试点学术休假时,公众担心这是另一种“腐败”。此前,一所大学的人事部门组织了一次为期7天的“学术休假”,沿着著名的长寿村和其他景点的“调查”路线进行...

“面对国内高等教育部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和教授素质参差不齐,谁能保证公众的担忧不会成为现实?我们当然希望学术休假制度能在中国顺利推行,但在现阶段,我非常担心这个制度最终会成为少数人的“专属福利”,林忠祥说。“别忘了,我们有大量的教授来建立自己的公司和企业。一年对他们来说足够照顾好他们的“生意”。"

模糊框架

为了确保学术假真正用于学术目的,许多试点学校还采用了一些制度安排。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学校在通知中规定,教师应该在假期期间联系他们的部门,并在假期后提交报告。

然而,这种相对宽泛的监管能否产生足够的约束是一个问题。

2012年,当吉林大学发布了关于学术休假的相关规定时,一些媒体打电话给吉大的相关部门了解该规定的细节,但回应是“只是总体框架,相关细节尚未澄清”在吉大港颁布“学术休假令”几天后,另外五所学院和大学相继颁布了类似“仅适用于一般框架”的条例。

“学术休假当然需要给教授足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不应该忽视他们一年的活动。框架的模糊性很容易导致教师学术休假的改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在采访中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所有学校的学术休假政策一般都是相同的,一般涉及获得休假资格的服务期、休假的目的、休假前的要求、同一时期休假的教师人数、休假期间的工资、休假后的头衔、职位、资历和其他权利以及休假的期限。对于教师在学术假期的活动,高校实际上处于一种“忽视”的状态。这是否意味着国内大学也可以这么做?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不这么认为。“外国大学对教授的管理相对宽松,首先是因为教授的资格相对严格,教授的学术声誉和荣誉更强。与此同时,国外大学的相关配套政策也相对完善,教授们可以有更多的*。然而,由于国内高校机制体系不完善,教授的“含金量”无法与国外相比,部分教授的学术意识和自律性也有待提高。因此,在系统层面提出更多的要求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向荣说。

进退两难

王向荣早年曾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对国外非常普遍的学术休假制度并不陌生。然而,在他回国的这些年里,他从未听说过有人享受过学术假的“待遇”。

事实上,自本世纪初以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大学都试行过“学术休假”,中国很少有教师享受过这种“待遇”。甚至2009年的一项统计数据也曾显示,如果从2004年开始的5年内,中国真正享受学术假期的人数为零。

对于这种情况,王向荣并不感到意外:“与国外相比,国内大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要大得多,教学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进行,教师几乎没有条件长期离岗。”

王向荣的话确实可以得到事实的支持。

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试行了教师带薪休假制度。在接受学校媒体采访时,学校的许多教授都非常赞赏这一制度,但他们都表示,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不打算在短时间内申请学术假——他们不想影响教学。“每学期有许多课程。学术休假会影响教学,也可能给教学管理带来麻烦,所以没有这样的计划。”学校的一位老师这样说。

因此,当面临学术休假制度时,国内高校教师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热切希望该制度在未来得以实施,但由于手头沉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他们不得不放弃。事实上,除了大学教师,还有“水土不服”的学术休假制度面临这一困境。

林忠祥直言不讳地表示,学术休假的实质是为对学术和科研感兴趣的教师提供一段时间,以避免其他干扰,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学术交流和沉淀。然而,在当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由于总体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具备这种内生的动机和意识。因此,在中国,没有充分的环境保护,学术休假制度就没有生存环境。“没有人能确定,如果不调整总体环境,学术休假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没有改革,如果教授的学术自主权和学术研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那么像学术休假这样的好制度就没有成长的土壤。”教育家、21世纪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熊丙奇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超压

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赞扬或批评学术休假,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学术休假制度本身对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高学术质量极为有益。当这一体系遭遇“水土不服”时,我们如何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

以王向荣所在的风景园林专业为例,他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学和学生培养的压力,二是科研的压力,三是社会服务和项目实践的压力,最后是学校和学院各种事务的压力。

“事实上,外国大学教师的压力也不小,但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多地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上,大学对他们的事务要求相对较少,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这些压力。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师不得不面对太多与教学和科研无关的事情,相关部门的要求有时是短视的。”

此外,王向荣表示,在国家层面上,整体过度量化的评价体系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例如,大量的评估指标和大量的排名事实上给高校带来了太大的压力。高校只能将这些压力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他们每年都取得不同的成绩。这样的学术研究很难有深度。然而,某些必须完成的评估指标对学术积累和教师进步没有帮助。"

对此,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前教授龚树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现在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就是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量化问题,这非常令人担忧。量化只是一种指导,“量”绝对不利于学术发展……我们必须正视“量”带来的严重后果。"

“如果能在政策层面上减轻教师的不必要压力,即使在中国实施学术休假制度仍有困难,教师的学术成长环境也会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相反,如果教师的压力不消除,甚至加重,即使实行了学术假期制度,又会有甚么影响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不是系统本身。”王向荣说。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