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之洞“中体西用”观并非意味着保守

科普小知识2021-08-28 02:33:09
...

张之洞(1837-1909)生于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名萧达、向涛、项燕、龚毅,非竞俗人,项冰、史文翔。1863年,他被一个和三个进士授予编辑和修改。1880年,他被授予皇家科学院学者的称号。第二年,他被提升为内阁学士。后来,他先后担任山西巡抚、湖广巡抚和两江总督。内阁高官和*官员的经历以及洋务运动*的政治立场,不仅反映了张之洞在晚清官场中的突出地位,也表明他在晚清政治变革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在张之洞的思想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中学是身体,西学是用”。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早在1883年担任山西巡抚时就提出了“以商为体,以兵为用”的思想。为了拯救自己和加强自己,他必须改革。至于如何改革和壮大自己,张之洞的第一个观点是了解西方的法令和法令。甲午战争后,张之洞进一步认为“西方人的军事技术应该提高十倍。因此,为了提高自己,他们必须向西方学习,不仅仅是从学习的“工具”,而是从西方的“政治”。可以说,“中学是体,西学是用”是张之洞在确立西化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思想和主张,并逐渐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主流话语。正如梁启超所说,虽然这句话是“张之洞最大的快乐”,但它已经形成了“全国认为它是最好的词”的局面。

张之洞根据“中西合璧”的思想,大力提倡政治改革。1898年,张之洞在其代表作《劝学篇》中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基本原则,即“西方艺术必不可少,西*治必不可少”。张之洞的“西方*”不仅包括史书、官制、教育制度、法律等。,还包括“实用”科目,如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军事和航运管理。1901年,张之洞在给刘坤一、袁世凯、盛宣怀等18位*官员的公开电报中明确表示,政治改革是挽救清朝危局的当务之急。至于如何改革,那是为法国西部树立一个榜样。“最佳西方法律是上院和下院互相维护的法律。”张之洞所说的西方法律不仅仅是法律,还有西*治制度等许多方面,类似于“政治法”或“大法”的范畴。张之洞从这一思想出发,主张“不改变习惯就不能改变法律,不改变方法就不能改变工具”因此,张之洞主张修改旧法律,制定新法律,改变过时的传统法律制度。他特别强调:“在泰西国家,无论是君主、*还是人民,都必须有*和法律。官员有官方法律,士兵有军事法律,工人有工作法律,商人有商业法律。习之律师,法官是负责人,君主和人民都不能违反他的法律。”在张之洞看来,西方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律完备,每个人都受到法律的限制。对于当时的清*来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的丈夫,那么法治就不适用。”作为一种“西学东渐”,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弥补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缺陷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