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从经费投入看如何促进大学教育机会公平
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更多关注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幅增加,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然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也在上升。高考移民屡禁不止,呼吁“异地高考”的声音时有所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社会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机会?一个重要的解释是,地区和大学之间的高等教育质量差异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问题,应从源头上解决当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使考生能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生产函数理论表明,教育质量受教育经费投入、教师、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教育经费的增加将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反之亦然。从地区间比较来看,人均教育经费低的省份的普通教育质量也相对较低。
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培养主要以地域培养为主,大多数学生在本省学习。每个学生在高等教育上的不同支出意味着不同的教育质量。如果高等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扩大,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平等就会加剧。然而,我国不同省份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并没有很大的不同,这意味着学生花同样的钱购买不同质量的产品。如果这种现象仅仅是由学生的不同年级造成的,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这种现象与地方*教育投入的差异有关,那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普通高校学生经费的地区差异:有多大
为了衡量地方*投资高等教育的努力,我们可以看一下高等院校教育的平均公共预算支出(以下简称“平均预算支出”)的规模。我们计算了从1998年到2011年每年“每个学生的平均预算支出”,并给出了代表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首先,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学生人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正在迅速扩大。1998年的基尼系数仅为0.054,地区差异很小。从1999年到2005年,基尼系数逐年上升(2001年除外),2005年达到最大值0.380。200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因为从1999年到2005年,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连续7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2006年后,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增长率已降至一位数,招生规模趋于稳定。
第二,自2006年以来,高校扩招速度有所放缓,“每个学生平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仍处于较高水平。自2006年以来,基尼系数一直在0.3左右波动。尽管基尼系数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下降,但在2010年上升至0.343,成为继大学扩招后的第二大数值。2011年,基尼系数再次降至0.328,但仍处于高位。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高校扩招后平均经费的地区差异确实变大了。2005年后,地区间大学生平均资助的显著差异已经成为常态。
平均学生资助的地区差异较大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财政能力的影响。
从“人均预算支出”指标的计算公式来看,公共财政教育预算支出越多,“人均预算支出”越多。因此,“人均预算支出”的多少受到财政供给能力的影响,财政供给能力强的省份通常拥有更多的“人均预算支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的省份通常财政收入水平高,财政收入高的省份也有高水平的财政支出。虽然*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提高这些省份的财政支出水平,但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财政收支水平,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水平。
第二个原因是高校扩招的影响。
从“学生平均预算支出”指标的计算公式来看,高校学生越多,“学生平均预算支出”越少。从变化趋势来看,高校扩招使学生规模(即分母变大),从而使“平均学生预算支出”变小。
从全国情况来看,从1998年到2005年,大学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4.3%。由于公共财政预算中的教育支出没有快速同步增长,“人均预算支出”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99年除外),从1998年的8529元下降到2005年的5941元。
在各省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着“扩招越差,扩招越差”的马太效应现象。也就是说,扩招速度越快,“每个学生的平均预算支出”就越低。然而,扩招越快,“每个学生的平均预算支出”水平就越低。因此,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人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一直在扩大,2005年达到峰值。“招生规模越小,招生规模就越小”,这进一步扩大了“每个学生的平均预算支出”方面的地区差距“每个学生平均预算支出”的极端比率证实了这一判断。1998年,“人均预算支出”的极值比率为3.41,即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41倍。到2005年,极端值比率上升到11.57,两极分化严重。
然而,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大学生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7.4%。许多省份的招生增长率已经进行了调整,从1998年到2005年,大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16个省份中,有一半(8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十一五”期间“学生人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没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第三个原因是毕业生流动性的影响。
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受到财政供给能力的影响,还受到投资意愿的影响。毕业生的流动性将影响当地*投资高等教育的意愿。从毕业生从原籍地的流动来看,如果一个省有毕业生净流出,这意味着教育财政资金的损失。毕业生的净流出越大,教育资金的损失就越大。因此,毕业生净流出的省份对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热情相对较低。
从2004年至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除河北和山东外,东部地区所有11个省份都是净流入。在中西部地区,除*、*和云南外,其余都是净流出(*和云南也是个别年份的净流出)。因此,大学毕业生的流动模式一般是从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以2008年为例,全国普通高校的“学生人均预算支出”为8242元,而一名本科生四年的“预算支出”约为33000元。对于每个省份来说,每一次毕业生外流意味着“预算资金”损失3.3万元。如果我们考虑高等教育阶段每个外流学生的总培训费用和基础教育阶段当地外流学生的培训费用,损失就更大。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来说,原有的金融供给能力较弱,再加上由此造成的金融资金流失,因此他们的投资意愿更小。
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财政的作用
首先,将向毕业生出国的省份支付额外的补偿性转移支付。
为了缩小平均学生资助的地区差异,**应积极发挥监管作用。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平均分配水平的意见》,要求各地制定地方高校学生平均分配基本标准,逐步提高学生平均分配水平。原则上,2012年地方高校学生平均分配水平不低于12000元,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该政策对缩小大学生平均资助的地区差异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缩小普通高校学生资金的地区差异,还应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一直流向东部,这意味着教育经费正在“向东”流动。这是一种从贫困地区到富裕地区的“反向补贴”,使得金融供给能力弱的省份雪上加霜。为此,**应在现有转移支付政策的基础上,向毕业生净流出的省份追加补偿性转移支付。补偿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可以根据近年来各省毕业生的外流情况来估计。
二是进一步发挥“211工程”高校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大学的地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锦上添花”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学越多,它们就越多。然而,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许多省份没有*大学。截至2012年4月28日,中国共有114所*大学,分布在22个省。共有九个省没有*大学,其中一个在东部地区(海南),两个在中部地区(山西和江西),其余六个在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特别是,教育部直属的73所大学中有三分之二(48所)在东部地区。
*大学的平均学生资助明显高于地方大学,*大学的不均衡分布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然而,*大学的布局已经基本稳定,不太可能作出进一步的实质性调整。进一步发挥“211工程”大学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学,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海南省的“211工程”大学,特别是非*大学省份的“211工程”大学,**应该加大投入,给予这些大学更多的财政支持。
三是加大对中西部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
现行的学生资助政策对去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和基层工作的毕业生给予更多的激励,但对在校学生的相关激励相对不足。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基本上没有地区差异,但学生人均支出的地区差异显著。这意味着支付相同数额的学费将获得不同质量的教育,这取决于大学所在的地区。因此,在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大幅增加的增量部分,应该考虑对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学习的学生给予特殊补贴。(作者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