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青报:中外合作办学能扭转“教育逆差”吗

科普小知识2021-07-10 02:38:58
...

随着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的公布,各种留学咨询异常火爆。不清楚今年会有多少学生选择放弃国内大学。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达到1050万人的峰值以来,全国高考申请人数已经连续五年下降。今年只有912万人申请了高考。尽管今年放弃考试的学生人数尚未公布,但前几年的年放弃率约为10%。不仅一些放弃考试的学生走上了出国留学的道路,而且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在拿到分数后准备出国。

留学造成的“教育赤字”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存在教育赤字,而且越来越大。去年,429,000名学生出国学习,而只有290,000名学生来中国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由*奖学金资助的,所以这种剪刀差是显而易见的。”北京工业大学*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教授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一现象。他认为这种教育赤字无论如何都不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

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何减少教育贸易逆差,教授日前在“中外合作办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讨会”上提出,“要从政策和法律上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进一步促进中国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和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吸引外国人来华接受教育。”

然而,在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趋势下,似乎仍然难以承担这一重任。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1844所,其中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只有46所,这46所中仅有5所独立法人院校,即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上海纽约大学和长江商学院。此外,有三所大学在筹备阶段拥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即温州的肯大学、昆山的杜克大学和香港(深圳)中文大学。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对数据进行了梳理。他发现,在2010年之前的几年里,审批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声音不一。自“教育国际化”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重新启动审批。然而,自《纲要》颁布以来,只有10所中等专业学校被批准为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中等专业学校,它们于今年6月5日被教育部批准与8所丹麦高等院校合作。

经过计算,林金辉指出:“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0%。根据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然而,按照目前的规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仅达到36%。4%的差额部分将用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目前,中国有1844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每年入学的学生人数约为9万人,这并不多。”

然而,即使入学人数不多,林金辉仍然认为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应该得到妥善处理。“目前,一些地方*或高等院校非常热衷于办学,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不是每所大学都应该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和机构?一些省规定,每个地级市必须有一个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在五年内有几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甚至将一些原来的省级专业学校升级为本科学校。”

林金辉认为,区域和专业布局的问题应该得到很好的处理。目前,仍有一些省份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空白。此外,中外合作办学还有许多专业,如工程、管理、经济等。

谈到教育赤字,“走出去”绝对是一条黄金之路。林金辉注意到现在有80多个“走出去”项目,但只有一个机构——老挝的苏州大学。此外,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在加紧准备,预计明年招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走出去”还没有纳入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框架。

杨认为,监管是目前已投入运行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薄弱环节。“虽然2009年发布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通知》,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但还没有全面铺开,只选择了四个省进行试点。去年年底,发出了开展评估的通知,但评估是在项目和机构到期之前进行的。评估只是事后评估,监督只是事后监督。中外合作办学没有事前监督,更没有过程监督。”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杨东平教授近年来先后访问了UIC、利物浦西岸和上海纽约大学。他认为,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培训方法、课程内容、教师评价标准,甚至学生的外貌都与公立学校不同。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和深造前景也使得一些学校的招生情况越来越好,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家长每年支付6万至10万元的学费。

“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意义。”杨东平认为,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和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扭转教育贸易逆差的一种方式。然而,具有法人地位的机构数量非常少,只有一位数,而大量合作教育项目高度商业化。

他指出,首先,国家应该对教育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是教育的主要出口国,而许多其他国家仍然进口教育。近年来,外国教育机构获准进入香港、马来西亚和中东地区,这些地区是主要的教育输入地区,其中大多数与国内或当地机构没有强制性合作。”

杨东平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尽力吸引外国大学在本国设立分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南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资助卡梅伦大学在国外设立了第一个分校。新加坡*吸引10所外国大学的计划已经完成。在一向被认为保守的中东国家,近年来在开放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卡塔尔教育城是一个吸引国际大学的特区,为大学提供许多优惠甚至资源补贴。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开放度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