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专家解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科普小知识2022-02-07 02:43:54
...

“十三五”研究生教育应提高质量

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

“十三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划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路线,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作者从发展途径和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十三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的理解。

要提高质量,服务需求应作为发展的前提。该计划全面分析了国家的主要战略需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民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在考虑研究生教育培养能力的基础上,规划提出稳步发展博士教育,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设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为了提高质量,改变开发模式是很重要的。规划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引导学位授予单位发展重点,提升质量和内涵发展”,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依靠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和效率转变。

要提高质量,必须树立以研究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因此,该规划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提出“以促进研究生成长为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该计划,必须坚持道德和培养人,并加强对研究生的*核心价值观,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激发研究生科研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质量,导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是重中之重。因此,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提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指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学的职责。

要提高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该计划将完善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以教育行政部门质量监督为导向,社会第三方积极监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保障体系,作为“十三五”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

正在实施第十三个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五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研中心”和“一城两校”综合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上海实际,突出“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策略”,即主线是服务需求、质量提升,重点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策略是推进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一,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发展主线

实施《规划》,必须坚持“服务需求、提升质量”的发展路线,围绕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满足社会各界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为重心

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和实践能力的保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是释放教师活力的关键。

三、推进“产业”、“标准化”和“国际化”三大战略

首先,人才培养应与行业标准挂钩,推进产业化战略。2010年,上海启动了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改革试验(简称“5+3”工程)。2014年,我们开始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家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改革试点工作(简称“5+3+X”工程),并将其纳入上海市*重点工作和上海市综合教育改革工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实验的深化,为专业学位教育推进产业战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二是推进标准化战略,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近年来,上海根据全国各专业学位类别的特点,探索和发展了包括法律硕士在内的36种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最后,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推进中外专业学位办学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认证。上海大学积极参与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和欧洲质量改进体系认证。物流工程和工程硕士项目管理的资格认证也在前列。

“双一流”建设与“十三五”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袁本涛,清华大学教育学院

本文试图谈谈个人对“双一流”建设与“十三五”规划关系的认识。

一、高度一致的目标和追求

Xi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大学。Xi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流人才”。培养一流人才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追求。

“十三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指出,“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作者认为,这一取向对研究生教育的性质作了非常恰当的描述。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产生先进知识、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生力军。由此可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由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日益密切的关系决定的。

二。相互呼应的任务和计划

“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建设一流教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十三五”规划围绕“服务需求和提高质量”这一主线,提出了六项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两者相互呼应。以培养“双一流”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例,“十三五”规划提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首先,要确定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各类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标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实践技能、创新与创造力、流动性、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等研究与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将创新与创业融入课程体系”。

三,博士生的培养——共同关注和重点

博士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当然也是“一流人才”的集中体现,是“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和重点之一。

在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中,提出要努力推进成果转化,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和产业的互动,这启示我们博士生培养模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事实上,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参与者和评价标准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博士生的就业越来越向社会扩散。因此,通过促进产学合作,加大行业参与博士生培养的力度,让博士生尽快了解行业前沿,参与行业提出的前沿课题,是扩大博士生项目数量、提高参与质量的新途径。

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金宝生,东南大学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研究生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为了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统筹考虑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按照“服务需求、质量提升”的发展思路,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是以学科为基础,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学科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只有学位授权的学科才能开展相关的研究生教育。因此,高校应坚持以学科为本的原则,协调各种优质资源,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内涵建设,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开展高水平科研,形成一流的学术声誉和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的学科和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充分发挥优势,树立自身特色,形成一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东南大学以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冲击了世界一流学科。学校在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研究生招生指标、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二,围绕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建设一支高端导师队伍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它们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科学道德和学术研究都有很强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导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需要围绕浓缩的学科方向,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一流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并以这些高端导师为依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重要作用,输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研究生是高校科研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当然,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东南大学根据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特点,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形成了体现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位的主要目的是为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人才,强调学术研究,并要求学位持有者在科学知识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面具有独创性。专业学位是以培养面向企业和其他专业组织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并要求学位获得者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其他专业发展能力。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重点应放在创业教育上,创业教育应与获得专业资格挂钩,并应根据专业需要加强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具有学位的研究生充分发挥其创新潜力,努力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研究。

强化大学自治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

陈红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时调整其结构,形成独立的服务需求调整机制,是“十三五”期间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应对的重要问题。按照传统思维,研究生教育结构主要由*调节,培养单位缺乏自我调节的空间和能力。然而,随着《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实施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心逐渐下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明确要求“更加重视调动各方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然而,在参政党和各项改革任务中,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按照这一思路,“十三五”规划反复强调要提高培训单位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适应需求,动态调整和优化结构”。具体而言,大学将在以下领域进一步发展自主权或获得更多自主权。首先,在学科设置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设置两个学科的自主权。以前沿问题或重大科学工程问题为导向,自主设立新的交叉学科,积极调整和优化本单位的学科结构。其次,教育部将探索发展少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根据中长期办学规模、社会需求和国家批准的办学条件,自主确定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最后,在学位授权审核方面,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机制,授权部分高水平大学独立审核和增加学位授权点。这些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研究生培养的状态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生教育的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主导的结构调整机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具备主动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意识、意愿和能力。也就是说,高校可以构建自己的学科布局,构建自己的学科优势,配置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资源,确定自己的培养层次和类型,最终根据外部需求、自身条件和自身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

另一方面,撤销学位点涉及相关教师、学生和校友的利益。主题点的增加必然要求增加公共资源的投入,因此两者都应谨慎处理。从国外经验来看,学科点的撤销和增设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申请、论证和审查程序。纪律处分点的撤销需要有法律上的公开听证程序,以提供上诉渠道。相比之下,中国目前撤销学科分数线的过程相对简单,大学管理者往往权力过大。

“十三五”期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扩大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培养其自主能力的同时,监督和规范各培训单位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以确保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的合理性。因此,大学自治的扩大并不意味着*的退出。宏观调控和长期战略仍然是必要的。*也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阅读更多

刘延东: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深度:兼职研究生教育“改天,改天”?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