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袁运开逝世

科普小知识2021-09-16 03:40:20
...

中国*党员、著名教育家、我国自然科学史和自然辩证法学科创始人之一、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教授袁运凯同志于2017年4月12日凌晨3时5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8岁。

袁云凯同志1929年2月12日出生于江苏南通。他于1955年6月加入中国*。1941年至1947年,他在南通中学学习。1947年9月,他进入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学习。1951年8月大学毕业后,他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1978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1月晋升为教授。1979年8月,他被教育部任命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当选的副总统。1984年6月至1992年12月,他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1994年底退休。1998年6月28日,他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的成员。

袁云凯同志长期从事物理学史、自然辩证法和理论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先后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系主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上海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协会理事、中国物理研究所普及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慈海大学物理系主编,国家自然科学课程标准(9年级)编写组第一负责人。 他是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创始人和带头人,是中国最早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学者之一。先后担任普通物理、电动力学、核理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以及科学史本科和硕士专业。他为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两个硕士专业的设立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云凯同志长期关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通过对中美一流大学的比较,他对师范大学的教育*、办学方向、师资培养、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学科教育、中小学生素质目标、课程和教材改革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担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协会副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大学教师管理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他在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中学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袁运凯同志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校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改革开放后,他在学校中占据了领导地位,承担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他提出了“扩大、改进、开放”学校建设的具体构想,推动了学校在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为把华东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高等学府而不懈努力。由于其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了1986年上海市人民*颁发的奖励证书和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袁运凯同志秉承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为人师表”,为子孙后代树立了为他人做事的好榜样。袁云凯同志退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和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的工作。虽然他退出了组织,但他仍然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书看报,以革命的乐观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保持老党员、老*的革命品质和优秀知识分子的勤奋好学、求真务实。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他在所有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中国*的杰出成员,一生都在实践党的宗旨和目标。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是党和人民信任的教育家,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换了几次专业,经历了许多不同性质的工作变动。每当我改变我的职位,我总是致力于一个新的事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并把它作为我努力的新方向。虽然我没有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但无论我从事什么职位或专业工作,我都可以“做一件事,爱一件事”,我会尽最大努力实现我的工作目标,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我的同志、同事和同事们的肯定。

近年来,我仍在为学校的教师教育、国家和上海的通识教育做一些具体而琐碎的工作,包括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评价和论证等。虽然我年纪大了,身体每年都在恶化,但我坚信只要我能多做一点工作,我就不会拒绝。虽然效果有限,但我愿意贡献更多,分享更多。

-袁运凯

回忆|袁运凯:贾子的丰富记忆

2017年4月12日凌晨,原校长袁运凯先生逝世,对此我们深感悲痛,并对袁运凯校长两年前由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李华记忆——华东师范大学口述实录》深表怀念。

服务年限与师范大学相同。

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1月颁发的工作许可证

你好,袁校长。首先,请在你来华东师范大学之前回顾一下你的学习经历。

袁运凯:我的家乡是江苏省南通市。头三年我在小学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我逃到农村,后来又回到城市进入私立学校。当时,私立学校主要教授基础课程,如语文和数学。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才进入小学。我小学毕业后去了南通中学。我初中毕业后去了高中。在初中和高中,我的成绩基本上每年都是全班第一。

1947年7月,袁运凯毕业于毕业照江苏省南通中学

1947年高中毕业后,我被浙江大学物理系录取。当时,家庭经济相对困难,所以我拿了“绿树”奖学金,被录取了。这项奖学金是全国性的。如果入学后每个学期的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你可以继续获得奖学金,并获得一个学期的一定金额。*的两年,也就是我大学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是靠这份奖学金来维持食物和其他学习和生活需要。解放后,奖学金被暂停。我申请了助学金,还兼职做家庭教师,帮助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数学和外语,挣一些学习和生活费用。后来,我的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阿姨答应给我一些经济上的帮助。虽然我没有多少钱,但那时我可以勉强度日。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许多优秀的教师出国深造,专业教师基本上以教学为导向。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有很多非常好的老师,比如程,他后来参加了“两个炸弹一颗卫星”项目,教我们量子力学。卢鹤绂后来被转到复旦大学教我们理论物理。教我们光学的何增禄后来被调到清华大学担任原子能系系主任。这些老师都是著名的教授。

1951年7月,袁运凯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1951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这是我们第一年正式实行统一配送,我们都服从祖国的需要。当时,杭州大学的所有毕业生都在7月集中学习了一个月,总结了他们四年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一个月后,八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报到。当时,学校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委员会”。那时,没有宿舍。我们住在以前的大夏天土木工程系的实验室里(现在是办公楼的西楼)。条件仍然很困难,后来我们搬到了集体宿舍。

问:你见证了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建立和发展。请谈谈物理系成立时的情况。

袁运凯:我来的时候,物理系还在新建阶段。当时只有七位老师,分别是大夏大学的两位前任讲师,光华大学的两位前任助教,一位从外面请来的代理系主任,一位南京大学派来的同志和我。因此我们成立了一个部门。与此同时,大同大学的张教授被聘为兼职教授普通物理。他有丰富的物理教学经验。

1958年,我和物理系毕业班的同学们合影。(袁运凯在右边第二排)

在物理系的第一年,物理系从一个班级招募了大约50名学生。我主要是做普通物理的助教。由于当时学校刚刚成立,接收仪器、设备、书刊和布置实验室的工作相当复杂。物理系位于办公楼后面的一间平房里(现在位于北校区图书馆的前草坪上,靠近办公楼),已经被拆除了。平房只有150平方米,化学系也有一个实验室,所以物理系使用的面积更小。

建于1960年的实体建筑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是物理系发展的大好时机,许多优秀的物理教师相继从其他大学调过来。当时,在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成为工科院校后,除了留作学生授课的教师外,他们的物理、数学等院系和办公室的教师分别被派往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从而加强了我们的师资力量。另外,有些教授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比如大同大学、沪江大学,所以我们物理系一共有9个教授,我们的实力突然增强了。后来,物理系搬到圣约翰大学的科学大楼和西门厅上课和实验。老师们也住在学校里。1951年物理系主要依托光华大学和夏达大学的创建。1952年院系调整后,随着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大同大学物理教师的转移,物理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圣约翰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大量图书、期刊和仪器也随之转移。1955年,物理系迁回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新建的物理馆,物理楼于1960年竣工。

坚持教师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问:1959年以来,你一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副主任、系主任、副校长和校长。尤其是,自从1979年被*推荐为副校长以来,你已经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很长时间了。请你从校长的角度,从建立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和辅修专业的角度,谈谈华东师范大学在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措施和策略。

袁运凯:当时,我们有两个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想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重点师范院校的优势和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它不仅是本科层次,而且是建立高层次的研究生院。我校于1982年(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真正开始按照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要求培养人才,这两个学位证书在我国高校颁发得比较早。1986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同意在我校试办一所研究生院。此后,与以往的研究生课程相比,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教育更加规范化。研究生院于1996年正式成立。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教学和学术性质的统一。首先,师范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各学科的教育,还要做其他“高、精、尖”的研究。否则,很难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会议上提出了这个建议,其他大学也非常支持。然而,当时教育部的领导认为我们的想法是“脱离师范学校”。他们认为那些从事“师范学校”的人只能从事围绕“教育”的科学研究,并在报纸上批评我们“不指名道姓”。然而,我们仍然坚持这一观点,我们认为这是适合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我们觉得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不能只侧重于中学的一些基础课程,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此,我们在专业学科建设中提出了“深化内涵、拓展外延”的理念。深化内涵意味着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扩大外延意味着我们应该扩大专业的覆盖面,增加新的专业,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一想法得到了石萍书记、刘福年校长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许多新的专业和研究实验室逐步建立起来。例如,在1979年,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机部门。当时,上海的一位知名人士说,我们“什么也没做对”。后来*同志来上海视察,看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有几个学生在用电脑。他说“电脑应该从娃娃手中抢走”,这逐渐平息了之前的争论。事实证明,我们的方法完全正确。另一个例子是统计局。华东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一所设立该系的大学。以前有统计学专业,但没有独立的部门。《数理统计》杂志是我们的责任,统计学曾经是国家重点学科。有环境科学系、图书馆系、对外汉语系、影视文学系,我们学校成立得比较早。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问:当时,除了加强学科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取得了开拓性的发展。请介绍当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袁运凯:国际交流办公室原名外事办公室。然而,为了扩大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仅仅关注国内是不够的。有必要加强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它改名为国际交流办公室。此外,当时与香港、澳门和*有许多合作和交流。我们还培训国际交流学生(海外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师资短缺是开展国际交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老教授都在60岁以上,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必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20世纪80年代,袁运凯(左)参观了肖洛教授在美国的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当时,国际交流资金存在问题。1981年,学校开始接受世界银行的贷款(1981年11月签署,1982年2月生效)。入学总人数为527万美元,第二阶段增加了100多万美元。学校用这笔资金购买了进口的大型计算机系统、超导核磁共振光谱仪和其他设备,并扩大了海外交流。结果,更多的老师有机会出国学习,更多的外国老师被引进来讲课。例如,物理系的激光研究邀请了斯坦福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肖洛教授,并带领一群年轻教师出国学习。我们还派出了几批中青年教师到肖洛教授那里进行研究,为光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时,我们有两只手,既有在国外学习的老师,也有在国内学习的老师。通过校际交流,我们先后派出了一批教师出国留学,有几个同志因为奖学金而出国留学。中国的一些学校和研究机构有高水平的教师,我们也派年轻教师去深造。通过这种渠道的结合,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有了深造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当时,在教师的进一步学习中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许多教师英语不太好,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前学过俄语。因此,我们学校成立了一个外语培训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英语六个月,为海外交流提供条件。我们的外语考试中心也成立了。

问:自从你退休后,你还去了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深造。你的背景和情况如何?

袁运凯:1994年,教育部派我到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参观世界一流大学,看看我们能吸收和利用哪些经验和优势。我还和那里的教授们合作研究高等教育。回来后,我写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优势,包括课程、学校管理、课题研究、文化设施等。

问:1998年6月,你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是什么样的机构?

袁运凯:欧亚科学院是具有科学院性质的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它由当地人管理,不是官方的。然而,它是高度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它的总部设在乌克兰,来自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其他地方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都参与其中。对遴选成员学术研究成果的要求也相对严格。

1998年,袁运凯(左一)获得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称号。

当时,我被北京和上海的几位同事推荐为院士候选人,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的一些老专家、上海的科学技术史专家胡道静院士。经中国科学中心批准后,提交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审议通过,并授予聘书。后来,我和其他几位同志还共同推荐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为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3年6月,我在我位于时代一村的公寓里为华东师范大学暑期学术网络题词。

问: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前任校长,如果你能用一句话表达你对华东师范大学未来的期望,你的期望是什么?

袁运凯:当然,我希望华东师范大学能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教师要坚强,学科研究水平要高,对国家的贡献要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学风,还要有高的素质。他们应该真的愿意为国家做贡献。

袁云凯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17年4月16日(星期日)上午9:30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堂举行。殡葬服务联系电话:0262232214,62232224;联系人传真:026257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