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碱厂的碱渣安全利用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徐长发,2017.9.15
我国是世界第一纯碱生产大国。三大骨干碱厂为:海化集团(在潍坊)、三友集团(在唐山)、连云港的制碱厂,还有其它的制碱厂,这些制碱厂都采用氨碱法制碱,都分布在沿海。
一.氨碱法制造碱纯的原理和生产过程
氨碱法是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大致是如下。
准备原料:石灰石+焦炭
主要生产过程:先使氨气
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
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
微小晶体和氯化铵(
再把沉淀过滤出来的碳酸氢钠加热煅烧制就得到纯碱(
循环利用:为了增加纯碱产量,一方面要将生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含有氯化铵(
氨碱法制碱有许多优点,例如原料分布普遍,容易获得,价格低廉,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但氨碱法也存在一个非常难以克服的缺点,就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的含钙(
这些排出的碱渣废液怎么处理的呢?全世界所用的办法是,在海滩边围堤筑坝、废液注入、自然澄清、清液排海,沉积下来的固形物(淤泥状)待干结后多用于增高渣场堤坝。因此,在每个碱厂背后的海滩上,都有着巨大的废液澄清池,有着越来越多的巨型碱渣场,每个渣厂的围堤高达十几米。围堤是建在松软的沙滩上的,碱渣废液的压力以及汛期的海浪都严重影响着围堤安全,一旦垮堤,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如果采用通常的环保方法去处理这些碱渣废液,就要花费巨额资金,碱厂日子就过不下去,所以碱渣淤泥处理成了世界难题。正是这个原因,近10多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在快速退出用氨碱法生产纯碱,逃避这种难以克服的困难,改用它法生产纯碱。
制碱废液中含有很多化工原料,它都随着清液排入大海,都浪费掉了。固体的碱渣没有得到利用,变成了一种灾难,危害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碱渣,变废为宝,是特别有意义的课题。
二.通常利用碱渣的办法
首先,现在有一种大型的压滤机来处理废液,让清液和固态碱渣快速地分离,这比自然沉淀方法要快多了。
清液可作为精细化工的原料。碱渣淸液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镁、氯化钙、氯化钠、硫酸钙、氧化钙、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铝、等多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含钙化合物,其次是镁化合物。清液中只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是溶于水的,其它化合物都是微溶于水的或不溶于水的,但是颗粒很细。于是,对碱渣清液再处理,可以廉价地获得很多化工原料,当然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经过压滤,那些凝聚成团的颗粒被压成了固态的碱渣饼,虽然碱渣饼中的水分较少,但其成分是和清液是一样的,含有大量的钙化合物,少量的镁化合物,特别是含有少量的氯化钙和氯化钠,这些氯根化合物约占碱渣的13%。
碱渣中含有大量的钙化合物,人们自然地想到,将其硬化后再加以利用。
用途1,制作工程用土。用碱渣(占总的60-80%)与煤灰、沙石、石灰等混合,再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制作成工程用土,可以自硬,有一定的强度。但是,由于这种工程用土中含有氯化物盐类,经长期的淋洗后,可溶性的盐类容易溶解流失,会影响土层强度,会引发工程问题;此外,这种工程用土在裸露部分会出现镁盐的风干粉化现象,也会局部影响其强度和承载力;因此,这种工程用土是有条件使用的。例如这种工程用土可用作低洼地、地下坑道的回填、房屋的地基、
公园基土、铺设干燥地区的公路、做车间地坪等填垫材料,都是合理的;做海水养殖池底、海滩填土、海岸堤坝内的填充土;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用途2,制作内外墙的抹灰水泥 。传统的抹灰水泥是由砂、石灰和硅酸盐水泥掺合出来的,用碱渣代替石灰节约了成本而且制作工艺简单。但是,由于碱渣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物,它很容易吸收潮气,所以这种抹灰砂浆会在表层产生泛霜现象,因此这种有氯根的抹灰砂浆也只能选择性地使用。
用途3,制作不去氯根的水泥、砖和砌块等建筑材料。将碱渣与煤矸石、石灰石、及硅质材料等,经研磨、配制、烧制、粉磨等工序可制成水硬性的凝固建材(没有去氯根的水泥)。这种水泥材料的强度是很好的,但由于碱渣中的氯根没有脱除,所以这种水泥不适合用于含钢筋的建筑设施,因为氯根盐类会腐蚀金属。可是,在海岸防波堤坝建造方面,用这种水泥制成的砖和砌块完全实用,因为海水的氯根和碱渣水泥制品中的氯根基本上是平衡的。
用途4,制作土壤复混肥和土壤改良剂。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大多是酸性的。碱渣经过处理可得到碳酸钙、氢氧化镁,再配以适量的尿素、氯化钾,可制得钙镁多元复混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此改良剂可加强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强度,促进有机质的分解速率,补充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因而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目前在安徽、江西和广西,已经对较大面积的劣质酸性土壤进行了改造,对种植果树、四季豆、番茄、番薯、油菜、花生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很好,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用途5,应用于烟气脱硫。试验表明,单独采用海水喷洒烟气脱硫的效果一般,而且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脱硫率还有所下降;但是在海水中加入碱渣后再喷洒烟气,碱渣的微小颗粒是性能极好的吸附剂,可以显著提高脱硫率,且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脱硫率有所增加。这种脱硫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和硫酸镁等,也可做进一步处置和利用。
三.用去氯根碱渣制造安全水泥
固态碱渣再利用的意义重大,人们很想利用碱渣生产水泥,但是氯根盐和镁盐的存在使碱渣再利用产生安全问题,是碱渣安全利用的头号困难。因为氯根盐容易吸潮流失,会腐蚀金属;镁盐易风化为粉状物;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固态物件的强度。正是这两个难点,长期来,碱渣的安全利用成了世界难题。
最近十几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刻苦努力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去氯根的生产水泥的方法,其成本低,方便实用,世界领先。
去氯根,生产安全的碱渣水泥,其原理和生产过程大致如下。
脱水的碱渣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镁,经过研究发现:
氯化钙和水,在727℃左右,会生成氧化钙和氯化氢气体,
氯化钙、二氧化硅和水,在1000℃左右,生成硅酸钙和氯化氢气体,
氯化钠固体,在1250℃左右,会变为氯化钠气体。
所以,在煅烧过程中只要把握住关键,有效地排出氯化氢,就可以达到去除氯根的目的。
研究也发现,碱渣中加入铁粉后,经煅烧,可以极大地降低氧化镁的含量。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国在用减渣制造安全水泥时,除了严格配料比之外,还严格控制煅烧过程,特别是加长了转窑尾端,控制温度,加强了旋风排气功能,保证在1250℃左右能够排出氯化钠气体,在1250℃-727℃左右能够排出氯化氢气体。
这样制成的新型的碱渣水泥,其性能可以达到我国425标号的硅酸盐水泥的标准。这是一项非常有经济价值的成果。
四.其它去氯根的方法
碱渣去氯根,是碱渣再利用的关键。人们也想出来一些其它的办法。
方法1,“水洗法”去氯根。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即把碱渣干饼用水反复冲洗,充分降低水溶性的氯化钙和氯化钠的含量,该方法虽能去掉氯根,可是用水太多花费太高,不实用。
方法2,“沉淀法”去氯根。用硝酸银与氯盐反应,生成硝酸盐(沉淀)和氯化氢(溢出),该方法能去氯根,可是花费太高,也不实用。
方法3,“磁化法”去氯根。碱渣中只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溶于水,其于的物质均微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研究表明,将一定比例的磁铁粉与碱渣废液混合均匀,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下,选择适当的磁场强度,适当的溶液浓度,以及合适的粒度,能非常有效地让碱渣聚集沉淀,并增加清液中的氯化钙、氯化钠的溶解度;这样,把高浓度的可溶盐液体分离出来,就高效率地减少了碱渣中的氯根。重复一次到两次,就能很好地将可溶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留下的固态碱渣中仍含有磁铁粉,干燥碾碎后再用磁铁将铁粉回收。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施加磁化法的水洗方法。原来碱渣中的可溶盐含量约18%,经过磁处理脱氯根后,可溶盐含量仅约为1%。
由于磁化装置使用的是永久磁性材料,无须外加电源,不耗电能。磁化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十分方便,装置调整好以后就不再需要特殊的保养与维护,所以这是一种低成本的去氯根的方法。
方法4,用“离子型除氯剂”去除废液中的氯根。我国生产的这种除氯剂,是采用高分子纳米工艺技术,在特殊条件下,用生物工程方法合成的大分子有机物,把它加入废液中,可在各种水质条件下能迅速去除水中氯离子,去除有效率可达90%以上。
方法5,“电渗析”方法去氯根。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一文中曾经介绍了渗透膜,在“燃料电池”一文中也曾介绍了离子交换膜。本文中介绍的是离子交换渗透膜,这种膜既能够活化离子又能够让液体渗透;这种膜有两种类型,即“阳膜”和“阴膜”;所谓“阳膜”,就是在膜的高分子链上,有可与阳离子交换的活性基团;所谓“阴膜”,就是在膜的高分子链上,有可与阴离子交换的活性基团;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分子会伴随着离子通过膜并发生移动。
为了理解电渗析法的原理,下面以氯化钠溶液的情形说明。如下图所示,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向电阴极移动,顺利地通过“阴膜”且在“阳膜”处受阻;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向电阳极移动,顺利地通过“阴膜”且在“阳膜”处受阻,在电阳极处氯离子得到电子后变为氯气溢出;这样,采用电渗析法就把原先的氯化钠溶液分离为脱盐液和盐浓缩液了。
同理,如果对氨碱厂的废液采用电析法,则在电阳极处得到氯气,换句话说,碱渣废液的氯根被去掉了。电析法去除氯根的成本很低。
还是同样的道理,用电析法可生产纯碱(氢氧化钠),这也是发达国家废弃“氨碱法”采用“电析法”生产纯碱的原理和方法;用电析法还可处理其它废液,因为这些都与本文的主题太远,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
由于采用了低成本去氯根的技术,氨碱厂的碱渣就变废为宝了。用它可制造出安全水泥、安全的水泥制品和其它的轻质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具有强度高、保温、不粉化、无腐蚀性等优点。其它去氯根的产物又得到了其它广泛的应用。因此,去氯根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消耗碱渣,解决了环境问题,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不再是单一过程了,技术人员要综合考虑生产过程的上游和下游问题,还要考虑节约能源、节约材料、环境保护、废料的循环利用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材料综合利用、成本综合降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此文章版权归属徐长发所有
上一篇:铝-空气电池
下一篇:温差发电和室温纳米催燃的温差发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