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调查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不到三成
10月27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化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户籍城市化率非常低。非农业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农业与非农业的比例在20年间仅增长了7.7个百分点。这是清华大学自恢复文理学院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代表性家庭抽样调查。样本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完成有效成人样本12540个,其中流动人口样本4386个。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不断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城市化率已达到52.57%。然而,这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强表示,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市化率为27.7%,与清华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
大规模人口流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根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发布的《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达到2.36亿,相当于六分之一。清华大学的城市化报告指出,根据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一些保守估计也认为,在未来20年左右,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转移到中国社会的城镇。
公民化等政策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当前的城市流动人口。
报告指出,户籍制度一直是限制农民流动和阻止人们在城镇定居的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当地方*考虑城市化水平并制定促进城市化的政策时,这一因素很少被列入议程。这表明,尽管户籍制度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户籍改革方案,但各地都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即同步推进。然而,不仅是“户籍身份”被绕过,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城市定居的权利也被绕过。因此,不仅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速度,而且城市农民的市民化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化速度。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户籍改革试点。2011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开始将积分融入家居。分数计算标准包括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年龄、参加社会保障、纳税、住房等。如果流动人口的分数达到一定的限度,他们就有机会安定下来。然而,目前的积分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各种问题。中山大学法学院的黄巧燕教授曾经指出,“积分政策的一些条件和要求是不合理的。显然,他们太穷而不爱富人,太老而不爱强者。他们大多只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角度考虑入户条件,农民工的真实贡献、合理需求和内心愿望仍需关注”。
清华大学的城市化调查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强流动性不仅表现在农民工的流动性上,还表现在城市社会内部的高流动性上。数据显示,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为21%,非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甚至高于农业户籍人口,达到23.7%。
这一发现表明,中国当前的人口流动问题不仅仅是农民工的流动。在城市社会中,来自小城镇、拥有非农业户口的中小城市的人口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也在大规模地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他们人数众多,几乎占流动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李强指出,劳动力从低价地流向高价地是一个客观规律。调查显示,流动性确实能给人们带来更高的家庭收入。如果从事商业活动,流动人口也将获得比非流动人口更高的商业收入。
有鉴于此,报告提醒说,如果政策制定只是从农民工流动和融入当前城市社会的角度出发,那么来自农村地区的流动人口本应分享的利益往往有可能落入更有利的城市流动人口手中。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政策和社会融合政策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区别对待当前的城市流动人口。
征地拆迁后给予家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比例相对较低。
在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是不可避免的。根据调查,16%的家庭经历过至少一种拆迁。具体来说,79.5%、3.9%和10.1%的受访者在承包土地被征用后分别获得了补偿、就业安置和城市社会保障。宅基地被征用后,8.5%和28.1%的受访者分别获得了工作安置和城市社会保障方面的补偿(调查中没有要求补偿);房屋拆迁后,94.2%、1.8%和20.6%的被调查者分别得到了上述三方面的补偿。
一般来说,房屋拆迁和承包土地拆迁的补偿比例相对较高,尤其是房屋拆迁。只有少数样品回答说他们没有得到赔偿。然而,征地拆迁后给予家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比例相对较低。
李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的城市化有一个缺点,就是消极城市化突出。地方*推进大规模拆迁改造。当地居民没有动机,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许多人不愿意接受,导致许多矛盾。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就业机会稀缺,这往往导致“空城现象”。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很少有人愿意回家务农。
尽管存在户籍限制和种种困难,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需求并未减弱,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
调查发现,70%的农民工不打算返回家乡就业。在每一个出生群体中,分别有72.7%和71.2%的90后和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不打算返乡就业。出生于20世纪60-70年代、年龄稍大的农民工中,不打算返回家乡就业的比例为69.0%。在老一辈农民工(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及之前)中,“不打算重返工作岗位”的比例低于其他三个出生群体,但也达到了68.0%。
即使返乡就业,农民工也更愿意选择大城市。据调查,只有20.2%的农民工愿意返乡就业,79.8%的农民工选择县级以上城市。就所有出生群体的移徙工人而言,新一代移徙工人在选择返回家乡就业的地点时与老一代或老一代移徙工人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中,选择返乡就业的比例很低,前者为11.1%,后者仅为6.2%。然而,在老一辈农民工中,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农民工中有27.1%会选择返回农村就业,而5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农民工中有一半以上会选择返回农村就业。
如果他们回家工作,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统计显示,农民工更喜欢“为自己做生意”(40.9%),其次是“为企业工作”(23.2%),总比例为64.1%。只有15.7%的人选择回家“种田”。就选择“务农”的农民工而言,愿意回乡务农的老一代农民工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在20世纪60-70年代、50年代和之前出生的农民工中,有22%和47.2%会选择返回家乡务农。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的农民工中,只有3.8%和7.3%的人选择“务农”——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很少有人愿意回家务农。
关于农民工定居的意向,调查显示,30.5%的人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好,34.7%的人有在城镇定居的想法,34.7%的人没有。相对而言,选择“目前有想法在城镇落户”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较高。在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中,分别有39.7%和35.6%的人有在城镇定居的想法。
在选择城镇定居的农民工中,80.2%的人选择居住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只有19.8%的人选择在城镇定居。选择中小城市(指县市和地级市)落户的比例最大,共56.9%。
买房建房是流动人口定居城市并成为市民的重要基础和物质前提。据调查,在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中,21.6%的家庭在城镇拥有住房。在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中,79.8%的家庭在城镇拥有住房。在流动人口中,农业户口(18.1%)比非农业户口(16.8%)更愿意购房。然而,在当地居民中,非农业户口(11.3%)的购房意愿略高于农业户口(10.6%)。
根据调查,不同年份拥有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对他们计划购买房屋和建造房屋的地点类型的偏好基本相同。其中,有三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第一,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及之前、60-7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的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都倾向于在地级以上城市购房建房,比例分别为73.1%、58.9%、70.1%和68.3%;第二,所有出生年份的人都把在农村“老家”建房或买房作为第二选择,比例分别为23.1%、31.6%、21.8%和25.6%。第三,各年龄段的农业户籍流动人口中,县城是最不优选的地点,比例分别为3.8%、9.5%、8.1%和6.1%。调查报告指出,由于与大中城市的差距较大,无法满足农村户籍流动人口“衣锦还乡”或“思乡”的心理需求,农业户籍流动人口购房建房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日前,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组织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大型咨询项目正式结束。为有序引导农民工按类型和层次落户城镇,结论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供更加普及和完善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术技能,努力解决每年新增1000万城镇流动人口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问题。建立技术资格准入制度,以技术技能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相应的城市住区差异化政策。
第二,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努力改善农民工居住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在卫生、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的生活条件,使进城农民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是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鼓励“地方城市化”。(原标题“清华大学调查显示中国户籍城市化率仅为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