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第四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评选结果公示

科普小知识 2021-12-12 06:23:59
...

根据《米嫩泽能源和化学奖评选办法》的规定,专家委员会评选出第四届“米嫩泽能源和化学奖”杰出贡献奖4名获奖者和青年进步奖8名获奖者。现在正在公布审查结果。

如有任何异议,请在公示之日起10天内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米嫩兹能源和化学奖基金理事会秘书处,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逾期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公开演讲:http://www.cae.cn(中国工程院)

Http://10.1.4.10(中石化)

助理:马兰兰

电话:010-59968836

邮箱:mall.bjhy@sinopec.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街22号中石化大厦科技部,100728

附件:1。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基本信息

2.青年进步奖获得者基本信息

闵恩泽能源和化学奖基金董事会秘书处

2019年9月3日

附件1

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基本信息

(按姓氏拼音排序)

1.国鑫

国鑫,女,1972年12月出生,学士学位。她现在是中国石化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和炼油专业的学生。

国鑫同志领导了我国汽油池中乙醇汽油配方的研究,研究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乙醇汽油生产方案和质量升级方案,建立和完善了我国乙醇汽油相关标准体系,为乙醇汽油的使用创造了健康、规范的应用环境,全程领导和引领了我国乙醇汽油的试点、推广和升级过程,为我国乙醇汽油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作为主要研究员,他完成了中国一至六期汽油和柴油国家标准及北京等地汽油和柴油地方标准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他还参与了多项相关国家标准的修订,为中国汽柴油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成汽油、柴油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共6项,并申请一项专利。

2.刘龙

刘龙,男,1980年1月出生,博士,现就职于江南大学,主修发酵工程。

刘龙博士主要从事原核(枯草芽孢杆菌)和真核(黑曲霉)模式工业微生物的系统代谢工程和过程工程研究。他创造了高版本的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实现了精细化学品氨基葡萄糖的工业发酵生产,并创造了氨基葡萄糖的酶促脱乙酰化的绿色生产工艺。盐酸用量减少了95%,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美国嘉吉公司20年的技术垄断。该合作公司于2018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利用现代生化技术改造了柠檬酸发酵过程从原料水解、菌种代谢、过程控制到提取精制的全过程。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新一代关键技术被创造出来,保证了中国在柠檬酸发酵技术上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增强中国生化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50篇SCI论文。

3.苏海佳

苏海佳,女,1970年4月出生,博士,现就职于北京化工大学,主修生物化学。

苏海佳博士针对低价值生物质废弃物成分复杂、经济性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关键共性问题,以跨学科、过程集成为基础,以生化转化和过程耦合为主要手段,围绕低价值有机生物质资源的高价值/高效利用开展了“低价值生物质原料高效转化为生物材料/生物质能”的研究工作:(1)提出制备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新技术,实现有机生物质资源高效/定向转化过程的优化;(2)系统研究了复杂生物材料的高效能量转换机制和多菌群协同机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复杂组分的能量转换效率显著提高。(3)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和成套生物材料/生物能源设备开发。可降解生物基材料制备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生物基能源技术实现了中试示范。为工业生物技术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发表了140多篇论文,编辑了1篇英文论文。24项专利和20项授权。

4.张向平

张湘萍,女,1969年9月出生,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的研究员。

张湘平博士的研究重点是高价值生物质转化和利用的绿色工艺的研究和开发。针对传统工艺利用生物质污染大、能耗高的现状,通过介质、工艺和系统集成创新,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功能性离子液体,突破了非常规介质中流体传输的常见工程放大问题,重点开发了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纺丝制备再生纤维、醇醚糖苷生物基表面活性剂温和分离纯化、生物甲烷低能耗脱碳等新技术,并建立了一批中试和示范装置。基于系统工程的思想,提出了“多能量互补、多产品”的思想和定量建模设计的新策略。建立了生物甲烷系统、生物燃料化学联产和太阳能生物燃料的新模式。提出了绿色度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并应用于获取能源效率、绿色度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为生物质的大规模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发表160多篇SCI论文;编写3本书和3章。有5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

附件2

青年进步奖获得者基本信息

(按姓氏拼音排序)

1.杜毅

杜,男,1987年12月生,博士,现任太原理工大学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专业副教授。

杜一毅博士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工作。针对微藻含水量高、热解油含氮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热预处理脱氮/水相副产物回收的方法,显著降低了工艺能耗,提高了油品质量。针对生物质气化焦油含量高的问题,探索了一系列原位制备、成本低的生物质半焦基焦油转化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方法。作为该技术的骨干,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微波辅助快速热解试验工厂的设计和建设,其生产能力为100千克/天然物质,以及一个基于Mcgyan技术的100加仑/天连续生物柴油试验工厂。

他发表了19篇SCI论文,并撰写了斯普林格出版社专著《用微波生产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第三章(第三作者)。

2.姜海滨

姜海滨,男,1986年6月出生,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石化北京化工学院,高级工程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生物基碳材料和生物质制氢的研发领域,姜海滨博士以塑料为载*备了实现“零副反应催化”的塑料载体催化材料,并提出和验证了其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基于这一模型,开发了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的淀粉基碳复合催化材料,并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与此同时,用于微波高温加热的淀粉基碳多孔复合材料也得到了发展。该材料在微波场中迅速产生剧烈的电弧和高温,实现了棕榈油、稻壳、稻草、树枝、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连续高效制氢,以及废弃高分子材料的连续化学回收。

作为第一作者,他发表了4篇论文,作为第一批3个发明者,他获得了28项授权专利。

3.徐莉

徐莉,男,1986年8月出生,医生。他目前是中国石化研究院的工程师,主修生物化学。

徐莉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他探索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转运机制,提出了新的科学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了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构建。在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公司将微藻生物技术与能源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参与了微藻环保成套技术的开发,主持了含硝酸废水微藻减排和高品质蛋白质同步生产的工作,为微藻生物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推动了微藻环保技术从实验室开发和中试到工业示范和放大的发展。

发表了13篇论文。中国已申请了五项发明专利,其中两项已获授权。

4.刘慧珍

刘慧珍,女,1984年9月生,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物理化学中的绿色化学。

刘慧珍博士对木质素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他首先提出了通过选择性转化木质素中的甲氧基来制备纯化学品的策略,开发了通过木质素的高选择性转化来制备重要化学品的新路线,直接获得了乙酸等重要化学品,并解释了木质素转化中化学键活化的规律和机理。所得多酚木质素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重要功能材料。

发表了71篇论文。作为前三个发明者,他们申请了4项专利。

5.刘颜锋

刘颜锋,男,1987年10月出生,博士,现任江南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副研究员。

刘颜锋博士开发了一种基于动态代谢组学的限速步骤诊断方法,用于解决在重要功能性糖如N-乙酰神经氨酸的生物合成中难以识别代谢瓶颈和代谢调节效率低的关键问题。基于途径酶空间重排的代谢网络调控研究已经开展,显著提高了合成效率。代谢调控网络分析和模块重建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代谢途径的调控效率,促进了重要功能糖如N-乙酰神经氨酸的高效合成。研究结果为N-乙酰神经氨酸的工业化规模和高效生物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为第一作者/通讯员,他发表了10篇论文。8项专利申请。

6.王

王,男,1985年2月生,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

王博士主要从事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生产甲醇、低碳烯烃、芳烃等的研究。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取得了初步成果。开发了一种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独特的固溶体结构提供了双活性反应位点,实现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协同活化,提出了表面甲酸盐反应路径,为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完成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后,他现在是中国(全球)第一套“液体太阳能燃料合成: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发表了9篇论文。14项国内专利(3项授权),其中2项为PCT专利。

7.许

许,女,1987年10月出生。她是一名医生。她目前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主修化学技术。

许博士主要以离子液体为介质,围绕生物质高效利用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他从多尺度角度揭示了离子液体预处理秸秆的机理,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低成本的离子液体预处理秸秆系统,构建了温和高效的离子液体催化木质素衍生物制备高价值化学品的反应体系,实现了生物质组分的充分利用,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成果。

他发表了15篇论文,写了一章英语书。申请了八项专利,批准了三项。

8.杨云

杨云,女,1985年7月出生,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能源专业副研究员。

杨云博士专注于电活性微生物,这是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关键催化剂,通过合成生物学来提高电能细胞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电子交换效率。他合理地增强了电能电池的电子转移介质的合成,有效电子供体的范围和催化活性,以及形成高导电性生物膜的能力。本发明实现了电能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高效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有望加快微生物电催化系统的工业化应用进程。调控和提取电能微生物胞外电子转移途径的关键成分,开发生物传感器、生物基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新应用。

发表24篇SCI论文。申请2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