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李秀山泥塑
泥塑艺术是一种古老常见的中国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李秀山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李秀山泥塑登上了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起源
李秀山泥塑属家族传承,,其传承谱系真实可信,其作品很有开拓、发展基础。其泥塑人物多为表现现代民俗生活一类,涉及市井芸芸众生,所塑人物造型生动,神韵俱佳,生活气息浓郁,音容笑貌鲜活感人,在河南省现代泥塑艺人中独具一格。与其同行比,捏塑手法因系家传,属于民间庙堂彩塑的传承技艺、手法,手法传统,基本功扎实,路数皆有规矩,在现代泥塑中难能可贵。
李秀山泥塑属家族传承,始于清末民初,其传承谱系真实可信,其作品很有开拓、发展基础。
2、“泥人李”的故事
柘城“泥人李”是以塑造大型庙宇彩塑和小型艺术泥塑为主的一种民间美术。在河南省柘城县传承已经有100余年历史。而一切都还要从李秀山的父亲李廷芳说起。
李廷芳如今已是八旬的老人了,他12岁拜商丘泥塑艺人曹继先为师。(曹继先的师父与天津“泥人张”的师父为师兄弟,所以是或柘城“泥人李”和天津“泥人张”是一脉相承)。
继先、李廷芳师徒参与了火神台、灶冢庙、玉皇庙等庙宇寺院的大型泥塑、彩塑、彩绘创作。解放后,李廷芳仿制了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1970年,李廷芳参与了商丘市中心广场*高大塑像的设计与制作。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使李廷芳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3、“泥人李”的魅力
拓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泥人李”的泥塑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有专家曾评价说,“李秀山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间传统特色,极富喜庆生活气息。他运用了现代对比手法,使作品有冷有暖,有阴有阳,具有立体感,穿透力”,并称赞李廷芳、李秀山父子俩的作品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说他们是实力派民间艺人。
李秀山泥塑作品大多取材于豫东农村,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所塑人物饱满质朴,线条圆润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精致,制作手法娴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肯定和称赞。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袁汝波看过“泥人李”的作品后说:“李秀山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间传统特色,极富喜庆生活气息,运用了现代对比手法,使作品有冷有热、有阴有阳,具有立体感,他的作品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是有实力的民间艺人”。并又欣然挥笔题写“神手泥人李”。清华大学雕塑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李象群收藏其一组作品“精忠报国”。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吕济民称其“奇技艺高”。
2006年7月,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李秀山“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07年,柘城李秀山泥塑被河南省*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泥人李”的传承
李秀山的儿子李亚伟,从小就耳濡目染接触泥塑,随爷爷李廷芳、父亲李秀山学习传统泥塑技艺。后来考入*美术学院就读,更多地吸收了现代雕塑的理论与技法,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了较大的影响,他逐步将家传传统技法与现代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2008年2月,李亚伟开创了自己的泥彩塑工作室,他的作品《老子出关》、《哪吒闹海》被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许多作品还曾在众多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