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现阶段农民工就业问题初探

科普小知识2021-09-08 11:13:50
...

1 引言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劳动大军。但自从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农民工就业造成较深的影响,引起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统计局、农业部等单位的统计和分析,对今年农民工就业形势做出以下初步判断:与2008年相比,返乡农民工的数量约10%的增长,但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返乡农民工的比重并未显示突出异常;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返乡农民工中因各种原因已离开原工作企业的人数有所增加,以及部分返乡农民工暂时失去工作,加上农村部分新成长劳动力,需要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2000万人以上;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分析,经济增长依然具有一定的吸纳就业的能力,但是计划招工的企业的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20%,另一方面要求新员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WWW.11665.COM综合上述情况分析,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有所下降,技能要求提高,因此农民工的就业工作比较艰巨繁重。

2 农民工就业主要困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经济起步较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归其原因,有一下因素:

2.1 劳动者素质偏低: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较低,部分劳动者年龄偏大,又缺少技术,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民工就业的瓶颈之一。

2.2 外出就业盲目性:民工就业渠道少、信息收集难,与用工单位就业信息不对称增强农民工流动盲目性。农民外出多靠“血缘、人缘和地缘”关系,此种情况导致农民外出的随意性、自发性较大。与他人或*有关管理部门沟通较少,导致农民工之间相互帮助的可能性较小,导致*管理措施的出台、帮扶措施的执行有较大的困难,对口帮扶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的农民工换单位的较多,进一步增加了外出民工的就业难度。

2.3 社会保障的滞后性: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大约五成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或加班补贴,近四成农民工没有和单位签订任何劳工合同。留守儿童的教育抚养和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农民工的养老、 失业、 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并未得到保证,虽然*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用工交纳养老、工伤保险等做出了一些规定,这些社会保障的不完善性导致农民工参保积极性较低,甚至有退保的现象。加上我国法律起步较晚,行政职能部门监查不能面面俱到,农民工的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护。

3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

农民工就业问题不再是局部地区,个别群体的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的重大经济社会事件,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现实意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紧迫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农民工就业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课题。

3.1 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还比较薄弱,资金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培训规模及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特别是远远未满足第二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渴望。目前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数量在总体上仍然偏低;第二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工种与需求脱节,所授知识陈旧,培训方式有待完善,重视学历教育,轻视技能培训,事实上*也补贴了大量资金但培训效果不理想;第三农民工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费用偏高降低了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大部分培训机构与农民居住地较远对农民接受培训也造成一定障碍。

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就业困难工资下降,此时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成本相应下降,农民工群体接受培训的意愿增强,是提升农民工群体劳动竞争力的较好时机。与此同时要解决职业技术培训中的障碍,审慎统筹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可以考虑培育部分质量高,信誉好的培训机构,考虑农民工新生代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培训机构的分布点及培训活动的内容来方便学员的生产生活。丰富培训活动的内容,使其贴近用工企业和农民工的需求。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在职业技术培训中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为农民工群体劳动者提供“充电”的桥梁,最终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3.2 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要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由于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引导农民工群体自主创业是一条安排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事实上,一部分农民工经过外出已有一定的知识和资金积累,有了较强的创业意识,故*对农民工群体创业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各地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把鼓励农民工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提供小额贷款等融资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3.3 各方提高信息沟通,努力提高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就业。一方面在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制度,掌握本地区农民工的数量、就业意愿等信息;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可以与劳务输出地区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联网等各种渠道发布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盲目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目前国家和地方提出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的政策,可以此为契机,适当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由于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坚实力量,可以适当加大对这些企业扶持,提高其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与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3.4 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为其提供人文关怀。目前我们有《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但实行起来却不尽如人意,特别在农民工这一庞大的务工群体中,更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首先,完善法规,提高执法水平。尽快制定和出台保护进城就业农民权益的法律,明确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与社会地位,加强对他们人身和财产等权利的保护,对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禁止以任何形式歧视进城务工人员。其次,完善维权机制,营造农民工权益保护氛围。建立完善农民工工会,广泛吸纳农民工入会,充分发挥工会在督促企业规范用工,协调劳动关系,改善工作坏境,落实工资发放,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作用。并加强*行政机关、社会群众组织的沟通协作,开展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氛围。最后,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放宽户籍限制,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也能全面享受住房购买、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公民权利,为其就业提供坚实的后盾。

4 结论及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不仅需要农民朋友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就业机会。更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就业制度创新,劳动者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维护等方面工作。具体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积极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农民工就业的良性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张艳玲,*. 农民工失业调查[j] 财经. 2009(10)

[3] 谢元态. 我国农民工“退保潮”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以东莞、深圳为例[j]. 经济纵横. 2008(9)

[4] 席玉英.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和谐发展问题探究-以河南省邵口村为例[j]. 商业经济 2008(10)

[5]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6] 刘怀廉. 中国农民工问题[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