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vulgareconomics),是指马克思所选定的表明后李嘉图经济学特征的用语。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产生于18世纪末,大致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大卫•李嘉图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后,随着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日趋反动,资产阶级经济学进入了以为资产阶级辩护为主要特征的庸俗经济学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尼尔、穆勒、萨伊、马尔萨斯等。
中文名:庸俗经济学
外文名:vulgareconomics
别称:庸俗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西尼尔、穆勒、萨伊、马尔萨斯
产生时间:18世纪末
结束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
1、简介
庸俗经济学
19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一种*主义思潮,以巴师夏、凯里为首的经济学家认为,世界是让每个自然人独立施展才能的大舞台,而资本主义是最符合人性的舞台设计,因此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去积聚财富。马克思称之为庸俗经济学,这种学说不愿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考察资本形成的原因,更不愿意看到资本主义是建筑在绝大多数人陷入相对贫困的基础上的事实。
含义
庸俗经济学(vulgareconomics),马克思所选定的表明后李嘉图经济学特征的用语。从那时起,这个词就由马克思主义著述者作了多种含义的表述,它既包括后李嘉图古典经济学,也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更感兴趣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牺牲科学上的公正性。
马克思关于庸俗经济学定义的最有权威的章节就是《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2版跋。马克思在指出德国经济学不发展特征中,把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分为科学的阶段和庸俗的阶段,并把这一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停留“在资产阶级的视野之内”的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济学只有在阶级斗争潜伏的或只是偶尔发生的时候,才能够是一门科学。因此,在现代工业还处在它的幼年时期,在资本和劳动的斗争还从属于其他的斗争,例如从属于资产阶级及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时,科学上的追求还是可能的。李嘉图被描述为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最后的一位伟大代表,因为在他的著作中,阶级利益上的对抗还是中心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1820年到1830年这一阶段是科学活动的最后10年,这一活动包括李嘉图理论的普及和扩大,以及反对李嘉图理论作资产阶级解释的无偏见的争论。马克思这里指的是李嘉图*者学派和在政治经济学俱乐部中对李嘉图理论的早期的攻击。1830年是决定性的分界线。在马克思看来,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这时已经夺取政权,他们再也不需要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同旧的封建秩序作斗争的批判武器。阶级斗争也采取了更公开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尽管在反对谷物法的斗争中政治经济学仍然是作为批判的武器使用的。随着谷物法的废除,庸俗经济学便失去了它的残留的批判力。
马克思的这一用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史家所接受,但是这一用语没有受过批判性地检验。把1830年这一准确时间作为资产阶级夺取权力的时间就是一个争论点。作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可能存在的现代工业幼年时期,是否可以说在19世纪20年代这10年就已结束了,这也是有问题的。人们可以认为,对这种标签和阶段划分不加批判地接受,使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分清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家之间的区别。
2、发展
庸俗经济学
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庸俗政治经济学抛弃“注释”和“通俗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式,寻求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新方法。代表为英国西尼尔的理论。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后,一方面,出现了以法国巴师夏和美国凯里为代表的企图证明资产阶级社会各个阶级利益一致的调和论;另一方面,出现了以英国约翰•穆勒为代表的折衷主义经济理论。在德国,则产生了所谓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学派。
1844年恩格斯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分别于1859年和186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一卷,而后者的副标题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宣布“庸俗经济学的丧钟已经响了”。这样,一方面“庸俗化”了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了“边际革命”,进而“数理化”、“计量化”、“均衡化”、“边际化”,更重视对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不再侧重对国家政策的分析;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将经济学更加“政治化”、“革命化”,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中,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
3、内容
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去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描述从经济表面现象所见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赋以学究气味,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产方式,从而把它宣布为永恒的真理。
从一方面来说,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叛和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社会进步的,庸俗政治经济学是反对工人阶级,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前者透过表面现象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后者以现象掩盖本质,美化剥削。
西尼尔的“节欲论”(效用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或避免痛苦的能力,价值由三因素构成,供给受三种手段制约,“劳动”是工人放弃自己的安乐和休息所作的牺牲,资本是资本家的牺牲。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节制的报酬。最后一小时论,评论,辩护性)。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折衷主义,反对经济规律永恒不变的观点,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评价,把分配规律与生产规律割裂起来,把商品分为三类),巴师夏的经济学说主要是经济和谐论(社会就是交换,价值就是交换着的两种服务的关系,价值即服务的尺度就是服务提供者所作的努力和服务接受者所节省的努力,劳动就是努力紧张,社会上的一切收入都只是历史的别名。否认工资和利润的对立,把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说成是相互交换的两种服务的关系,是和谐的。)
历史学派是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流派,但同英法庸俗政治经济学比较起来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于国家的态度基本上是站在*放任的立场上,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则极力宣扬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除了为资产阶级辩护外,还力图把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理想化。第三,德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带有极为明显的沙文主义色彩。德国历史学派借口各个民族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否认科学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经济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
历史学派的内容包括先驱者李斯特及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认为不存在政治经济学,而只存在国民经济学,力图证明政治经济学应当探讨的是本民族经济发展的条件,而不是普遍的理论概括。李斯特提出了生产力理论,为了培育德国的生产力,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提出了生产发展阶段学说(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德国处于第四阶段,应保护关税,过度到第五阶段,同英国争霸,向世界扩张。后来历史学派采纳了李斯特的一系列“理论”,第一,关于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各个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的科学;第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缺点是所谓“世界主义”;第三,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时,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公式。方法论,主张摒弃抽象演绎法,提出历史研究。罗雪尔:“我们的课题可以说是社会经济或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评价(马克思:教授式的折衷主义空谈)。希尔德布兰德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三阶段(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评价(不是根据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是根据交换形式来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美国的资产阶级和德国的资产阶级一样,在整个十九世纪时期不断进行斗争,来反对英国所奉行的和来自英国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贸易原则。凯里是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阶级利益调和论的创始人,代表作《社会科学原理》,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费用,而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的工资不仅绝对的而且相对的增加了。
4、代表人物
马尔萨斯
研究方法:他总是先对前人得出的一般规律或结论提出怀疑,然后运用经验事实对旧原理进行限制、修正,找到规律的例外,最后在这两个极端中寻找中间点,这就使他的绝大部分著作都带有争辩性。
(1)人口理论:
⑴两个基本前提(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⑵两个比率:人口将按1、2、4、8、16‥‥‥这样的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这样的算术基数增加
⑶一个结论:人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自然规律要求两个增长必须保持平衡,必须抑制人口增长。否则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
⑷两种措施:一是积极的抑制,如饥饿、战争、疾病、贫困等。贫困是贫困的真正原因。二是预防的抑制,又分两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道德的是指不结婚,严守性道德的节制;即禁欲主义。不道德的是指不正当节育,即人为的避孕措施。
⑸一个规律: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质量的限制,生活质量增加,人口也常随之增加,占优劣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生活质量保持均衡。
(2)价值论:马尔萨斯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的价值是由商品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观点。他认为,商品价值不仅包含了投下的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它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工资),而且还包括另一个价值额——利润马尔萨斯认为价值有三种含义:
1.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内在效用;
2.名义交换价值或价格,除特别指明其他物品外,它不过是以贵金属来估量的商品价值;
3.内在交换价值,指商品由内在原因产生的购买力。
(3)利润论:马尔萨斯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归于资本家的部分,它是商品价值扣除各种垫支以后的余额他认为公认的劳动耗费已全部得到报酬,认为利润从交换中产生,但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不可能产生利润。资本家的利润只能依靠只买不卖的消费者付给。如地主、官吏、牧师等阶层的购买。否则,就会出现需求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4)地租论:他认为地租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地主并非由于土地垄断,而是农产品价格经常超过其生产成本的结果。高额地租意味着国家富足、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低额地租标志着相反的情况,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应该使粮食自给自足。
(5)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论: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贡献是他和西斯蒙第几乎同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这一理论是以他的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和让渡利润论为基础的。马尔萨斯认为,为了促进财富的增长,必须保持足够的有效需求,没有需求的相应增长,只有资本积累等因素,也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果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有利于生产的因素会因缺乏刺激而得不到发挥,市场上的商品会因缺乏需求而出现生产过剩,财富的生产就会停止甚至倒退。要保持足够的有效需求,就必须维持一个非生产的消费者阶级,而不能只靠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因为非生产阶级只买不卖,或者说只求不供,因而能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评价:马尔萨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增长的研究,重点放在需求方面,突出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看到了有效需求是保持一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就涉及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的这一思想,对后来凯恩斯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凯恩斯理论的重要来源。
萨伊
研究方法:
采用归纳的方法,他认为自然科学性质与经济学性质相同,他在条理化、严格科学规律的名义下,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研究改变成人与物关系的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三分法”,否认经济规律的历史性,抽掉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企图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抽象的科学,以掩盖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研究内容:
(1)效用价值论:价值的基础是效用;效用是由“三要素”在生产*同创造的,因而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决定的;把“三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责怪斯密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尺度。评:以上,萨伊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创造剩余价值的因素和创造价值的因素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论。
(2)分配理论:劳动、资本和土地在自己职能范围内协同进行生产,它们都提供了服务,协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每一要素都应从生产的总价值中得到相应的合理收入,即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息,土地得地租。这样,劳动、资本和土地就分别成了工资、利息和地租的独立源泉。这就是萨伊在分配上的基本公式,马克思成之为“三位一体”公式。
(3)销售论:萨伊定律
上一篇:合作经济
下一篇: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